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飞速发展,一方面,扩招政策的实施加剧了社会就业结构性矛盾,引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利于打破传统经济结构,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另一方面,国际创业教育蓬勃发展,良好的国际创业氛围激发各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热情。
“双创”理念提出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实业教育、生涯教育的有机融合。首先,“面向全体”不是整齐划一,而是注重个体的特质性差异,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分类培养方案,建设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创新对增加创业中的科技含量和机会型创业至关重要,高校应注重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最后,创业教育的目标设立、教育体系构建、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模式等不能依托高校个体,社会、高校、政府应明确分工、协调一致,消除创新创业教育弊端,借鉴有益经验,完善当下教育体系[1]。
2.1.1 美国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启了创新创业教育先河,逐步形成一套贯穿小学至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美国高校开设金融、管理、国际贸易等课程向中小学生普及商务知识,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教育来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举办商业竞赛,开拓大学生创新思维;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创新文化激励政策”鼓励大学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业项目;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在入职培训中增加职业指导、商业计划、模型发展和市场测试等。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微软、Yahoo、戴尔等知名企业都是大学生创业的产物,美国高校逐渐成为创业公司的孵化器,其完善的创业扶持政策和浓厚的创业气氛激发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2.1.2 韩国
韩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和我国类似,但其速度之快使我国望尘莫及。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在“就业难”压力下,韩国大学生开始接受自主创业观念,创新创业教育逐步走向正轨。韩国高校注重设立创业实践基地,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设有“创业支援中心”,由高校、政府、企业联合设立,配备与各个专业相关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融资服务、积累实践经验等一条龙服务。此外,韩国政府联合高校通过设立创业基金、专项技能培训班、大学生回乡创业激励机制等实现“教育立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韩国大学生创业发展突飞猛进,不仅促进了农业和传统制造业发展,更为IT顶端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入试点阶段(1998-2002年)、多形式探索阶段(2002-2010年)、理念整合和突破阶段(2010年至今)。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引入“双创”概念,教育部和国务院出台的大量新政取得显著成效,加快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步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相关文件,关于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政策如下:
(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改传统教学大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机制的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累计、替代机制。同时,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编写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教材。
(2)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建立“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整合优质创新创业导师资源;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提高对专业理论认知度。邀请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风险投资人作为兼职导师,配备“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资源;从考核评价、职称评定、基金奖励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师给予支持。
(3)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创新创业比赛、讲座、培训等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孵化优秀创业项目,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扶持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设立模拟操作实验室,提供专业化指导,鼓励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4)全面建设创业基地。为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当地高校推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咖啡等校内新型孵化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等多方面的支持,并按大学生创业项目类别、规模和成果给予适当补贴。
根据工商部门数据,2015年新登记注册的大学生创业人数高达47.8万,然而,据统计,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仅为5%,从这一意义上可以看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大量问题。
很多高校还秉持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存在创业意识淡薄、高估创业风险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强制性。大多数师生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正确的认知,将其定义为“精英教育”或“业余教育”,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培养企业家和创业者,解决当今就业难问题的途径,次于专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思维、实践经验、指导能力等要求较高,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和导师综合水平高标准矛盾突出。尽管高校正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但相关政策也只停留在区域化水平。此外,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多是来自行政岗位,理论知识不强,缺乏实践经验,照本宣科,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缺乏深度和广度;没有形成顺畅的教师晋升机制与健全的培训体系,制约教师积极性;高校聘请成功创业者、企业高管开展创业指导的频率太低,得不到理想效果。
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被纳入二级学科,未获得独立地位,缺少专业化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未能有效融合。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相分离,协同性不强。校内外教育联动机制薄弱,未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有效机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包含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目前研究多局限于单一学科,形成学科边界壁垒。
大多数高校正积极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评价机制,但针对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比较少。部分院校通过历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来评判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绩效评估体系功能单一,可行性低,无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高校应大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在继承基础上着力创新,深入探究创新创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关联性,构建系统性的教育体系[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改革,包括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平台建设等,创建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框架、理论知识结构和实践创新制度。
整合创新创业教师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传统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一步,一方面,提高创新创业导师的聘用标准,例如增加创新创业学术背景、实践经历等条件。另一方面,制定系统性的训练培养机制和创新创业奖励政策,设立专门假期,鼓励教师深入实践,与学生共同申请创业项目,对获得优秀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定期聘请企业高管、创业教育研究前沿人物为教师提供培训,或派教师赴美国、韩国等国家高校考察学习,提高整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聘请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风险投资人、法治专家担任高校的兼职导师,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综合指导和建议。
借鉴美国、韩国经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包括三点: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3]。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方面,可设置与其专业相关的理论课程,如文学、数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的专业化核心课程包括金融学、经济学、贸易学等经济类学科,另外根据学生喜好开设文学、史学、工学等专业拓展课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掌握;以模拟或实践形式开设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如创新创业模拟、模拟仿真教学等,通过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任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都必须有相关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进行考核、认定和反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和反馈,要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完成,加强对毕业生创新创业情况的调查,包括创业项目和成果、积累的经验、遇到的问题等,以便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质量做出公正的评价和反馈,为下一步教学改革提供宝贵意见。同时,在对毕业生创业项目进行评价时,要将利润、科技含量、绿色环保指标等放在同等地位,争取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高校在实施时不能一蹴而就,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术和技术创新。同时,结合国外经验,层层递进,形成针对性和系统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结构。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服务型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人才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