邹玲玲,孙姣阳,王文奎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区域创新作为整体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2013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与西安市科技局联合驻区10所高校,共同启动了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建设。这项重要举措旨在深化统筹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区域性资源优势,加快碑林区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转变。这个产业带建设的理念、内容和运行机制等,都对人们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值得分析借鉴。
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主要依托区域科技资源,以发展创新集群为核心,以统筹科技资源和城市更新为手段,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而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型科技园区。它现在是西安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一带一城”框架的核心内容。它按照“三区一轴多园”的空间构架建立,着力建设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投融资服务、展示交易、公共服务“五大平台”,努力构建研发设计服务、文化创意、工程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健康服务、咨询和培训等“六大产业”。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域经济兴旺发达、经久不衰的原动力。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全球化环境下,只有创新,才能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增强区域核心的竞争力。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有效配置资源并保持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地区的长远发展。作为新兴的创新产业带,为了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及平台体系升级完善,以互联网为平台支撑,建立无障碍服务体系,将软实力和硬实力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其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其中互联网云服务平台的搭建,正是其从传统向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将政府、产业带和服务团体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供“空间+平台+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推进载体建设模式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工作模式充分提高了人才的工作效率,而且,对人才的一系列保障政策和关怀,有利于打造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团队,从而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脱颖而出,从而带动老城区的发展,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和技术人才是任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发展道路。技术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所以要大力培养产业带的人才资源库,为其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才能保证区域发展的持久性。为此,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开辟了许多服务的绿色通道,吸引大量人才落户碑林。它支持高端人才、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及拥有知识产权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搭建跨区域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国家最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在重视人才、鼓励人才创新方面,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真正地做到了“以人为本”。
要想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准确地把握其在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占据新高地,不断创新,营造区域创新的大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正在不断提高创新系统中要素的创新能力,加强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内外资源的优势,逐步地开始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指导、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如今,西安创意产业已在西部地区形成了优势。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的建设可以作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对不同地域经济的发展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需要依托大学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这样才能实现科技资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席酉民和姚小涛(1999)在分析我国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时,提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而碑林区也正是利用了教育资源的优势,广泛吸收人才,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整合地区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和推进各种所有制形式办学,发展民办大学﹑社区大学和网络大学,更要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强大学的创新能力。
任何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不能盲目地从众。只有发扬自己的区域特色,才能开辟出一条创新之路。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在借鉴上海、北京建设创新社区经验的基础之上,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根据自己的发展模式,创建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机制和服务平台,尤其以高校为载体,加强校地联动、产城融合,探索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新路径,着力打造智慧型科技园区,加快推动中心城区转型发展,拓展创新产业带。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各个地域更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
宜,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创建属于自己的地域特色,这是创新驱动地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准确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将地方特色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进步与创新也不断取得新成就,因此只有将地域特色融入创新之路中,才能营造更为积极的创新环境,进而保持地域的发展特色,增强地域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创新产业的推广,都离不开产业带的制度管理。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就充分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实施了先进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吸引更多人才的涌入,特别是吸引了很多海外人士,为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使得技术因素/知识经济与人文因素成为管理制度的基础和有力保障,也使得知识管理和制度管理以及文化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产业创新的长效管理。所以,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必须凸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特别是对创新人才的管理理念,予以产业文化丰富的内涵。在实行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有效机制的过程中,尤其对创新人才特别集中的部门,应该鼓励以技术知识创新为目的合理的创收。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有效地实现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为很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创业的平台,鼓励有想法的年轻人投身到创业之中,不用担心“无计可施”,这对刚进入社会的人才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高校大学生正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事业的主体,鼓励创新创业,提高创业平台,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而且可以将其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商业产品,实现人才和产品的价值。地域经济发展也需要依靠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创业的大部队中,在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为地域特色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地域发展在全国脱颖而出。
总之,建设和完善创新驱动地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漫长的变革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创新人才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成效。为了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仍需增强创新实力,协调好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样才会有持久竞争力,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1]顾新.西部大开发要着眼于形成区域竞争优势[M].软科学,2000(2),20~22,26.
[2]吴建南,李怀祖.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1),60~64.
[3]杨丽.企业科技人才技术创新激励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席酉民,姚小涛.国家创新体系中我国高校科研模式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2),1-5.
[5]盖文启.论区域发展与区域创新环境[J].学术研究,2002(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