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边缘化危机的自我觉解及其对策

2018-04-03 03:31:2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边缘化感性美学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作为一门具备多重性质的学科,音乐美学既是文化传播的代表,同时也是音乐的一个分支系统。从本质来讲,音乐美学的特征是音乐的特殊性和美学研究的反复思考所相交融得出来的结果,作为大众审视的艺术内容,音乐美学必须具备一定高度的美学艺术性质,才能够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停留在具象化的音乐形式,同时还将达到音乐本质规律的进一步掌握。如若不能正视音乐美学的价值,任由音乐美学的传承遭受严重冲击,将导致文化出现脱轨现象。

1.美学艺术的诞生研究

美学最初由著名哲学家鲍姆加登所提出,他的观点在于,美学是广义的逻辑学,也就是根据艺术的形式和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直译过来也就是所谓的感性学。通过对文学艺术类形式的感性认知,而非传统的理性认知,获取艺术形式的思想一致性。从而表达艺术美学中的真与善,以及形式结构的布局美,和写作形式风格的构画美,这就是鲍姆加登在美学定义中的和谐性。作为美学性质的平衡点,也是衡量美学可燃意义的价值所在。相比较真实的生活,艺术真实性更具独特性,也就是其不可复制性,这当中的核心在于艺术中的形式意义能否确保真与善的统一。我们都知道认识这个世界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科学、哲学以及艺术,不论哪一种形式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理解成这样三种关系。也就是反映关系(真),利害关系(善),审美关系(美)。研究美学艺术的价值在于,了解并掌握这个世界真善美之间的关系,通过构成一定的交叉关系,以审美关系作为艺术的研究对象,探讨美学艺术的诞生缘由。

2.目前在我国音乐美学的地位与现状

受社会政治因素影响,近些年我国的音乐文化变化较大,如若整个格局出现较大变动,那么将不利于音乐美学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播。这种情况最早发生于文化革命时期。在此阶段,为了打压资本主义势力,我国曾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文化打压,致使我国的文化形态一度出现严重扭曲。因长期的禁锢和封锁,部分音乐美学纷纷消失。不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氛围的再一次开放,音乐美学领域的发展再一次摆在人们面前。我国的音乐规模正随着经济文化的增长,以及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而逐渐壮大。音乐美学正如字面意思所表达的那样,包括音乐和美学两部分。它是音乐的本质,也是音乐文化思想的乐感描述[1]。正如著名哲学家尼采不断的用神话人物和现实生活中哲学思想来描述,研究音乐美学,探索音乐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联系,音乐的各种形式以及内容的表现手法[2]。

而随着世界文化的交互,音乐文化的交流再一次发生融合,使得音乐美学再一次受到激烈冲击。而音乐美学的边缘化危机正是来自于其他音乐文化带来的快餐型音乐冲击[3]。可以看出音乐美学的危机来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点,缺乏主观研究性;第二点,音乐美学的研究和意识形态相混淆,导致音乐文化的研究脱离正轨,缺乏逻辑性;第三点,音乐美学涵盖内容过多,研究范围过大;第四点,相对于主流文化,音乐美学与时代有些脱节。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音乐美学最大的特点便是能够拉近人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通过传统文化加入引发人们对音乐的美感认知。所以在音乐美学的研究道路上,唯有将我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美学知识体系相结合,才能够更好、更全面的掌握音乐美学动态。挖掘出音乐美学的起源和意义。

而音乐美学的边缘化危机意识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音乐美学的哲学性思考;第二,现代社会与音乐美学关联性。其中音乐美学的哲学性思考在政治因素上表现为,在研究的过程中,因为音乐学家和哲学家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养,因此在探究与讨论音乐美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增加音乐美学的深层次内涵。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借助来自音乐美学的文化起源了解,使音乐美学富有传奇色彩。而对于音乐美学与现代社会的关联性,则可以这么理解,那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研究人员必然会出现和传统文化的脱轨。这导致在后续的研究中,由于研究人员与研究初衷背道而驰,致使音乐美学研究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3.音乐美学爆发边缘化危机的原由

所谓的音乐美学特性,在于它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向较为稳定。音乐美学的研究方向较为直观,可以梳理成一个合集,通过对音乐的感性内容和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了解音乐艺术形式存在的意义价值,与思想方向,以及作品内容的感性描述。因而可以说音乐美学的学科属性十分直观及独立。通过对美学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西化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界内对于音乐美学和哲学属性的判定早已存在。社会各界普遍的看法是,音乐美学和哲学具有高度一致性,两者之间存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方向必然会影响到音乐美术存在的哲学价值,影响到音乐美学发展的艺术形式和发展路线。

归纳起来说,也就是音乐美学和哲学的学科框架和研究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也正是因为两者高度一致的内容,使得人们在处理音乐美学和哲学的定义时,经常将两者的知识涵义相混淆,引发了长达数世纪的音乐美学争论。

关于音乐美学的诞生和发展,可以引用音乐哲学条目中的话:尽管说起音乐哲学这个问题时,仍然会造成外行们的惊讶,不过在西方,有关于音乐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发展讨论的声音仍充斥着哲学历史的进程。不少关于哲学的探讨也存在与音乐美学讨论发展过程中。

综合我国音乐美学历史发展角度,以及西方国家的哲学史来看,音乐美学的位置似乎飘忽不定,一直游离于感性和理性之间。这必然会导致该学科条目的理论知识框架构造极为困难。这说明,由于音乐美学理论知识涵盖范围较大,那么作为感性时代的产物,在赋予感性学并以例行召唤的过程中,必然和时代逻辑相驳论,这为音乐美学的被边缘埋下了祸根。

如若仅将音乐美学作为一门浅显易懂的入门级社会学科看待的话,那么音乐美学便显得较为无力了。因为音乐美学是一门理论知识框架结构不定的艺术学科,其归属问题模糊。就我国的音乐学科建设历史而言,音乐美学自传入我国之后,便被社会各界认为是一门隶属于音乐或是美学的交叉性学科。然而在国际音乐美学研究过程中,人们却普遍认为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不仅代表音乐的艺术形式和美学价值,同时还涉猎到丰富的哲学价值。

伴随着全球文化的融合与进步,音乐美学的边缘性问题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受到文化底蕴不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看待音乐美学的角度也自然会存有明显差异。例如为了迎合人们的低俗趣味,我国音乐文化曾遭受过长期的非主流文化冲击。低俗恶趣味的音乐文化,不仅干扰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还将影响到传统音乐美学的传播,导致音乐美学边缘化。可以说音乐美学的消失与人们的低俗趣味,以及利益需求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迎合人们的需要,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必须通过正确的引导,避免非主流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4.边缘化危机解决对策

美学的形式所在必然将会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感性认知体系,却别与传统纯理性的哲学学科。当代音乐美学形式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建树思路,通过构建自身价值和特征,以防走向边缘化。

因为人们即对美有自我认定和判断,同时对丑也有着明确的感知和评价。作为美与丑的理解和认定源泉,人类的感性思想所带来的影响非常明显。于传统的思想观点来看,美学的意义似乎仅局限于人们开展对于美好事物的研究探讨,尤其是艺术的理性直觉规律判定。例如美与丑便是人们对常规事物发展的判断价值依据。美的价值在于人类是否对于其有感性思想,对于自身是否有积极价值,丑则反之。之所以事物被人类判定为丑,正是因为它不具备美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才会受到人们的批判。基于此,为了使音乐美学重新在社会主流中建立自身价值,那么必须延伸音乐美学的感性意义与价值,构建具有高度鉴赏意义和特征的学科属性。

为迎合大众口味,积极推广音乐美学在大众文化领域中的传播效果,必须妥善处理音乐美学的鉴赏意义和社会价值。合理的整治与改革对于音乐美学文化传播来说意义重大,是文化结构的突破,也是利益价值的制高点突破。不过在调整音乐美学的价值构成的同时,且不能盲目追求经济价值的导向意义。音乐美学的价值体现主要表现在,通过协调人与生活工作间的压力,抒发人类情感,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愿望。因此音乐美学的重组建设必须建立在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为前提。通过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需求的融合,坚持艺术文化传承的指导作用,旨在为提升我国全民综合文化水平而发展。

为了更加合理的处理音乐美学边缘化问题,必须从音乐美学边缘化产生根源入手,通过提升人们的文化鉴赏能力,加强人们对于传统音乐艺术的欣赏兴致,从而促使主流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进行主流音乐文化创作理念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吸收和采纳各地的优秀文化内容。融合斑驳的优秀音乐内涵,增强人们的艺术鉴赏效果,创造出更具优秀素质的音乐作品。最后还要加强人们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因为受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年轻一代多数未曾接触过传统音乐文化。青年一代所接受的音乐内容更多的则是快餐文化以及非主流文化。因此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呼吁人们进一步掌握传统优秀的音乐美学文化。这么做不仅可以从根源抵制低俗文化的传播,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人们对于传统音乐美学的理解和鉴赏效果。

解决音乐美学的边缘化危机关键在于,提高传统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在重塑主流音乐的社会地位过程中,不能够仅让主流音乐继续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不知进取,而要增加主流音乐的吸引力。同时还要通过转移观众的视线,使传统的主流文化可以重新站在世界舞台中心。另外,若想要加强音乐美学的文化传播能力,必须使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扩大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并经由世界艺术大舞台,再一次将主流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作用摆在人们眼前。通过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增强人们对传统音乐的喜爱程度,从而重新建立传统音乐在我国的主流音乐地位。

秉持传统音乐美学的传承理念,加强音乐美学的艺术传播效果,创新音乐美学的艺术形式,是解决音乐美学边缘化的根本对策。通过提高人们对于传统音乐美学的了解,使传统音乐文化活跃于主流音乐舞台中,使传统音乐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们的精神素质,进而使人们的精神空洞得以填充。

5.结语

结合本文概述可以得知,音乐美学边缘化危机如今正日益加重。人们不应仅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注重精神世界的保养与丰富。近些年社会的进步带来的快餐文化,正一步步瓦解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并且部分主流文化如今已出现缺失现象。提高音乐美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能够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缓解生活压力。同时还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精神需求。可以说,解决音乐美学边缘化的现状,在我国未来文化发展道路上,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边缘化感性美学
仝仺美学馆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盘中的意式美学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纯白美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被边缘化的节能司?
能源(2016年2期)2016-12-01 05:10:26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文学自由谈(2016年3期)2016-06-15 13:00:51
“妆”饰美学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6:36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