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 祯
盐作为百味之祖,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人类对于自然盐(卤)的发现和最初利用,与动物出于生理的本能的需要盐相同。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白鹿饮泉”、“牛舔地出盐”、“群猴舔地”1.参见张学军《从白鹿饮水到识脉穿井》,文载《井盐史通讯》1982年1期。另可参阅吴天颖《井盐史探微》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12-13页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情况。从古至今,盐也被赋予了许多社会属性,早在唐代,即已出现了“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的局面。2.《新唐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点校本。除了“食者之将,人人仰给”3.《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点校本。之外,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也十分重要,与之相关的盐法、盐政,也就成为了直接影响政权安危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代内蒙古自治区盐业发展,整体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群众生活以及交通运输、对外交流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额吉淖尔盐湖地区蒙古族聚集,蒙盐生产、经营状况则更为特殊。清末时期,封建王公和宗教上层一直控制着盐湖,生产和管理极为落后,盐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抗日战争时期,锡盟地区一直处于伪蒙疆政权控制下,作为日本侵华的一部分,伪蒙疆地区的盐务管理完全由日本人监管,所以国民党在国统区的盐业政策和共产党在解放区的政策都无法实行。抗战胜利后,我党立刻着手接收锡盟地区的盐务工作,并且顺利接收额吉淖尔盐场,此后,额吉淖尔盐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945年,随着锡盟草原解放,封建王公对额吉淖尔盐湖的长期统治被废除,由锡盟政府接管。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锡盟政府开始深入对额吉淖尔盐湖进行生产改革,更换设备,成立新的管理机构,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60年代。近代锡林郭勒盟的额吉淖尔湖盐务发展对内蒙古盐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汉人民之间以盐为主线,开展盐粮等贸易,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演绎和变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大小盐湖星罗棋布,盐类资源丰富,是我国食盐重要产地之一。额吉淖尔盐湖位于内蒙古的中部地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部,处于一个四周环山的草原腹地。“地处东经116°30’,北纬45°14’。湖面高程830.10米,湖水面积19.50平方公里。盐湖区属半干旱草原,深处内陆,为大陆性干旱性气候,年均降水量266毫米,年均蒸发量1816毫米。”4.牧寒:《内蒙古湖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3页。盐湖地处草原腹地,周围地势宽阔平坦,土质良好,是一个美丽的天然草场。“阿达克河、葫芦尔克河汇入该湖。”5.牧寒:《内蒙古湖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额吉淖尔盐湖,又做鄂吉诺尔,原名叫达布苏淖尔,《辞海》地理分册作达布苏盐湖。《汉书•地理志》就有青盐泽记载,开采、运输开始于辽代。辽金称大盐泺(广济湖),清初称固尔班盐湖,以盛产大青盐而著名。额吉淖尔一名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因该湖中白茫茫的一片,有取之不尽的盐,今天采了,明天又恢复原状,如同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故当地蒙族牧民称之为“额吉淖尔”,汉语翻译为:母亲湖。
锡盟行政区图(2013年地图)6.温学武:《内蒙古自治区地图》星球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2页。
额吉淖尔湖盆分布图7.牧寒:《内蒙古湖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据《中国历史地图册》第六册记载,在辽上京道临潢府西北,大约位于今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南的位置标有“大盐泊”(广济湖)。广济湖即额吉诺尔盐湖,虽然对广济湖的经营状况“不得其祥”,但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了将“轮掌制”转变为其一人的专制统治,将额吉诺尔盐湖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发动政变提供牢靠的经济保障。8. 《察哈尔通志》,《中国边疆史丛书》本,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卷十七。<蒙古编·蒙盐>。可见,额吉淖尔盐湖至少在辽代已被开发利用,金元明清时期继续开采,据《察哈尔通志》记载“蒙盐为锡盟中极大财富,天然特产,此地属锡盟,其权操之蒙人也”。清代中前期,清政府对蒙古地区采取抚绥政策,给予蒙古王公很大的权利,山川、物产都由蒙古人自行管理。晚清至民国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主要开发阿拉善盟、伊克昭盟、锡林郭勒盟等地区的盐湖。额吉淖尔湖被称为天赐神水,外地人不准进湖,湖畔扎有蒙古包设人看守,从采集到运出全由蒙人自理,交易也限在外围进行。9. 牧人:《内蒙古自治区盐业史料》,内蒙古自治区盐学会,1997,第83页。锡林郭勒盟的蒙盐除了额吉淖尔盐湖的大青盐外,销路较广的还有蒙白盐,但与额吉淖尔盐湖的大青盐相比,蒙白盐销量较小,价格也低于大青盐。
“锡林郭勒盟的蒙盐销路极广,除口北大部分地区和热河全境都食用外,吉岸裁废后,山西部分地区也开始食用锡林郭勒盟蒙盐。民国后,随着热河、察哈尔地区手工业发展,诸如皮革、毛纺织、酱咸菜等制造业对盐的需求量很大,蒙盐用途渐次增加。”10. 《热河之蒙盐·贩路》,满洲国兴安总署调查科资料,1934年。
民国初期,政府聘请英国人丁恩为财政部监务稽核所会办,兼盐务顾问。丁恩对当时的盐务改革曾起到了特殊作用。丁恩首先整理了长芦盐税,将口北、热河榷运局裁废,改设口北蒙盐总局,整理了内蒙古盐税,虽然锡林郭勒盟的蒙盐此时也被纳入全国盐务体系内统一管理。但蒙旗的特殊情况,蒙古王公对盐湖仍具有所有权,对蒙盐的管理又与内地不同,因此锡林郭勒盟的蒙盐仍旧是从产地运至指定各蒙盐分、支局后才接受管理。抗战爆发后锡盟沦陷,日本扶植建立伪蒙疆政权,国民党中央政府关于盐业的政策无法在锡盟执行,锡盟盐业完全受到日本人的管控,为侵华战争服务。1939年伪蒙疆政府在张家口成立榷运总署,总署长由蒙古人担任,副署长由日本人担任,并颁布《盐法及施行规则》、《蒙疆盐业组合法》,对盐的运输、贩卖、输出入和加工都实行一元化的经营。11. 牧人:《内蒙古自治区盐业史料》,内蒙古自治区盐学会,1997,第57页1941年6月,伪蒙疆政权对政府机构做了大的改组,撤销榷运总署,代之以经济部直辖的盐政盐务科,原任副总署长的日本人高须进一任科长,成为盐务的最高负责人。为了防止蒙盐流入国共控制区以达到封锁的目的,伪蒙疆政府的经济部和内政部于1941年11月颁布实行食盐配给统制,规定除了纯蒙地带,全蒙疆地区实施盐购买“切符制”,切符即相当于票证。
抗战胜利以前,额吉淖尔盐湖的运输主要靠车和驮两种,每年5月到9月是运输旺季,这时候青草遍地随地可以放牲畜拉运。9月进入秋季以后改用骆驼驮运,运量减少。车运分蒙汉两种,蒙车是蒙民的运盐工具,构造简单,仅能适用于运往口北这些较为平坦的草原;汉车是汉商的工具,可以走较难的道路运送到较远地区,蒙民在湖内采盐,每车交银元一元或者粮食二斗,其他用品均以银元或粮食比价计算。12. 牧寒:《锡林郭勒盐务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5页。“主要销售地区除了锡盟周边外,还有绥远的集宁、丰镇,热河的赤峰等地。”13. 牧寒:《锡林郭勒盐务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5页特别是赤峰地区食用锡盟大青盐习俗由来已久。解放战争爆发后因为战争原因也有部分盐销往东北。
“采盐方法非常简单,水浅处牛车直接进入湖内装盐,水深处采盐者裸体入湖用铁锨等工具捞盐装筐,在岸边铺设毡毯滩晒,最后用筛等滤去沙土。”14. 《热河之蒙盐·采盐》,满洲国兴安总署调查科资料,1934年。这种传统的捞盐方法,因为无法避免将泥沙等带入湖内,日积月累,额吉淖尔盐湖的面积也逐年缩减。蒙古人中运盐者大多是贫困的牧户,因为运盐在蒙古人看来是一种卑微低贱的工作。蒙古运盐队伍到多伦诺尔附近与汉人交易,除了汉人盐商,有些农民一般也会在农闲时间来拉盐,汉人盐车比蒙古人的盐车多装100斤左右,且能走远路。也有一些在外蒙古境内行商的商人驼队在返回途中顺路拉盐。盐湖以运代产,按车结算。据姚锡光调查推测锡林郭勒盟蒙盐年产额大约为二十余万车(约八千万斤)。15. 《筹蒙刍议·盐产》,《中国边疆史从书》本,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认为在目前我党控制热察、发展东北,取得华北的优势情况下,内蒙古地区在战略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内蒙古地区的基本方针是实行区域自治,争取时间放手发动与组织蒙人的地方自治运动,建立自治政府(在乌盟、锡盟等纯粹蒙古区域可以自治政府的形式出现,在绥东、察南等蒙汉杂居地带则以蒙汉联合政权的形式出现)。准备建立内蒙自治筹委会的组织,统一各盟旗自治运动的领导,党内亦应有统一领导与政策。16.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1页中央派乌兰夫深入锡察调查后,乌兰夫建议在锡、察二盟仍应为分省自治,由各盟旗选举政府受察哈尔省政府领导,各地蒙古工作开展后,准备成立内蒙古地方自治政府。随后中央同意乌兰夫建议,建立内蒙古的政权,先民选成立察盟、锡盟两自治政权受察哈尔省政府之领导,并成立一个名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群众团体,带有政府咨询机关的性质。由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办学校,联络各盟,团结王公、喇嘛与知识分子,准备将来成立内蒙自治政府。17.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3-5页不久后,前伪兴蒙委员会委员长松津旺楚克也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声明支持内蒙古自治联合会,痛改前非。18. 晋察冀日报,1945年 11月11日。一方面锡盟诞生了在中国共产党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影响下的民选政府,一方面具有影响力的蒙古王公发表一雪前耻的声明,为锡盟政府收回额吉淖尔盐湖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为解决蒙汉民族关系提供了帮助。
自清朝以来盐湖都是蒙古王公的产业,就算是伪蒙疆政权期间蒙古王公也依旧对盐湖有所影响,并且有相关戒律,汉人、妇女不得进入盐湖。19. 鉴新:《内蒙古额吉淖尔盐湖及其运输》,盐业史研究 1988第2期,第2页。额吉淖尔盐湖的盐可以交换到米面、砖茶、白酒、粉条等物资,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可以说是蒙古王公上层的生财之道,要想变革盐湖的所有制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当时采盐需要选择良辰吉日,出发前要诵经祈福,可见除了盐湖的实际利益牵扯着蒙古王公的心,额吉淖尔盐湖传统习俗的地位在他们心里也十分的重要。“接收前额吉淖尔湖归属乌珠穆沁旗管辖,湖北面四五公里有达布苏庙,旗王爷委托达布苏喇嘛代管盐湖,该庙有三十多个喇嘛,盐湖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归东乌珠穆沁旗王府,剩下的归达布苏庙,盐湖生产管理人员有盐手、领路、装盐、等十几个人。”20.锡盟党史地方志编委办公室:《锡盟革命回忆录》,第一辑,1984年,第172页。民间俗语称“铁镲、大耙加漏勺,起早贪黑拼命捞,累断盐民筋和腰,王爷奸商钱满包。”21.王俊玉主编:《内蒙古自治区轻纺工业科学技术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8页。
1946年 5月锡盟人民政府进行政权建设,人民政权的建设需要物资供应,而锡盟的特色资源就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盐,在5月召开的各旗代表会议上采用民主的方法,公开举手表决。其中包括东乌珠穆沁旗、东浩济特、东西苏尼特旗等8个旗表示同意接管盐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松津旺楚克(当时锡盟盟长)也表示同意,随后锡盟人民政府成功接管了额吉淖尔盐湖。对于额吉淖尔盐湖的接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其中参杂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但经过努力,最终额吉淖尔盐湖归锡盟政府所有,为日后的改革和改变打下坚实基础。6月乌兰夫给松津旺楚克等人去信,在指示下一步锡盟工作时特别提到锡盟仍很缺乏货物,为了繁荣蒙地经济,应大量提倡必需日用品的进口,提倡自由竞争,税收可酌量减免,对于非必需品及消耗品如酒,可加以适当限制管理,少数奸商故意提高物价欺骗蒙民者,亦可予以适当管理处罚。22.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73页。额吉淖尔盐湖收归锡盟政府,统一管理,进口日用品,保证人民收入。
12月,乌兰夫为彻底解决额吉淖尔盐湖方面涉及到的民族问题,亲自邀请乌珠穆沁左旗、浩齐特左旗等的王公,协商盐湖收归盟政府之事,希望他们从大局出发支援解放战争。23. 《中国共产党锡林郭勒历史(1921-1949)》第一卷。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303页。经过商定,双方都做出让步达成协议,协议规定成立锡盟盐务局,额吉淖尔盐湖归盟政府管理,乌珠穆沁左旗、浩齐特左旗等相关三旗拉盐不花钱,盐湖每年向这三个旗的衙门交纳一定数量的岁银(实则为王公私人收入)。 经过相互让步谈判才使得额吉淖尔盐湖收归锡盟政府,无论过程怎样复杂艰难,额吉淖尔盐湖收归锡盟政府的结果不可逆转。
额吉淖尔盐湖收归锡盟政府后自治区联合会随即成立了达布苏淖尔盐务局,达布苏淖尔盐务局主要是管理盐湖生产,组织运输、推销原盐、征收盐税、交换和储存物资等,盐务局配备16名干部和10名保卫人员,下设3科、6股的办公机构。后来根据形势变化中共锡察工委进一步充实该机构,增派工作人员,设立盐警队。24. 《中国共产党锡林郭勒历史(1921-1949)》第一卷。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303页。同年6月,额吉淖尔湖南畔成立了盐务站,盟政府任命德吉德为站长,墨日根巴特尔为副站长,并且派了7个工作人员开展盐务工作,作为内蒙古第一个新生的盐务机构,主要任务就是用盐换取各种物资、供应新政府,支援解放战争。25. 牧寒:《锡林郭勒盐务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8页。由此可见当时锡盟地区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交易盐成为主要经济手段,无论是从百姓日常生活还是盟政府建设都需要盐湖的支撑,尽管当时运盐手段和贸易规定还不够现代化,但是盐业收入相当可观,有助于解决锡察两盟军民所需的粮食、布匹、粉条等,一时间成为锡察解放区临时后方基地和交易市场。26. 《中国共产党锡林郭勒历史(1921-1949)》第一卷。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218页。
1947到1948年达布苏淖尔盐务局更名为内蒙古达布苏淖尔盐务局,任忠山和李希民同志相继任局长,扎喜旺徐为副局长,工作人员陆续增加到一百人。自李希民任局长后,局内开始有了党组织建设,李希民为第一任党组书记,人员和党组织建设和党史背景情况分不开。
在民族关系与战与和的背景下,额吉淖尔湖乃至锡盟所有盐湖充当的角色和作用也随时发生变化,面对东北激战,关内大战在即的情况下,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贸易商品,盐不仅是蒙古王公的重要收入,也是地方经济主要支撑点,又与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此时锡盟政府又缺乏资金和物资,如何处理好盐湖收入,做好盐湖的管理工作,牵涉利益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