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丽珍 田君 卢根娣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肝脏疾病的终末期病变[1]。据2010年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死于肝硬化的人数超过了100万[2]。肝硬化累及多个系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腹水等临床症状,成为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影响国民生活质量,增加国民经济负担的疾病。肝硬化护理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Cite Space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作共现和共被引分析,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与预测[3]。本研究基于数据库Web of Science,采用文献挖掘与信息可视化方法,梳理全球肝硬化护理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期为促进我国肝硬化护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购买的Web of ScienceTM(WoS)核心合集作为检索数据库。利用《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作为主题词检索工具。本研究限定在家族遗传性、胆源性、酒精性、纤维化性或不明原因肝硬化,排除人为的实验性肝硬化或具有区域限定性的北美印第安儿童肝硬化。根据检索目的,应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构建检索表达式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7年7月24日,检索式如下:[(TS=(“Cirrhosis”OR“Alcoholic Cirrhosis”OR“Biliary Cirrhosis”OR“Fibrosis Cirrhosis”)NOT TS=(“Experimental LiverCirrhosis”)NOTTS=(“NorthAmericanIndian Childhood Cirrhosis”))AND(TS=Nurs*OR OG=Nurs*)]OR[(TS=(“Cirrhosis”OR“Alcoholic Cirrhosis”OR“Biliary Cirrhosis”OR“Fibrosis Cirrhosis”)NOT TS=(“Experimental Liver Cirrhosis”)NOT TS=(“North American Indian Childhood Cirrhosis”)AND SU=Nurs*]检索时间跨度为1986至2017年,检索语言不限,文献类型限定为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共检索出156条文献记录,每条记录均包括作者、题目、关键词、摘要和引文等信息。应用Cite 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信息分析。
2.1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量分析WoS收录的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整体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其中,20世纪80年代无相关文献发表,90年代仅发表11篇,最早的肝硬化护理研究论文为1993年美国学者Leigh等发表在《Journal of Addiction》的“Liver cirrhosis deaths within occupations and industries in the California occupational mortality study”,主要探讨不同职业/行业间,肝硬化所致病死率的比较。2000年至今共发文145篇,约前20年研究总和的13倍,其中2000至2009年发文量为42篇,2010至2017年发文量为103篇。2009年之前文献收录量均为个位数,年均3.1篇。除去2017年度暂未结束,属2015年发文量最高为24篇。2000年至今虽整体呈增长态势,但中间年份偶有回落,未成直线或上坡式增长。由文献发文总量整体上升的趋势来看,肝硬化护理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其次,肝硬化护理研究的深度也在同步提升。各年度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量示意图见图1。
2.2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出版物分析通过统计,共有96种期刊刊载了肝硬化护理研究成果。其中收录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最多的期刊为创建于1989年的胃肠道消化系统专科期刊《Gastroenterology Nursing》,共收录24篇研究成果,约占总报道量的1/6。其余论文多发表在以报道护理临床实践为主的期刊,如《Journal for Nursing Practition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ractitioners》《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等,表明肝硬化护理研究关注于解决患者临床症状为主。期刊影响因子均不高,期刊出版地多集中在美国,语言以英语为主。收录文献量居前5位的出版物见表1。
图1 1986至2017年WoS收录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量示意图
表1 1986至2017年WoS收录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前5位出版物情况
图2 1986至2017年WoS收录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作者情况(节点的大小代表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之间的连线反映合作关系强度,合作的次数愈多,强度愈高,连线愈粗)
2.3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作者分析数据显示,共有683位作者对肝硬化护理进行了研究。根据基于普赖斯定律[4]的核心作者计算公式其中Max(p)为发文量最多作者的论文篇数。计算后得出N≈1.297,所以本研究将发文量≥2篇的作者定义为核心作者。通过统计,共有27位作者发文量≥2篇,见图2。
由图2可见,文献产出最多的为3篇,分别是来自于美国的Lee与韩国的Yang,且2人存在合作关系。图中形成了3大主要的合作关系网,分别是美国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合作网,伊朗Tabriz Univ Med Sci,Tabriz Univ Aras Med Sci与Tarbiat Modares Univ合作网;美国波士顿Univ Massachusetts与韩国Kyungpook Natl Univ合作网。其中,只有1个合作网络存在跨国合作,其余皆为院校之间或地区之间内部合作,说明跨国际或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较弱,暂未形成明显的国际合作关系。其余未形成明显合作网络格局的作者多来自于国际知名高校或医院,如来自梅奥诊所的Werner KT,Chaney A,哈佛大学的Tapper EB,说明各地区或国家之间的科研水平不均衡。此外,肝硬化护理研究高产作者较少,未形成肝硬化护理研究领域广度与深度影响兼具的作者。跨地域与跨机构作者之间合作关系强度较弱,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
2.4肝硬化护理研究机构情况分析通过对WoS研究机构检索结果进行整合,将同一高校的附属医院、高校研究所归类于高校,经整理共有298个研究机构对肝硬化护理有研究。2000年之前仅有18个研究机构参与到肝硬化护理研究。2001至2007年间,除了2003年,研究机构均为个位数。从2008年起,每年的研究机构均为两位数,在2015年尤甚,为42个,与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产出数量相契合。肝硬化病护理研究发文前10位的研究机构情况见表3。
由表3可见,前三的机构共发表24篇文献,占总发文量的15.385%,成为肝硬化护理研究论文的高产机构,但3者在发文量上并无较大差异,实力较为均衡。其次,主要研究机构为美国,占了70%,贡献了26篇研究成果。通过对肝硬化护理研究机构发现,文献多出自于国际高水平的教学机构或医院,其中,教学机构占据主要地位。这说明,来自于临床一线的护士科研能力方面远远低于高校教师,与张志云等[5]研究一致。临床一线护士作为护理肝硬化患者的最直接人群,应该掌握前言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这无形中加大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横沟,而这就需要增加对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为肝硬化患者提供更优质与精准服务的目标。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有系统、有目的做好相应的组织管理,激发临床护士的科研热情,逐步构建护士的科研能力。
2.5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主题与热点分析关键词是文献的核心与精髓,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与凝练。因此,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以从宏观层面描述一个研究领域的主题和热点[6]。合并同义词后统计出词频≥9的关键词及对应频次见表4。
表3 1986至2017年WoS收录肝硬化护理研究发文前10位的机构情况
表4 1986至2017年WoS收录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关键词情况
由表4可见,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肝硬化”,共出现74次,对肝硬化的研究必然离不开表征这种疾病的专有名词“cirrhosis”。“管理”以28次的频率排位第2,众所周知,肝硬化作为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如何与患者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健康行为管理、风险管理、营养管理、药物管理及情绪管理等,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针对肝硬化患者,护理的职能还应最大限度识别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也属于护理管理的具体临床实践措施。肝硬化作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病的终末阶段,由于肝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及病情迁延不愈易反复,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医院感染等的发生[7]。因此,研究者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临床症状及危险因素,从而开展早期的、有预防性的护理策略,进一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细胞癌”、“丙肝”、“危险因素”也属于高频关键词,表明关注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已成为当今肝硬化研究比较重要的方向。此外,虽然肝硬化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如“腹水”、“疲乏”、“肝性脑病”等词出现频率不是很高,但由于这些护理重点及难点一直存在,因此,这些护理研究的关键点始终为护理研究者所关注。
2.6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产出国家或地区分析结果显示,共有33个国家或地区针对肝硬化护理研究在国际期刊上发文。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发文量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布情况见图3。
图3 1986至2017年WoS收录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产出国家或地区分布情况(由于存在共同发表现象,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论文产出有所重叠;节点的大小代表国家或地区发表论文的数量,之间的连线反映国家或地区合作关系强度)
由图3可见,美国以79篇文献量位居文献发文量首位,占全部文献的50.641%,实力远远超越其他国家,成为肝硬化护理研究的中坚力量。美国是国际合作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合作伙伴包括澳大利亚、中国、中国台湾、意大利、法国、伊朗、韩国等。目前除了非洲以及南美洲暂无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其余几大洲均有贡献。其中,亚洲国家或地区在肝硬化护理研究占有一席之地,包括日本、韩国、伊朗、中国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约占总发文量的20%。我国虽发文量不高,但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在国际肝硬化护理研究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我国与美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狭隘性。
本文对1986至2017年WoS收录的肝硬化护理研究文献从发文量、出版物、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肝硬化护理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核心作者及核心研究团队尚未形成,不同国家/地区的研究肝硬化护理研究水平不均衡,不同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较少。我国对肝硬化护理整体研究实力还较弱,需政府或研究机构加大扶持力度,探索与国际接轨且适合我国国情的肝硬化护理模式,并促进研究成果的国际认可。本文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趋势,但是本文并未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之后的研究或可从此方面入手。
[1]陈国伟.高级临床内科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吉荣,张拉春,高慧英,等.酒精性肝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5):147-149.
[3]曹煜隆,武迎宏.应用Cite Space对《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近3年发表文献的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317-4320.
[4]梅花,周立.2000-2010年我国护理继续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21):85-87.
[5]张志云,武燕燕.我国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37-39.
[6]赵华,段志光.基于Web of Science的血友病护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8):1-6.
[7]刘云,朱猛,杨红欣.住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