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 安徽 安庆 246052)
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旨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发展成果,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攻坚和冲刺阶段,做好扶贫脱贫是党和国家最艰巨、最迫切的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共享发展关键所在。扶贫攻坚、共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是共享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应有之意。无论从眼前还是长远来看,共享发展都蕴含着文化的扶贫与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彼此呼应和统一。
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即在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公平和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4发展是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重要原则。共享发展理念所包括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及渐进共享无不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和刚性需求,体现了发展过程和成果的参与性和递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从价值目标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前途,也体现了中国现代公民的价值标杆和行为准则。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先导引领建设发展行动,才能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落下实锤,从而实现能被人民认可且能经受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在价值层面的体现,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共享发展理念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始终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通过解决各方面发展中的迫切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激发人民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从而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共享发展强调共建、共享,突出了社会发展过程和结果,参与、享有和分配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提倡文明和谐、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和秩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和统领着当下各种价值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在促进新的发展理念的落地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不可替代的统领、激励、支持作用,其传播和实践有助于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也有助于实现中国人民更高的理想目标、精神期许和价值诉求。
当下共享发展首先要解决扶贫脱贫问题,同时放眼长远发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更多地是促进文化精神的扶助和激越,从思想、理念和精神上促进发展成果的共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目的是用先进文化巩固思想阵地,是“扶志”、“扶人”的根本,实现共享的思想前提。用先进价值观强志、强心、强魂,在推动实现脱贫富民的基础上,实现“人”的文化自信和全面发展,才能实现长效扶贫和共享发展。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或创造出来的,在动态变化中是不断演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土壤,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形成的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和文化认同,作为特定文化和社会形态中孕育的主导价值系统,具有着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和价值整合作用,在社会成员中能够产生无形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亲和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念性、精神性文化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190
实现平衡与共享、公平正义主要且必须依靠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最深沉的力量,对于引领实现中国梦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引和强大能量。众所周知,文化和价值观均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如其具有先进性和社会发展适应性,就能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主体群众利益、愿望、诉求,其所表达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等有利于形成适应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激起群众发展经济的巨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其对扶贫攻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价值层面,是贯穿文化扶贫的灵魂红线。“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4]贫困的长效治理和共享发展,精神力量都自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放眼这些理想、价值,运用好先进文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助力机制,才能更给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稳定器和社会发展的定向器。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寄予着以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第一要义,谋求全面进步和共享发展的政治、文化、社会等价值诉求。共享的前提是共建、共富。贫困治理的本体是贫困本身,需要解决贫困问题,同时也需要全面关注各方面建设的缺失和不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目标也是文化价值扶贫的重点,理论和观念上,都需要群众坚持和坚信社会主义的目标价值,培养先进理念和意识,实践中更需要加强制度保障,营造目标价值具体落实的良好社会环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体人品塑造和良好乡风营造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其涵养培育将增强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和全面发展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定要坚定先进的传播方向,无论借助何种载体和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传播和认同是最主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是对其进行培育和践行的前提条件,有利于实现价值层面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观念文化引领文化扶贫和建设工作,在民生扶持基础上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只有用新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武装头脑,激发共鸣,才能在复杂的社会思潮影响下,脱离旧思想和错误观念。在具体传播过程中,突出先进文化的主导性,特别是强国富民主张、民主法治观念、道德文明意识等。
发挥好党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引导作用,应通过党团示范和带动,引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加强党组织的率先垂范和宣传督导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农村群众文化和价值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党团组织要在工作和活动中突出富强、民主、法治、和谐等观念和思维,善于分析受众价值需求、心理特征,增强参与度和感召力,特别要体现传播话语的亲和力。应转换宣传话语体系,拓展口号标语以外更有渗透性、代入行和互动性的宣传模式,使传播方式和宣传活动样式等容易引发共鸣,易于倾听和接受。加强群众文化组织的引导和传播效能,促进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学校、村委(组)、家庭的联系和联动,形成互动共建局面。由于基层农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传播往往有着不同的接受标准,因此必须予以引导,通过引导既保留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又使其富于价值内涵,增强深刻性和情怀性。通过党团群的的共建实现整社会的互促、互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我们常见的文化传播形式是单向的标语形式,以超强的“告知”功能和低成本,容易形成舆论威势,扩大宣传。但文化传播最终目的是通过内容扩散,实现受众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实现先进思想文化方面的扶贫,更应该增强传播效用。根据传播学理论,有效说服应还包括情感要素。富于情感性,往往能增强参与感、代入感,激发情感认知,深化理性认同。“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5]1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运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和载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底蕴的透视和内涵的新表达。宜依托地方特色历史底蕴,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升华演绎故事,用当地人自己的传统文化叙事增强历史亲切感和话语亲和力。优秀的地区历史文化和家族文化传统都是可宝贵的资源,善于在发掘提炼和文化叙事中突出其历史底蕴和精神价值,尤其一些祠堂同时也是红色文化遗址,有着很好的革命文化传统,应善于运用其双重传承教育的作用,但注意避免将文化资源运用庸常化;在落小、落实、落细上应依托当地特色,运用好宗族祠堂、节日文化样式等做好传统叙事,开展具有仪式感、亲感力、故事性、感染力的宣传活动,通过进行村史、乡情、家事、家书、家风、家训等生动化教育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亲和力和可信度。
除利用好村镇礼堂、文化中心、宗族祠堂、农家书屋等现实公共文化空间,举办健康向上的仪式化宣讲教育互动,还应使公共文化空间网络化、虚拟化。当下的网络信息化社会,借助互联网及其信息传播平台,信息传播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互动性、多选性、实效性特点。在基层农村,文化的扶贫与发展和先进文化价值观传播都必须善于利用用好网络的微平台,通过现代化平台不仅传播惠农政策、富农信息、科学技术和文化价值观,把当地地区优势、文化资源网络信息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扶贫、惠农信息相融合,借助现代化传播载体和媒介扩大宣传,并通过乡镇、社区基层文化帮扶,教会群众运用网络实现思想价值观教育形式多元化,建立网上乡情港、家族树等,引导群众参与网微正能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