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 娟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内容涵盖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包括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以及明清文学。知识覆盖面广,教学难度相对比较大。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目前,很多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仍然是以讲授法为主,陈旧、单一的讲授法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死板,压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使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影响。[1]对于教学应用型大学,让学生把古代文学知识内化成素质与能力是这门课程的关键也是难点,[2]所以,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急需改革。而在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如何建构合理有效的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3]本文拟就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强调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首先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具体内容根据每个时期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同而设计。[4]比如,在魏晋南北文学这一段,由于此期的田园、山水题材进入文学领域,开启了中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的新篇章,因而,可以将山水田园文学的产生作为学生重点讨论的一个问题。再如清代文学这一段,小说的创作发展到鼎盛时期,尤其是出现了旷世巨作《红楼梦》。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红楼梦》的有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世情小说的巅峰之作,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契机,了解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答案,教师最后予以总结指导。
我们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工作中,制定了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根据中国古代文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共制定了十二个实践内容,包括:
(1)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2)神话改编训练
(3)写一首《诗经》体式的古体诗
(4)选读《史记》
(5)讨论山水田园文学的产生
(6)讨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
(7)唐代古文运动分析
(8)讨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9)讨论苏轼的人生与作品
(10)探讨《西厢记》的爱情主题
(11)讨论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
(12)探讨《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当然,这些实践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老师可以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适当变动或者增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可以深入地探究问题。讨论的方式也是灵活的,可以分为课堂讨论与课后讨论。一般来说,课堂讨论时间有限,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简单提示一下,让学生课后讨论。全班学生可分成几个讨论小组,小组成员的合作一直持续到本学期的课程结束。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负责本小组的讨论记录,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将本小组成员的书面材料交给老师批阅。老师可以收集整理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将学生的好成果推荐发表,并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公布。
1. 有效利用网络视频
现今网络上有不少制作精美的古典文学名篇朗诵视频,可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所用。上课时,在本节课主要内容讲授完毕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抽一点时间,将一些名家朗诵的经典作品视频向学生展示播放,让他们仔细观看聆听,体会其中的韵味,让学生在课堂上更直观地领略文学之美。多观看这类视频,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也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2. 培养学生朗诵作品的兴趣
任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许多小组,并推选一位普通话标准的学生作小组长。每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文学作品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这项活动的具体时间可以灵活安排,或者单周一次,或者双周一次。既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普通话与口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也是实践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古代文学课程跨度长,从先秦到明清,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浩瀚如海。每学期伊始,任课教师可先将与本学期学习内容相关的重要篇目选出来,并让学生在《古代文学作品选》中作好标记,安排学生课后找时间熟读诵记。学期结束时,教师在已选出的篇目中抽查一些作品让学生背诵,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个方面。这样,三年下来,学生一定会熟记很多的古典文学作品。这项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因为,大量地阅读背诵作品是学好古代文学的基础。
4. 实施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方案
在学生刚刚入门学习古代文学时,任课教师就应制定一个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计划,提供一些题目或者范围让学生自行选择,写作的内容包括诗词曲赋文小说等各种体裁的创作以及读书笔记、小论文等。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完成后统一交给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与本教研室其他同专业的教师一起进行及时批阅,此项成绩也可以计入学生平时考核成绩。
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到的作品非常多,而且,很多作品也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如果只是单一的讲解,学生难免觉得单调。而现代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所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的优点,将教学内容形象化,便成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将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可以增加教学的内容和深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在介绍孔子的《论语》时,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孔子的生平。而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将孔子的生平与思想以及研究《论语》的书目资料比较详细地罗列出来,加深学生对孔子与《论语》的认识。再如,在讲授屈原的《离骚》时,可以通过课件将楚文化产生的背景、楚文化的特点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在楚文化的宏观文化背景中,了解离骚的产生,更好地把握其浪漫主义的文学特性。
课件的制作与运用,还可以将文学史上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展示清晰,使之简单化。比如,在讲授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时,由于这一时期所涉及到的朝代、历史事件很多,且民族之间处于长期混战中,建立的政权也特别多,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魏晋南北朝文学也因此被称为“乱世文学”。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乱世?要让学生了解“乱世文学”的含义,老师必须把这段基本的历史史实向学生讲述清楚。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幻灯地图和图形的一一展示,将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首先是西晋统一了东汉以来的分裂局面,但统一没有持续多久,便因为北方匈奴的入侵而亡国。自此,中国进入南北朝的大分裂时期。北方,先是五胡乱中原,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被北魏统一。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最后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这是北方的情况。再来看南方的情况。西晋灭亡后,东晋建立,东晋大约持续了100多年,后被刘宋取代,开始进入南朝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最后,北周大将杨坚攫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朝,并最终统一了中国,从而结束了自东汉以来大约400年的分裂局面,为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大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因为借助了多媒体,老师的讲解加上幻灯地图和图形,将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图文并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使他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历史线索,从而真正明白了“乱世文学的”含义。这样,教学便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件的制作与运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作者、作品更直观、丰富的认识。比如,在分析庾信著名的骈赋《哀江南赋》时,可以播放音频,凄婉的乐曲声、沉痛的朗诵声仿佛把人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心中对于梁朝灭亡的哀痛以及故国家园的深切思念。这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直观,更加富于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作品,更加准确地理解作品,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历史、作者和作品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再如在讲授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改编成的现代影视作品。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那些对古代文学缺乏兴趣的学生,慢慢地培养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
在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改革中,老师的课堂讲解固然不可少,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对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文化历史背景等进行初步地了解,变传授知识型教学为培养能力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对于老师而言,可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时有所选择性地讲授,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更加有效。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主动参与性,挖掘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能力,产生最佳学习效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它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预习未学过的知识,或者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而是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自主学习机制。
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有关书籍主要依靠学校颁发的教材,而古代文学的学习需要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在浩瀚如海的古代典籍中,对于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学生往往感到茫然。[5]因此,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们会将本学期与教学有关的读书目录布置下去,让学生去阅览室查找、借阅,或者自己购买亦可。如,在讲授魏晋南北朝文学时,布置的有关书籍书目为: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魏晋文学史》(徐公持)人民文学出版社
(3)《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人民文学出版社
(4)《中国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
(5)《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
(6)《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上海古籍出版社
(7)《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中华书局
(8)《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人民文学出版社
(9)《八代史诗》(葛晓音)中华书局
(10)《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陕西人民出版社
这些书籍涵盖了历史、文学、思想、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重点阅读与一般阅读。这些阅读书籍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可因材施教,对于那些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可以适合他们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大量的古文作品的阅读,而且在阅读之后还应该进行论题综述式的自主学习,即对所阅读的原有内容进行梳理,组织语言重新表述,以期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例如,唐代边塞诗的教学,可以在教学前两周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整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边塞诗的演变过程,探索其演变规律。中国最早的边塞诗滥觞于先秦时期。如《诗经》中的《采薇》《六月》《小戎》等诗歌,都是描绘戍边之苦的,人们通常将这些诗视为边塞诗的先声。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不断出现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如曹植《白马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等,到了唐代,边塞诗终于形成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成为中国诗史上一道绚烂的风景。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回顾、梳理,对于边塞诗的产生和发展便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在正式上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发表自己对边塞诗不同时期创作情况的看法。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将各种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为今后形成一种较为宏观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撰写一些学术小论文。在撰写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撰写研究综述。对于某一个研究课题撰写研究综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宏观的把握,从而开拓学术视野,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6]研究综述是对所研究的题目和内容的研究情况进行综合性评述,它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到图书馆或者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归纳整理。比如,有学生对《花间词》感兴趣,想写一篇关于《花间词》的论文,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动笔写文章之前,先了解一下目前国内外对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学生经过查阅资料,撰写了一篇关于《花间词》研究的综述。综述认为,学术界对于花间词的研究,应该说还是有所重视,但显然不够全面。而与本选题有关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花间词的研究。如《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花间集内容新评》、《论“花间词”的创作倾向》《关于花间词的风格与流派》《从〈花间集〉看词的离合艺术》《花间词艺术风格析论》《花间词抒写闺怨模式例说》等。
二是花间词词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李珣、孙光宪著名花间词人。如《杂谈西蜀词人李珣》《域外词人李波斯——五代词人李珣及其作品漫议》《五代词人李珣生平及其词初探》《孙光宪》《关于孙光宪的词及其生平的几个问题》《孙光宪生平及其著述》《花间词人孙光宪生平事迹考证》等。
这样,即使学生掌握的资料有限,但是通过研究综述,他们还是可以基本上掌握关于该课题的一些研究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术眼界。同时,在撰写有关《花间词》的论文时,亦会有意识地避免重复研究,而去挖掘一些新的理论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也逐渐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
在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尝试对于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进行改写与编撰,甚至搬上舞台。学生可以组建文学社、戏剧社一类的社团。文学社侧重对古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体裁进行改编;而戏剧社则可以将文学社成员改编过的小说、戏剧作品搬上舞台。为了鼓励这些社团的工作,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比赛,包括改编过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比赛,以及戏剧表演赛。对于改编得比较好的作品予以表彰宣传。这样,既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这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因此而得以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它还需要众多传授者不断地思考与探索。这个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或许是漫长而艰巨的。但无论如何,勿容置疑,实践教学将是未来古代文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斯.教学方法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3.
[2] 刘学忠.论大学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育的教学环境[J].中国高教研究,2007(8):50-51.
[3] 陈金花.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小议[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3):40-42,68.
[4] 曾大兴,纪德君.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能力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1.
[5] 袁志成.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J].学理论,2011(12):302-303.
[6] 魏鸿雁.古代文学参与性实践教学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