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红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财务稽核是财务稽查与复核的简称,指财务部门对本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自我检查和审核。狭义的财务稽核主要指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审核,检验其是否能够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以及表表相符,其实质在于检查和审视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等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广义的财务稽核则延伸到对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审核。财务稽核通过检验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现对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系统有效控制。[1]高度重视和发挥财务稽核的作用,是依法依规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前提。同时,单位应认真查找财务稽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稽核体系更趋完善。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就是确保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符合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财务稽核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原始凭证稽核
原始凭证稽核是从源头上对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有效审查。对于单位的原始凭证,要审查其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的要求,同时要关注各种来源的原始凭证内容是否规范、准确和完整,是否符合开支标准。经稽核,凡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应一律退回,不予受理,对涉嫌人为涂改的原始凭证要高度警觉,杜绝舞弊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2.记账凭证稽核
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的记账凭证是重要的稽核对象,它是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性描述,反映了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要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入账是否及时,会计科目的运用是否规范等。
3.会计账簿稽核
会计账簿的稽核要关注会计账簿的记录是否与记账凭证一致,审查财务部门账簿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和主管部门的要求,记账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记、漏记和重记,审核总账和明细账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全面准确等。
事业单位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账户用款额度等。对库存现金的稽核,主要是审查账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白条抵库、挪用公款和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问题。对于银行存款,重点审核银行对账单及存款余额调节表,关注异常项目。一般来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高,因此,固定资产稽核是单位资产稽核的重点任务。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至少每年应对资产全面盘点一次。在稽核过程中,应当抽查实物盘点记录,核实盘点的真实性,检查是否存在实物资产被损坏、挪用和侵占的情况,同时要审查资产账目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存在账外资产。一旦发现固定资产盘亏或盘盈,要及时报告和调查,并对相关账目做出调整。在此基础上,稽核工作应该延伸到对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及使用绩效情况进行分析和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促进资产优化配置,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载体包括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报表、财务情况说明书和财务分析报告等。其中,财务分析报告是对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和分析结果的总结展示,事业单位必须将财务分析报告连同其他报表信息定期向财政及相关主管部门提供。首先,财务稽核人员要对相关财务报表的合理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重点核查,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评估情况,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重大影响事项等,以及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2]其次,财务稽核人员要研读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因为其几乎涵盖了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如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和合同管理等,稽核人员要将财务分析报告结合相关业务进行审核,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专项稽核,即财务稽核人员针对重要项目及活动的稽核,是事业单位财务稽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财务稽核工作应当紧密结合事业单位的运行及发展情况,对预算管理和决算的真实性进行严格规范的审核。其次,稽核工作还应当继续深入到事业单位所有行政后勤业务和下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层面。最后,财务稽核人员应通过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专项稽核计划以及稽核工作的有序开展,发现单位管理领域的薄弱环节,深入查找风险点并重点进行稽核,有效预防和杜绝舞弊与腐败行为的发生。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发展迅速,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不断增加,但是,部分单位明显存在“重外延、轻内涵”、“重发展、轻管理”和“重业绩、轻风险”的倾向,内部控制相对弱化,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的主观意识不强,对财务稽核模式的创新动力不够,从而影响了财务稽核职能作用的发挥。这主要表现在:
事业单位负责人对财务稽核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至关重要。有的事业单位负责人错误地认为单位按照要求建立了财务稽核制度、设置了稽核岗位、配备了稽核人员,就可以了,并不关心财务稽核制度的建立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稽核人员是否胜任工作、稽核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有些领导甚至将每年定期进行的内外部例行审计与财务稽核相混淆,认为例行审计完全可以替代稽核工作,稽核岗位没有必要单独设置。这些错误认识,使得不少单位的财务稽核工作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各项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做好财务稽核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滞后,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与当前的形势和业务相脱节,亟待进行修订完善。有的单位虽然制订了新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出台仓促,甚至内容互相矛盾,缺乏可操作性,朝令夕改的现象时有发生。[3]还有的事业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在具体内容上不够严谨,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得制度成了摆设,在具体工作中无所适从,控制监督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有的规章制度措辞界定存在歧义,给人为操作提供了空间。
财务稽核的质量和效率,受制于财务工作流程的设计思路、数据采集效率、信息加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财务工作流程渗透在财务稽核工作的各个环节和业务处理的具体步骤,[4]有的单位财务部门具体业务流程设计不明确,财务人员凭主观经验操作,工作效率降低。比如,在资产管理方面,有的事业单位项目负责人主观认为,只要项目预算中有设备购置就可以自行采购,但按照资产管理制度,设备的采购应该归口专门设备管理部门,采购过程中有严格的职责分工。[3]否则资产管理的风险增加。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稽核人员主要来源于会计核算人员,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定性思维方式和习惯,难以摆脱会计核算方式的影响。在各单位财务稽核实践中,查阅有关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会计凭证的现场稽核方法,占据着财务稽核方法的主导地位,而采用非现场稽核等其他稽核方法的情况则比较少。另外,财务稽核工作多集中在各个单项业务的稽核和重点单项风险的分析,而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稽核,系统性风险的评估,以及对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风险防控建议,则相对较为缺乏。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财务稽核工作的基本保证,是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前提。当前,事业单位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势在必行,对缺失的规章制度应尽快填平补齐,对与新制度、新章程不相容的条款应及时修订与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的应尽快完善操作细则,已经完全过时的应果断废止。全面系统的制度保障是财务稽核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高财务稽核质量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5]
科学设计财务会计流程,既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又反映了单位财务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例如,在会计核算流程中的审核环节,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经费、专项经费以及其他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业务。在该环节,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泛,业务特点差异大,财务流程也不尽相同,但有些环节在管理上还是具有共性的内容。[3]比如,归口管理的业务需要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才能使用,这需要在流程中特别加以注明。通过完善和优化财务流程,理顺各个环节的关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设置稽核岗位,进行有效的岗位职责分工,才能够使得财务稽核工作最终落到实处。只有岗位设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财务稽核人员才能认真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如果岗位分工不合理,职责模糊不清,则容易造成财务稽核人员扯皮推诿,稽核工作或无人实施,或工作效率低下。[3]财务核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岗位上的财务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财务稽核工作是财务管理的源头,只有实现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的制度化并有效实施,其他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完成,会计信息才能真实有效,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切实提高。
从业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做好财务稽核工作的根本保证。[6]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财务稽核人员的职业再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法规政策、业务知识、实操技能和职业操守等方面,提高财务稽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注重培养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选派财务稽核人员到内部综合部门进行实习锻炼,使其熟悉相关业务操作规程,强化综合业务素质。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中短期业务培训,聘请业内专家系统讲授稽核业务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前沿信息,持续提高稽核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实现知识结构更新优化。
[1]李春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稽核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3(9).
[2]庞力.财务稽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11).
[3]方海华.浅议稽核工作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管理视野, 2013(9).
[4]张培.浅谈会计稽核在高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8).
[5]刘立军.加强高校会计稽核工作之我见[J].经济论坛, 2009(12).
[6]陶茜.浅谈高校内部控制的会计稽查[J].财税统计,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