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江门 529000)
所谓话语,它是一种语言性行为,主要指的是人们通过不同对话形式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将这种具有主观色彩的思想意识形态带给别人,试图达到影响倾听者的目的。从这一层面分析,话语实际上就是语言的高效工具,如若更加深入的分析,那么话语所包含的内容则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大众已经不自觉的对话语赋予了更加强烈的互动性特征,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而言,更多时候强调的通常是话语权的权威性,是在遵守语言规范性前提下,通过思想政治教师利用具体的话语达到育人的目的,并形成自身的教育系统,让人的言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话语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育效果。
首先,在自媒体环境下,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更加多样,相同的信息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运用自媒体进行互动,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个人言论,并能透过不同的网络渠道进行传播,享受着网络世界中的人人平等。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众多平台也越来越相似,让人能够随时获取最新资讯,并对相同信息产生不同的看法。与此同时,现代大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能力更强,探讨问题的角度更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渐渐不再得心应手,导致教师的话语权中的权威性慢慢减弱。其次,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让许多学生能够通过软件了解到更多新鲜资讯,并能根据自媒体的不同标签,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内容,关注较为感性的教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造成了冲击,使其作用无法实现最大化发挥,而教师话语权权威性被减弱,也影响了师生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
随着自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更多的人喜欢通过这样的平台畅所欲言。有了这样充足的平台,导致海量的信息资源浏览量的不断上升,却没有促进阅读者的深入思考与分析,负能量的信息正在逐步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威胁,因而造成高校思政教师行政权受到严重打击,执行能力愈发不足。信息的广泛传播,致使国内外思想意识有关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愈发激烈,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逐渐影响我国教育观点及价值取向,许多人开始受其影响,严重忽视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对于西方的价值观念盲目追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自媒体所面向的群体范围广泛,许多不良信息也不断涌现,这与思政教育中的部分原则相违背,尤其是对于价值观、认知社会等方面能力不足的大学生来说,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因而让许多教师的行政权出现诸多不便,影响了其教育的实效性。
由于自媒体的包容性及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逐渐开始向学生靠拢,高校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从原来的被动转变为主动,成为了热情高涨的参与者,有时也作为组织者。学生话语权变得更加自由、民主,极大程度的满足学生们对自身话语权的渴望及需求,对社会热点事件及民生问题自由的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学生不再受限于校园内,而是以自由身份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各种活动中,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由于这样话语权过于自由、信息内容缺少严格的审核等,导致自媒体环境下到处都能看到不良信息、黄色网站、垃圾广告等话语权混乱的现象。
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限制于课堂教学及专题讲座的固定模式中,为从根本上实现话语的有效传播,也没有真正与自媒体平台进行结合,导致许多思政信息无法得到有效传播。另一方面是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大量抽象性的说教式话语,这些语言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思政教育话语的传播整体性。
自媒体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及更深程度的包容性,也充分提高了大众的言论自由,但自媒体的话语过于自由的传播,让许多信息无法保证其自身的正向性,容易出现不良信息、恶意话语、暴力语言等现象。而高效思想政治教师在通过自媒体进行教学时,通常会将社会热点话题引入课堂中,并结合自身的社会经验表达看法,但在其过程中,教师并未真正经历具体事件,导致许多教师的言论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失去了一定的准则。
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深刻意识到自媒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相继开设了具体的专题网站、社交账号等,进行话语的有效传播。但却忽视了思想政治教师自媒体意识不足的问题,许多教师对于自媒体了解不够,许多推送的内容较为空洞,不符合实际情况,推送内容的描述也较为形式化,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没有体现出自媒体对于思政教育的正向作用。
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应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内容,更要积极将学生带入到其中,丰富学生的思政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国家政治时事的关注度。由于现代大学生处在青春期,社会阅历较少,对于许多信息还缺乏一定的分析与辨别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在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变通,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纠正他们错误思想,逐步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从而让他们有效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促进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教师应在课上及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努力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彼此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是教育的话语权运用者及传递者,在传统的思政教学中,由于受到旧观念的影响,教师大多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久而久之,让教师育人的功能渐渐退化。在当前自媒体的多元化背景中,单一性的职位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此,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此外,教师还应在日常教学中善于激励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平台的优势,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自媒体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点,并利用其与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成为彼此之间的纽带。而学生由于受到网络世界的影响,在虚幻的空间中有着自身鲜明个性的话语权,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重新塑造思想政治教书育人的角色,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用语,运用这些流行话语,引导学生正向性的使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公信力是不可见的资产,代表着教师们的威望、信用及影响,加强教师个人魅力的塑造,深入挖掘其内在潜能,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至关重要。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们的公信力来说,首先思政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自媒体重新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通过网络中的海量资源,及时为自己充电,夯实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综合实力。其次,高校也要积极完善并健全相关教师评价机制、奖励机制、职位晋升机制等具体的制度条例,建立详细的教学政策,组织教师们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及专题讲座等形式的职业培训,全力打造专业性强、素养高的双师型思政教学团队。
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信息权威减弱、行政权受到打击、话语权使用混乱等问题,高校应对其影响因素深入探究,并在其基础上,采取有效策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从而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让学生正确的使用话语权,用理性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媒体,并自觉摒弃不良信息,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