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绮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愈加深入。何谓“互联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创新理念和经济社会不同领域全面融合,带动技术升级、效率加速和组织变革,全面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促进生产力的提升,构成更为全面的依托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设备和创新元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样态。可见“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主张万物互联,通过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之前人们的思维形式以及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学习模式的转变。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必然,受互联网信息技术升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然呈现一番新景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它的到来如同给人类社会打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带人们走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和空间,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有了新的需求。原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僵化,让学生感觉所学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基本上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鉴于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逐步推陈出新,根据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特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全新的认知。
技术与教育之间具有特定关系,将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环节中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例如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及使用等技术皆为信息技术,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仍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趋势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包含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是人类思维方式及能力的拓展延伸。因此信息技术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的智力功能,对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有着积极且重要的影响。教育活动是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信息技术结合其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直接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影响人才的培养规格,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信息技术结合至教育活动之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将信息技术结合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价值及意义,信息技术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合理运用,能够增强教师处理教学信息的能力,提高人们的理性程度,影响着社会组织结构的表现方式。将信息技术结合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能够影响教育形态的变化发展,并积极的促进教育技术的进步发展。基于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进行考量,教育技术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即物化教育形态的教育技术及职能形态的教育技术,这两种教育形态共同构建了教育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材多媒体化、教育资源全球化、教育虚拟化及学习自主化的需求,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时代背景下,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式改革。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新的形态。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渗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每一个领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新模式。
首先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及形式。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可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教师能够通过视频、音频及图片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划分,每个小组成员针对教学内容制作PPT,并在课堂上上台展示,其他学生及教师针对学生制作PPT的内容及价值性进行评析,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及内化吸收时政信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能力及素养。
其次,有助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的提升。高校可为学生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提供便捷的方式及优良的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在线学习平台的构建,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等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限制,学生可借助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及课后复习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借助网络在线沟通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及互动,积极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及学习困难,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及帮助,拉近师生关系,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并且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及交流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及有效性。
首先,加大了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难度。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出现了全球化趋势。网络特有的开放性直接影响到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思维理念等方面,正所谓“科技改变生活”,网络出现在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融合。当然,我们在体验到高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要看到其负面影响。以大学生为例,学校教育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阵地,而网络时代为他们开启崭新视野的同时,也不断挑战着大学生的判断力。通过网络,大学生获取信息资讯更加方便快捷。在网络世界,大学生既是新闻的创作者,也是信息的受众群体。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来源,参差不齐的信息质量,缺乏甄别眼光的大学生很难辨别其真实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这样的新问题,并尽快找出与之相应的解决办法。
其次,干扰了高校学生的正常交际。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的信息技术,让人们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悄悄的改变着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网络平台这种无国界、无年龄限制的交流方式改变了面对面交流的局限性,方便快捷的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人际交往的复杂性。而虚拟世界里存在的不良信息对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不断地冲击着其价值观和判断力。一部分大学生深陷其中,出现不愿意回归现实的心理问题。更有甚者因为长期迷恋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出现了沟通缺陷,直接影响了其正常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出现社交障碍,不愿意与人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推动其向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其形态也从以前的静止状态转向动态发展。海量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了高校的教学内容,这让受众群体获取权威知识的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空间。一方面,在两者发生融合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继承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大致特点,而且将这些特点加以深化,把网络上的虚拟环境和现实教学情境合二为一,实现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融合,让整体教育的开展关联起来,具备更强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后,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新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新的环境之下,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重大影响的环境要素不仅包含一定的技术要素,而且包含相应的精神要素。这些要素均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理念和新需求等。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信息的强强联手,实现了现代科技跟传统方式的完美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达成了高度统一,互为补充。只有找到二者的优势所在,选择好切入点,必将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足进步。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通过板书向学生传递重点的教学知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思政教学的内容,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三个核心的元素,那就是教育主体、客体以及相应的介体,他们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均会受到环境的干扰。从环境层面看,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有了明显的不同。而从主客观层面分析,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之后,其将会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的思想模式、社会交往方式和实践形式带来重大变化。互联网信息技术属于目的性极强的技术,人们对它的认知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在人们眼中,互联网信息技术最初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伴随信息技术的升级,虚拟交往社区的出现,从环境层面分析,人的个体性格得以一定程度的延伸。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给人们造成了更为全面的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介体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多个层面,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后,这些介体出现了重大变化,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授课模式被广泛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后,改变了其之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创新了其课堂教学的新样态。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多种教学渠道向学生传递思政教育知识,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微信交流互动群、在线学习平台等。
受课堂时间所限,在高校,受众群体往往会有这样的经历,正当因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授而兴致盎然的时候,下课铃响了,不得不结束课堂学习,从而无法满足学生精神所需。如果能够利用网络,充分发挥其优势,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外补充,那么学生就会更好的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本知识,从而更好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提供了海量信息资讯的同时,也为传统教育实现课上和课下的相结合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运用信息技术,在课下学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汲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步伐。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及内容,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的教学发展目标。教师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搜索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敬老院慰问老人、乡村支教等社会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可定期组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校园活动,将思想政治能力培养工作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例如举办校园文明标兵、校园文明学生的评选活动等。
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是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思想教育,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而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所限,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作为传播这门课程的教师,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会利用网络来完成自己教学方式的改进,那么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到自己教学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因此,高校教师应当认真掌握网络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保证网络技术能够顺利的被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高校考虑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互联网技术,同时具备敏锐的信息理念。如果教师本人能够将这些技能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高科技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播,那么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增强就指日可待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及效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路径,一个必备条件是应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及使用现代化信息教学设备的能力的培养及提升。高等院校应定期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及能力培训活动,通过教师能力的提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宁静,实现了动态化、空间感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推陈出新,转变固有的施教方法,才会更好的与时俱进。这样不但能够实现传统方式和新的技术方法之间的完美结合,也会实现教育形式和传授内容之间的相互统一。只有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才会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