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君,黄敏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人民医院骨科,甘肃环县 745700
足踝部创伤较为多发。受伤后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创口通常迁延难愈。由于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或者皮肤完整性以及功能性受到损害,在相关因素影响下,伤口持续超过一个月以上难以愈合。使用有效方式积极处理足踝创伤后,难愈性创口,也成为了当前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难题。当前临床通常是与使用,VSD负压吸引技术、手术清创等方法,来修复此类损伤[1]。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值得说明的是,经上述治疗后,还会遗留难愈性窦道问题。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体外冲击波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于临床,相关文献证实[2],这种方法在促进局部血管生成以及加速组织再生方面,有一定效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也能够加速局部皮肤细胞增殖以及分裂速度,进而加快愈合。为了分析足踝部创伤后难愈性伤口的有效治疗方式,结合实际情况,该文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足踝部创伤后难愈性伤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使用了体外冲击波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得出心得,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50例足踝部创伤后难愈性伤口者为研究对象。致病原因:跌落伤15例,交通意外18例,摔伤27例。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组织缺损者2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感染组织缺损者24例。现依照就诊顺序,将病患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病患15例,女病患10例。年龄区间为 25.14~56.25 岁,平均年龄为 (32.15±2.17)岁。 创伤面积为(6.32±1.04)cm2,深度为(2.13±0.14)mm。观察组男病患16例,女病患9例。年龄区间为26.51~54.17岁,平均年龄为(33.25±2.18)岁。 创伤面积为(7.58±1.05)cm2,深度为(2.15±0.15)mm。 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均衡性。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详细为开展无菌换药,对皮肤以及伤口:首先使用碘伏消毒,后利用浓度为0.9%的NS溶液清洗。完毕后,对于较为严重的伤口,使用碘伏浸泡,时间为5 min。清洗完毕创口之后,去除坏死组织,直至在伤口周围有新鲜出血为止。后利用0.9%NS溶液以及碘伏,消毒清洗后擦干创口局部[3]。在伤口表面涂上适量生长因子凝胶,以刚好覆盖伤口表面为度。而后使用无菌纱布以及油砂覆盖,并用绷带妥善固定伤口。每天换药1~2次。
1.2.2观察组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详情为:将体外冲击波设备,调节为DOLORCLAST放散状冲击治疗。设备探头使用无菌手套包裹,在创口四周分别选取,十二点、六点、三点以及九点,4个位点为基准。使用高能量冲击波,对窗口实施冲击治疗,最高流量密度控制为,0.55 mJ/mm,压力维持在 0.2~0.4 MPa,能量为 1 000~1 600/次。 每相隔 1周治疗3次,共计3次,为1个疗程。在每次完成冲击波治疗后,对患者的伤口换药,同时完成包扎。
分析两组治疗1个月后伤口愈合情况。
该实验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对计数资料开展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对照组病患愈合人数共计7例,愈合率为28.00%(7/25)。观察组中,愈合人数为23例,愈合率为92.00%(23/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愈合率明显更高(χ2=18.526,P<0.05)。
人体的足踝部组织结构较为特殊,皮下肌肉以及皮肤组织覆盖面积少,关节凹凸不平。在受损之后,由于其生理结构以及解剖结构直接决定了患者足踝部软组织损伤严重。即便为闭合性损伤,也可能引起皮下组织肿胀、皮肤异常,如果未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妥善治疗,将会引起受力损伤,部位皮肤坏死。此处,皮肤一旦受损,深部组织就会外露,若未能第一时间修复,极易引起感染[4]。当前,临床对于难愈性伤口的治疗,多采用VSD覆盖创面负压吸引,促进组织生长,而等到肉芽生长之后再开展植皮。上述方式对于浅表性创面肌肉丰厚部位的损伤,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值得说明的是,因为踝部的生理结构较为特殊,血供较差,因此经反复清创后,受损面积会比原来更大,进而久治不愈。另外,经过多次VSD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速度比原来更为缓慢,血液活性下降。
国外学者[5]认为,对于骨关节以及软组织损伤,使用低能密度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全面加速新生血管生成速度,积极改善足踝部血液供应,进而加速,组织诱导再生,促进创面愈合。当前国外对于该技术,应用于骨骼系统软组织影像已经做出了大量临床实验,且证实取得满意成效。
冲击波能经人体组织在人体组织内传导过程中,生成机械应力效应以及空化效应,进而对受损人体组织加以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取决于能量的高低。本实验应用的,放射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积极运用了冲击波机械效应以及空化效应。使用低能量放射状冲击头,可以将高动能量转变为低能量放散状冲击波,进而促进伤口生长因子释放以及新生血管再生,实现。加速创面愈合。
由此能够看出,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难愈性伤口基础上,使用体外冲击波,能够全面改善受损部位血液供应情况,加速组织再生作用,进而提升局部组织微循环情况,有助于组织生长。而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也能第一时间补充伤口缺少生长因子状态,加速局部细胞分裂增殖,推进创口愈合,后使用无菌换药联合生理盐水冲洗,可以在确保创面无菌的同时,清除坏死组织,并令受损创面保持相对湿润环境。有助于肉芽生长,以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本实验指出,对于足踝创伤难愈合性创口使用联合治疗后,较单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效果更好。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皮肤创口愈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于该类型创口者,开展联合治疗技术,能够全面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愈合时间,促进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蒋琪霞,徐娟,李晓华,等.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改善创伤性慢性伤口愈合的效果研究 [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7):731-736.
[2]俞萍.自制负压密闭式引流技术在Mils术后难愈性伤口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75-176.
[3]王秦豫,邵利萍,王晶心.中医火针结合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对慢性难愈性疖肿伤口的治疗效果探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11):1470-1471.
[4]宋永焕,李士,林大木,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人工真皮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J].中国骨伤,2016,29(8):761-763.
[5]张宏亮,高文华,刘学亮,等.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伤口疗法对骨科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