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2015年7月14日,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这标志着北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也是继挪威的奥斯陆之后整整时隔70年之后第二个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首都城市。这是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力,也标志我国在冰雪项目上取得的强大突破。在我国,冰雪项目发展较欧美国家相对落后,群众普及也相对较少,并且冰雪类的体育场馆也很少,且利用率低。因此,展望北京冬奥会赛后场馆利用的路径,将以大众参与为主,加大对大众的开放程度,使冰雪项目在我国更加大众化。
(一)冬奥会场馆建设的现状。在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其奥运场馆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届时,北京将举办所有的冰上项目的比赛,延庆和张家口将举办所有的雪上项目比赛。比赛场馆有5个,其中4个分别是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这4座体育馆将分别举办冰壶、男子冰球、女子冰球、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比赛。冬奥会需要的12个冰上项目场馆,已经有11个是现成的,此外还需要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网球中心南侧新建一个场馆——国家速滑馆。张家口市崇礼区将举办跳台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北欧两项、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项目的比赛,张家口市崇礼区将新建改建五个比赛场地,分别是北欧中心越野滑雪场、北欧中心跳台滑雪场、冬季两项中心、云顶滑雪公园场地A和B。在位于北京西北部距离市区约90公里的延庆区小海坨山区,将举行雪橇、雪车和滑雪大项中的高山滑雪项目,当初选择延庆,也是考虑到延庆小海坨地区更有利,而这里将有两个竞赛场馆,分别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一)场馆经营缺乏创新性。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大型体育场馆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场馆归国家所有,民间资本投资进不去,导致我赛后的场馆管理模式僵硬,场馆经营缺乏创新。
(二)场馆设计与赛后运营脱节。在建设时只考虑到如何举办好相应的赛事,往往注重对当时比赛的需要,而忽略了对赛后场馆的多元化开发,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功能单一的体育场馆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体育生活,这也是导致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率低的一个客观因素。
(三)政府的扶持力度较小。其次在我国的场馆运营中,需要缴纳的税收较多,加上场馆的营业额较低,这种低营业的收入给场馆的经营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导致一些场馆宁愿空置,也不愿意经验的状况。
借鉴国外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成功路径,同时为了避免北京冬奥会赛后体育场馆在赛后利用率低的问题,对北京冬奥会赛后进行如下展望:
(一)国外大型冰雪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路径启示。国外的大型冰雪体育场馆在赛后利用上有着很长的运作历史,其中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1、民间资本加入使得场馆运营模式灵活。国外的体育场馆在经营与管理中,大多都与当地的社会发展有关,但是有些社会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不同,所以并没有统一的运营模式。但是国外的大型体育场馆在建设投资商是由政府为主向地方与民间相结合的多种融资投入改变的,例如法国的法兰西大球场,其总建设投入的总资金有百分之五十是利用民间资金的投入,正是由于这种投资结构的改变,使得国外的体育场馆在赛后的利用上形成了多元化以及灵活的运营模式,其利用路径也变得十分灵活。正是由于民间资本的介入,使得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路径变得十分广泛。
2、馆利用多样化。有举办大型活动,例如巴塞罗那圣约迪体育馆,在奥运会期间可以满足篮球、排球、体操的比赛,在赛后,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运营,进行了多种大型演出、展览会、冰上运动等活动,其利用路很高。场馆周边设置大量附属设施,休闲娱乐场所,商店等,这些附属设施聚集大量的人群,带来了很好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也带来的很大的经济效益。
3、对场馆的冠名权开发力度大。在国外,各大体育场馆大都对自己的场馆冠权的发开十分重视。体育场馆在举办大型比赛或者大型活动时,往往参观的人数很多,如果场馆有商业冠名,对其商业宣传力度会得到很大的保障,并且体育场馆也是地标性的建筑,这样可以为场馆冠名单位带来利益。
(二)北京冬奥会赛后场馆利用路径走向
1、与国家冰雪集训相结合,建立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在一些高难度的冰雪项目上,如空中技巧、跳台滑雪等,在赛后场馆对大众开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这些高难度项目的场馆,可以国家队结合起来,可建设成为国家冰雪集训基地,为国家队提供服务,让我们的运动员有更好的场地保障。
2、形成多元化的场馆运营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转型,市场经济将成为主导地位,加上人们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倾向于对体育锻炼的消费,冬奥会场馆可形成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大范围的对社会大众开放。
3、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结合现阶段我国其他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创新投资模式,引进多种如体育彩票、无形BOT等融资模式。政府以场馆投资来当作股份,然后吸纳社会民间资本资金进行融资扩股,用这些资金来作为场馆的后期利用投入,成立为独立的场馆产权企业。按照拥有股份的多少进行收益,更加灵活的对场馆进行开发利用。
4、开发场馆的无形资产。对冬奥会场馆的无形资产开发利用的客体,就是对其冠名权的开发以及广告开发。借鉴国外大型体育场馆的冠名方式,加大力度对北京冬奥会场馆冠名权的开发。首先要解放场馆管理部门的思想,提高对场馆无形资源价值的认识,重视场馆无形资源的开发工作。拓展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发展空间和渠道,为场馆和冠名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提高场馆和企业的知名度。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历史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前对北京冬奥会场馆管理进行改革,避免像其他大型场馆处于半封闭状态,让冬奥会场馆充分的利用起来,增加场馆的收入效益,从而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项目中去,可大力推动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在2022年成功举办过后,其场馆利用率才真正出现在我门眼前,届时如何提高场馆利用率,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林显鹏.现代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441-1444.
[2]刘书勇,杨红.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比赛场馆后效应分析[j].冰雪运动,2008,30(5):47-50.
[3]荣碉芳,崔育新,刘德明.冬奥会建设经验对哈尔滨市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5,16(6):87-93.
[4]简涛.国内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基本路向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1,29(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