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2018-04-03 03:31:2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正常化全党实事求是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54)

以严肃化为基调,以科学化为准绳,促使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历来就是我们党充分发扬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以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坚持党内民主和中央领导相结合的组织原则,坚持批评教育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和坚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和制度准则约束相结合管理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思路,为巩固党内团结与统一、确保党的队伍科学化及纯净化、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奠基了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伴随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经济基础性地位的确立,国内各种错误思潮纷乱涌动,导致党的队伍里部分领导面临社会主义信仰不坚定、组织纪律松弛和脱离背离群众等危险。此外,独断专政、庸政懒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破坏党的思想道德基础,阻碍了党和人民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也随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党内政治生活现状,我们党必须在吸收和借鉴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促进党内政治生活走向正常化。

1.思想路径——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相结合的思想路线

延安时期,党内自上而下积极而自觉地从认识层面彻底清算在党的政治路线上的分歧,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开展整风运动就是“要以无产阶级的马列主义的思想,去克服存在于我们同志中的非无产阶级的非马列主义的思想。”[1]倘若没有正确而统一的思想路线的指导,我们就不能正确而全面地剖析问题,进而无法及时而精准地抓住重点,也无法科学而有效地提出破解困难的方式,最后必然产生偏离甚至错误的政治和组织路线,使党与国家遭受无法估量的损失。正因如此,延安期间毛泽东特别重视党内实事求是原则的践行情况,旗帜鲜明地推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并在《矛盾论》《实践论》两部著作中,具体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实践价值和具体要求,推动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逐步确立。

将实事求是贯穿于党员干部工作学习中绝非易事,形而上学等思维方式时常大行其道。一些党内领导一直将指引我们认知客观世界、指导开展社会实践的实事求是原则推入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泥潭,认定所谓的“实事”于历史经验中,判定所谓的“求是”在主观臆断下。这样的工作方式既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本来面目,更偏离了党内统一思想路线的初衷,最终后果就是在党内形成唯上不唯实、务虚不求真的错误思潮,使得党无法实事求是地提出正确而科学的政策主张和实施措施。此时,解放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解”即冲出以往方式的牢笼和挣脱主观认识的桎梏;“放”即广开思路,吸收外来优秀思想,扩宽探析新现状的路径,广征破解新困难的新方式。新形势下有着新问题,以旧的眼光认识新状况,用老的途径突破新瓶颈必然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窠臼,也终究不能真正践行实事求是的原则。可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延安期间解放思想蔚然成风,从当时客观实际出发开展了整风运动,进行了大生产运动,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取得了极大成效。

因此,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既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乐于接受新观点,急于发现新情况,能于找到新方法,敢于制定新规定;又要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从党的基本党情出发,科学合理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政策、依法实施,将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之两大思想维度两翼齐展,开拓党内政治生活之广阔局面。

2.组织路径——坚持党内民主和中央领导相结合的组织原则

我们党充分践行党内民主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保证所有党员能够根据党章党规直接地或间接地参与党的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中国共产党是由每位党员这个重要个体构成一个整体,实行党内民主是激发党员参与热情的先决基础,是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活泼的重要前提,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的基本要求,对新时期提升我们党的执政水平以及增强全党凝聚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2]党内民主能否充分实施直接关系党及其所领导的各项事业能否有序发展。我们积极而且欢迎有建设性的民主,反对且遏制有破坏性的个人主义倾向,任何抑制和扰乱党内民主的行为都必须坚决地给予打击。民主性、活跃度、创新力在党内是否得到有效释放,政治生活开展的持续性能否得到提升,党内自我批评、纠正错误、解放头脑的认识能否得到增强,集中决定了政治生活正常化成效的进退与大小。回顾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只要党内民主渠道通畅、机制完善、开展有效,党内政治生活必然拥有新风气、新斗志、新气派。

党内民主和中央领导相结合一直是我党一以贯之的组织原则,毛泽东也曾对这一原则进行了学理阐述和实践指导。他认为两者并不冲突,只是于特定发展阶段,党内民主与中央领导的着重点会存在迥异,但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恰当的时期采取恰当的政策,充分发挥民主优越性,积极释放党员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党规党章和相关制度,便能有效地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也只有坚持党内民主和中央领导相结合的原则,党的优势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党的优良作风才能得以继承和发展,才能为人民生活的增添更多的福祉。延安时期关于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理论进行的深化解读和实践应用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于理解、完善民主集中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更对当今促进党政治生活正常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性价值。

分析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藕片的硬度和藕片的整体感官评价关联很大,硬度最大时感官评价均最高,故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成3因素3水平方式,A表示预处理时的硬化温度,B表示浸泡时间,C表示硬化剂的浓度,以香辣藕片硬度(Y)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见表3。

3.教育路径——坚持批评教育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来始终坚持批评教育与自我批评这种优良的教育方式。毛泽东曾于《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3]因此,延安时期整风运动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全党上下准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切实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因此,从教育方面讲,延安整风运动更是一场全党范围内的理论学习运动,它创造性地以党内学习运动的形式来增强广大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把党武装成为政治上和思想上都善于学习且学有所成、善于思考且思有所长的极富理论深度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毛泽东认为,“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气的部分。”[4]在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中,包括周恩来、张闻天、博古、任弼时等在内的各级领导人,都多次对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进行严肃的自我批评,为全党整风做出了榜样。我们党提出和践行的批评教育和自我批评的教育方式不仅使我们党在延安期间形成了廉洁的政治风貌,而且给新时期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4.监督路径——坚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和制度准则约束相结合管理机制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如果事物在内部就开始腐化,那么最终的颓势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要想保证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必须从党的内部抓起。延安期间,上至高级领导,下至基层干部,都表现了对党的绝对忠诚,模范遵守党章,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夙兴夜寐为党和人民工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都不破坏党的制度和规矩。党的领导人不但在吃穿住行上同普通士兵一样,而且在闲时也积极投入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中去,他们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干部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凭借廉洁的行政作风创造了旧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股清流,以良好的政治生活作风赢得延安人民的广泛支持。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也是必要的制度保障。七大党章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参与方式等作出了系统而全面的法律规定,使我们党达到了制度化建党的成熟阶段。党内政治生活的行为规范可以有效地遏止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全党确立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从而使全党的政治生活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阶段,党内面临着新环境下的新问题,有些党员干部在日渐舒适的环境里逐渐忘记了党过去的许多优良传统,经验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倾向开始于党的队伍里滋生。因此,我们党一定要积极汲取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的历史经验,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坚持党内民主和中共领导相结合的组织原则,坚持批评教育和自我批评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坚持领导率先垂范和制度准则约束相结合的实施路径,促使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逐步走向正常化,为实现国之崛起和民族复兴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猜你喜欢
正常化全党实事求是
双重竞合: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双边安全互动
日本研究(2023年2期)2023-11-29 12:16:44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11-08 08:47:43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3 00:48:44
“实事求是”定乾坤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20
加强纪检 强化监察 全党监督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伟大
中日国交正常化の先駆者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大江南北(2016年8期)2016-02-27 08:22:41
战后改造与国家态度:德国的“正常化”之路
齐鲁周刊(2015年38期)2015-12-11 09: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