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我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历史前进的需要。所以,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明确概括为“三个倡导”,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高校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1]“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将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二十四个字,十二个词,这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明确的定义,但是仅仅停留在该定义上,而缺少广泛、深入的挖掘,这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是远远达不到正确、科学、全面、系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使学生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高校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具有辩证关系。其中,社会存在是指,社会意识是指,二者存在辩证关系。
首先,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准确的把握,对该理论内涵的权威和科学的阐释,进行具体深入的理解,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到社会大背景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全面、深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次,高校必须向学生明确地阐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缘由所在,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体会到国家、学校的良苦用心,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重价值所在,明白该理论最终落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其实自身才是最大受益者,这样,学生就会本能的去维护自身的利益。所以,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由被动变成主动,提早占领制高点;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应于高校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和思想,要想真正的被高校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应用一种总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现实,易于理解、运用,从而更易于学生潜移默化地深化对该理论的理解,更易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一定程度上还应予高校学生的发展过程、未来前程相结合,这样会有意无意的让学生长期的、自觉的去接受,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断的得到深化。马克思曾经也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最为关键。在队伍的建设中,主要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
首先,必须抓好党员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其次,必须抓好任课教师建设,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联系的教师。该课程的教师是奋战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线的主力军,与学生进行着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方方面面。用自身的德、行去教育学生,效果可能更佳;最后,必须抓好辅导员建设。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力量,这支队伍最大的优势是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心灵,便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杜玉波副书记提出:“要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培养培训、形成育人合力、选树宣传典型、加强工作督查和开展理论研究等5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2]所以,辅导员应该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样,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追求,扎实的理论功底,爱生如子的情怀,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真正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用爱去温暖学生,成为学生心灵上的依赖。在实际中潜移默化的就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也许是这个职业的天然优势。因此,在选拔辅导员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整套高标准、严考查的选拔、考核体系和监督体制,在源头上把控好,来保证这一队伍的素质。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大背景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来进一步响应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号召。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理念的体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因此,高校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契入点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的追求[3]。
首先,构建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次,要以学生为主体。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学生为中心,也可以理解成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社会中的人;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专业、政治面貌等对学生进行有序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再针对性的教育。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曾经指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4]由此可见,实践育人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根据唯物史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可知,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才能实现其价值。那么,开展什么样的实践?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实践应该突出“新”,即创新,主要包括形式要新、内容要新、科研要新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对于科研等方面一定要创新,这样的研究才有价值,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的进行;其次,实践应该形成“一体多元”格局,即大体目标一致,但是具体活动又多元。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实践活动就是为这个总目标所服务的;最后,实践要突出“特色”,即从实际出发,突出优势,补齐短板。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这方面可以从不同专业的院系,不同身份的学生,特有的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甚至是当地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来看,从而打造学校品牌。
除了实践育人,还有全环境育人,这就要求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朋友圈”的实践育人模式,致力打造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形成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高校作为主要阵地,担负的责任更重大。同时,需要把所有的要素结合起来,实现“全环境育”、“全阶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5]由此可见,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朝夕之事,而是认知、渗透、融合等相统一的长期坚持与发展的过程。要保证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久性、有效性,最终达到预期目标,这时需要注重长效的机制的构建,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制度,以期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其次,建立健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最后,建立健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馈机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馈机制是最后一环,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有效应对新情况,解决性新问题的关键,也是查漏补缺的过程。为今后该项工作的更好开展提出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意见,从而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更快地见到成效。
总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关乎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对此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并积极的做出努力,从而进一步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的发展进程,希望几点思考能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进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