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薇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展开核心力量训练,其目的不但是让身体更为稳定,还要让身体具备更强的专项力量,为人体提供更为稳定的支撑,实现能量的传送。在运动进程中,运动员的状态会不断改变,有时甚至会失去均衡,这种不稳定的样态将会影响运动员在稳定状态下锻炼出来的力量的发挥,让他们无法获得更好的成绩。而和之前的武术套路的训练相比,核心力量的训练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添加了一些不稳定元素,比如,平衡盘、瑞士球等配套器械的运用,以及训练方向方面层面也可以关注对于二维以及三维运动的锻炼,强化了神经系统对于肌肉能力的支配,有效弥补了之前训练过程中对于腹肌以及小肌肉群力量锻炼的不足。因此,本文拟针对核心力量的训练进行分析,摸索武术套路训练过程中核心力量训练的特征,拓展核心力量训练方式,为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验证。
选择山西体育职业学院武术套路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实施核心力量训练,验证实训的效果。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论文库内的相关文献内关于力量训练方式、核心力量训练理论等有关资料的阅读,为本文的研究设计出一定的思路,为下文的试验提供一定的支撑。
2.专家访谈法
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内容与这一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展开访谈,通过对武术讨论训练内引入核心力量训练方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武术套路训练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的可行性和训练内容、强度等问题进行论证。
核心力量训练起源于最初的康复训练,是力量训练项目之一,肩关节至髋关节之间的区域叫做核心部分,这部分的肌肉能把身体重心稳定并进行力量间的传递,是进行整体力量支配的中心。如果对此部分进行专业的训练,就可达到维持身体平衡、支配肢体运动的效果。伴随着武术竞技性的提高及动作难度的加大,在控制好身体姿态及身体重心的同时,还要完成高难度的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不光要有腰腹部肌肉的力量,还要有肢体传递的力量。其中腰腹部的力量是武术运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核心要求,这对把控身体平衡和控制身体重心起着关键作用,也整合着肢体之间力量的传递。腰腹部的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已经运用,把它引入到武术训练上,来寻找规律及方法,供教练及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作为参考,随着习武者日益增加,对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也是势在必行。
我们就以山西体职院武术运动员来举例说明,选取1分钟里合腿、外摆腿、正踢腿、侧踢四个肢体动作来观察核心力的大小,通过这几个动作的训练发现其核心力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前三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训练向内的旋转力的,第二个动作是训练外旋转力的,第三个动作则是训练正面用力的,在这些训练中都需要运动员保持上身笔直和平衡,才能有显著效果,侧腿训练的重点在于向一边牵拉,核心训练不包含偏向训练,所以差异很小。我们还选取了四个相对有难度的动作进行研究,分别是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度接提膝、外摆连接提膝独立、旋风脚接提膝、正踢腿接起跳脚落地,这些动作经过核心训练也有了明显提高,其中核心力量在反向牵拉身体、化减旋转力量、保持身体平衡性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知道了核心力量训练对武术训练的影响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第一,稳定性和成功率的提升。在学习武术时难免会有一些腾空动作,这些动作需要核心力量作为基础,当整个身体达到一个稳定状态的时候,四肢将会更加灵活,即使一些难度很高的动作也能完美完成,这样就能减少运动员受伤的机率,让运动员可以安全放心的参加比赛,在心理在少了许多担心。
第二,多肌群协同做功能力的增强。只有四肢有了很强的灵活性,核心区域的姿态才能稳定,在极大限度的控制动作力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力量之间的传递,尤其是针对一些肌群协作动作的完成时,作用特别显著,运动员可以通过调动多肌群的协调性来控制之前无法完成的动作,只有通过对核心力量的训练,并使用正确的方式多加练习,才能达到百战不殆的效果。
第三,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加。把泛化、分化、自动化的学习加入到整个武术训练的过程中,在武术训练过时可以推断学习到某一个程度,因为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可以把完成动作的时间作为其中的目标;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达到神经系统对肌肉群的领导力,也就是加速了自动化进度,如果武术运动员能够把动作完成的行云流水、稳如泰山,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是一名优秀的武术运动员,这和肌肉控制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四,减少运动员伤病的机率。如果运动员一旦受伤或者生病的话,将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体,进而影响到能否参加比赛的资格,减少运动员受伤的有效方法是核心力量训练,通过此项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骨胳关节区域处于一个安全状态,增加其附近肌肉的紧密程度,也就是形成了一层保护层,这样能让运动员受伤的机率减少很多,实际情况和研究情况是一样的,通过核心训练的运动员在受伤过后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再受伤的情况,受伤的位置也会恢复很快,这也表明了此项训练的作用。
核心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它要经过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有专家指出把核心训练分为5个级别的训练模式,这5个级别从低至高,而且还有一定的训练规则,从最简单的静态、动态、徒手的训练起步,到非静态、非动态、负重的训练,一步一步增加难度,其又可以分为徒手的单人训练、单一的器械训练和组合的器械训练等。徒手单人的训练是指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不利用其他工具而完成整体动作的练习,这个练习是基础练习,也可以作为训练开始前的热身运动,此项运动可以使运动员的协调性更好,使多肌群共同运动的能力得到提升,使适宜于神经的系统更为灵活,徒手练习可以分为坐式控腿躯干旋转练习、仰卧单臂非平衡起坐练习等,在地上就能很好的完成这项练习,但所有动作必须按照标准练习,保证练习的有效性,并当作平常的训练。就单一器械练习而言,其难度比较适中,此项训练是为了把平衡能力、整体身姿能力得到提高,所用器械也较为常见,有瑞士球、滑轮等,他的训练有仰卧双腿夹瑞士球旋转练习、倒立摆腿练习等,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完成。运用多种器械相结合的练习称为组合器械练习,他的训练难度及训练强度都比其他训练要高,目标都是一样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需要较高要求的器械,并且训练中很容易受伤,所以在训练中教练要做好相关的安全保护,组合器械练习中以俯卧瑞士球哑铃上举、坐式瑞士球杠铃转体等训练为主,这些训练都具有较高的力量要求,并在力量训练课中进行,不但可以保证学员的安全性,还能使运动员的训练标准化。
由上可见,核心力量训练是武术套路训练的基础,不管从基本动作,还是从动作难度上来说,都能通过此项训练得到提高,最重要是可以在稳定性、成功率、协同力、控制力上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减少运动员受伤的机率,经过徒手训练、单一器械训练及组合器材训练等可以把运动员的身体各个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还能突破固有技术,激发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灵感,创造出更多武术方法,把武术传向四方,发扬光大;但是,核心力量训练也不是唯一解决武术发展的途径,武术的发展可以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来实现,这些经验可以应用到所有体育项目上,也能促进体育项目的有所提升,让核心力量训练适用于大众;让体育教学尤其是武术教学形成自己的完善体系,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1]窦芳芳,沙川华.武术套路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17(01):59-61.
[2]雷茹,李德武.核心力量训练在武术套路动作训练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7):54-55.
[3]邓德林.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8):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