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维一体疗法治疗儿童性早熟体会

2018-05-23 06:57:16杨丽蜀曾桂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耳穴乳房脾胃

杨丽蜀,曾桂芳

1.四川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四川成都 610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互联名医馆,四川成都 610000

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性早熟诊断指南 《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5号文:儿童性早熟年龄:男孩9岁以前,女孩8岁以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性早熟”可以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以往被称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近年来儿童性早熟逐年上升,呈现低龄化。1988年上海地区对4~7岁女孩进行调查,乳房发育1.7%。据国外报道发病率0.6%,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笔者于2010—2017年治疗的30例儿童性早熟患者,患者年龄7~10岁,均为女性。

1.2 方法

采用曾氏四维一体疗法,即管住嘴、放开腿、中药调、耳穴配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回顾所治疗的30例儿童性早熟的医案,总结分析处理与性早熟有关的症状数据,主要包括乳房、白带与卵泡的改善情况,分析其临床效果与主要病机。

2 结果

30例患者在治疗3个月情况下,乳房消失17例,乳房改善23例,白带改善13例,卵泡改善1例;治疗6个月的情况下,乳房消失增加6例,乳房改善增加4例,白带改善增加6例,卵泡改善增加4例,见表1。

表1 症状改善情况表[n(%)]

3 讨论

儿童性早熟是“正虚邪实”病[1]。正是指小儿体质而言,邪是指发病年龄幼小,病程长,危害大。肝属木,脾属土,肝气旺盛首乘脾土(肝克脾)《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调肝必健脾,此为培土荣木之道;肝肾同元,肝木得肾水之涵养则荣,失之则萎。故调肝还应固肾此乃水量木荣,肝肾同源之理也。发病机理系先损于脾,后伤于肾,可谓责之于脾,累及于肾。临床表现先天之本肾、后天之本脾,两本同病。徐小圃说:“所谓气血未充而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时。”只有在脾健运,命门火盛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得水谷之养强壮形体,得阳和之气,以资温煦。脾病易传肾、造成脾肾两伤。反之,命门火衰微,不能温养脾土,亦可致脾不能健运,故治疗上须脾肾兼顾。

“四维一体疗法”的主要内容是管住嘴、放开腿、中药调、耳穴配。

儿童性早熟不是传染病、很少提及遗传因素、主要是吃出来的病,民间称为“富贵病”[2]。既然是吃出来的病,从母亲孕期开始,对含雌激素类的保健品、营养品,比如蜂王浆等食品的大量摄入,哺乳期也要管住嘴,在接诊的患儿中,就有由于母亲吃蜂王浆,导致该患儿3个月开始出现月经。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市场上日益繁多的滋补品、保健品、垃圾食品,加之家长缺乏科学饮食、科学喂养相关知识,迷信于“补”,加之独生子女特殊群体,孕期补母,生后补子,平时多补乱补。大量的肥甘厚味食物不断进入小儿体内,严重损害了本来“脾常不足”的脾胃功能,造成脾胃运化失司,有毒物质(含激素)不能正常及时的排出体外。长久停留体内而致病。既然是病从口入、吃出来的病,管住嘴“忌口”是预防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万全说:“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

从儿童性早熟专科门诊中发现患儿普遍存在着打电脑游戏、不喜欢体育课,平时很少或不注意锻炼,特别户外有氧锻炼,加之上学放学车接车送,作业多,课外补习多,从客观上挤掉侵占了孩子有限的活动时间,长此日久造成孩子不想锻炼、不愿意锻炼、拒绝锻炼、害怕锻炼等,很多孩子就诊时精神不振,面色不正常,个子矮小,肌肉松弛,手握力差,说明了孩子的体力在下降,身体素质在变差,必然降低抗病的能力。温总理对孩子关爱的要求,提出每个孩子每天坚持1 h锻炼,在临床上要求患儿:小学生每日跑步1 000 m,初中生每日跑步1 500 m,先慢跑小跑后快跑,循序渐进的户外有氧运动为主,晴天室外锻炼雨天室内运动,内容不限、方式不限,贵在坚持,贵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中药是治疗儿童性早熟最主要的环节,在选药上坚持做到口感好,无不良反应,药食同源,尤其不含雌激素的中药。这里讲的“中药调”不是用中药补,不是用中药攻,而是具有气淡味薄,芳香淡渗功效的中药,调节机体阴阳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本着中医理论的核心,整体观和辩证论治观,着力于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调整与控制相结合,强调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即对立统一与消长平衡间的关系。治疗儿童性早熟从开始到治愈始终不离“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消化运动,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生化吸收,生命活动持续都有赖于脾胃正常,儿童性早熟的主要病理病机是饮食(激素污染食品)入胃,损伤脾胃,先有脾胃受伤,后有肾气受损。可谓损伤于脾,累及于肾,最后呈现先后天肾脾同病,因此中药调节就显得非常重要。“保幼方”就是本着上述原则研发出来的。治疗儿童性早熟需做到:坚守病因,“调养脾胃(调脾、健脾、实脾、运脾)”,调脾则是护肾,“疏理肝气”,肝顺则脾和,“护肾固元”肾虚则体欠健等三大原则。

耳穴疗法是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辅助方法,无痛苦无毒副作用,起到了中药协同作用,特别是调节内分泌方面发挥了中药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增进了治疗效果[3]。耳穴分布的独特规律,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分布和人体的体位一致。体现了耳穴分布具有它独特的规律。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内外、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以这种生理关系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保持这种正常生理关系的基本结构就是经络。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他内属脏腑、外络肢体、沟通内外、营养全身、抗御病邪、护卫机体,把人体的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具有生命活性的整体。

[1]孙丽英,于秋爽,胡晓阳,等.龟贞地黄饮对性早熟模型大鼠 LH、E-2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2,39(6):18-19.

[2]徐正友.特发性性早熟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2,8(5):60-62.

[3]孙彦琴,闫奎坡,朱翠玲,等.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治疗失眠36例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4):132.

猜你喜欢
耳穴乳房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10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06
长着乳房的大树
小说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