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机械化采摘的茶树树冠特点及培育

2018-04-03 08:29陆德彪金银永雷永宏
中国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采弧形树冠

陆德彪,金银永,雷永宏

1.浙江省农业厅,310020;2.绍兴市柯桥区农林局,312030;3.遂昌县农业局,323300

机械化采茶要求茶树采摘面平整,树冠面保持规格化形状,即与所使用的采茶机械刀片形状相一致。同时,机采茶园要求新梢生长整齐,持嫩性好;冬季树冠保持绿叶层10 cm以上、叶面积指数3~4。

一、适宜机采的茶树树冠形状

目前生产上主要使用的采茶机刀片形状有弧形与平形两种,与此相适应,只有弧形与平形两种形状树冠才适合机采。

1.弧形树冠

根据各地多年试验和实践总结,按国内现行中小叶茶树品种、条栽、行距1.5 m的茶园种植规格,设计出适合机采的弧形树冠模式(图1)[1]。理论上讲,采用该树冠的茶园,行间留20 cm操作间隙,采摘面积比(采摘面积/土地面积×100%)可达100%;而在同等条件下,平形树冠的采摘面积比只有87%。

图1 弧形机采树冠模式图(单位:cm)

2.平形树冠

平形树冠也是常见的一种机采树冠形状,各地都有应用。相对于弧形树冠,平形树冠的茶园培育和机采作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浙江茶区,尤其适合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地茶园、坡度较大且梯宽不足的等高梯地茶园,以及小规模机采茶园等。

必须注意的是,在没有构筑等高梯地的情况下,当茶园坡度较大时,不论弧形树冠还是平形树冠,其树型均应随坡度而改变,即将采摘面修剪成与山坡面平行,以使上下方树冠边缘离地的高度基本一致,便于机械操作,提高安全性。这种变化了的树冠一般只适合单人采茶机采摘,用双人采茶机在操作技术上难度较大,且要特别注意安全保障(图2)[1]。

图2 未筑等高梯地的坡地机采茶园树型

二、弧形树冠与平形树冠生长特点

弧形与平形这两种适合机采的树冠,其茶蓬的生理和生长特点有所不同[2]。

1.树高、树幅

实践表明,中小叶种机采茶园在及时采摘和正常采摘的条件下(如浙江茶区春茶采1~2次、夏茶采1次和秋茶采2~3次,每次机采切口比上次切口提高1~2 cm),每年树冠面比上一年提高约5 cm。弧形与平形两种形状的树冠平均增高值基本一致。弧形树冠在整形后各部位的新梢长势较为一致,其形状容易维持,每年春季修剪量较小。平形树冠整形后,树冠中央部位新梢稀而壮,长势较树冠两侧的强,使之表现出向弧形演变的趋势,因此每年春季的修剪量较弧形树冠要大一些。

两种形状树冠在树幅周年变化上也存在较大差异。通常弧形树冠每年可增宽5 cm左右,平形树冠由于部分侧枝处于采摘面以下,得不到采摘,树幅的增宽较快,部分茶区年可增宽20 cm以上。因此,对于未封行的茶树来说,平形树冠更有利于茶树覆盖度的增加;对已封行的茶树来说,平形树冠无疑将增加行间的剪边量。

2.叶层分布

对茶蓬中央和两侧3个部位叶层厚度和载叶量分布测定发现,弧形树冠各部位的叶层分布较为均匀,平形树冠叶层的分布呈两侧多、中央少的不均衡状态。叶层是茶树的营养源,在覆盖度很大的机采茶园,叶层分布均匀与否直接关系到茶树群体的光能利用状况。理想的机采茶树树冠应该是叶层均匀分布,使各部位叶片都具有最佳的受光态势,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利用光能。测定结果表明,弧形树冠的叶层分布优于平形树冠。

3.新梢生长

树冠形状对新梢生长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一是新梢密度。试验表明,弧形树冠的新梢密度大于平形树冠,且各部位分布较为均匀。对于平形树冠,其中央部位的新梢密度小,两侧部位的新梢密度大。二是芽叶个体重量。适采期的生产测定表明,两种树冠混合芽叶的个体重都是两侧大于中央。理论上分析,平形树冠中央部位的新梢密度小,个体应当是重的,但由于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制约反而变轻。一是平形树冠修剪时中央部位压低较多,修剪程度比两侧重,发芽期也相应推迟,而采摘是同期,受发芽和生长时间的制约,平形树冠中央部位的新梢没有得到充分生长,个体较轻;二是受营养制约,平形树冠中央部位叶层分布少,新梢生长因缺乏足够的营养源而受到制约。

4.产量

由于两种形状树冠在叶层分布、新梢生长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所以机采产量上也有着显著差异。生产试验表明,弧形树冠的茶树产量比平形树冠高近15%。究其原因,一是单位采摘面产量弧形树冠比平形树冠高;二是在树幅相同的情况下,弧形采摘面比平形采摘面大。理论推算表明,行距1.5 m、树幅1.3 m的机采茶园,弧形采摘面比平形采摘面大13%[3]。

三、机械化采摘茶园树冠的培育

为适应非选择性采茶机械的需要,在机采前,树冠必须通过标准化的修剪和培育。具体按幼龄茶园和手采茶园改造两种类型进行[3]。

1.机采树冠培育基本方法

生产上,通常是利用不同机采树冠形状的生长特点,进行机采树冠的优化培育。

(1)平形机采树冠培育。平形机采树冠培育相对较为简单,在茶树定型修剪及其他修剪作业时均应将树冠剪成平形。

(2)弧形机采树冠培育。弧形机采树冠培育宜按“先平后弧”的树冠培养程式进行。由于平形树冠树幅增加快,对未封行之前的幼龄与更新茶树宜先将树冠剪成平形,以提早成园。同样由于弧形树冠容易维持规格化形状,叶层与新梢分布均匀,对封行以后的成龄茶树,就可以修剪成弧形树冠,促进高产。因此,对于弧形的机采树冠而言,宜采用“先平后弧”的树冠培育程式(图3)[1]。运用这种程式培育弧形树冠,封行快、产量高,可提前1年左右进入高产期。

2.机采树冠培育技术

(1)幼龄茶园的机采树冠培育

幼龄茶园在茶苗定植后,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系统的定型修剪,但第3次定型修剪时应该用机器进行,高度控制在45~50 cm;之后按常规方法机剪机采,每年比上一年提高5 cm左右。

常规茶园改造后可参照幼龄茶园的树冠培养方法。在改造初期,用平形修剪机定型,用平形采茶机代替手工打顶采。弧形树冠茶园在改造后期,用弧形修剪机修剪,用弧形采茶机采摘。

(2)手采改机采茶园的树冠培育

图3 弧形机采树冠培养程式

目前我国名优绿茶产区多为手采茶园,机采茶园如果全部从幼龄茶园开始建设,则建设时间长、费用高、浪费大。视树势状况对适合改建为名优茶机采茶园的手采茶园进行系统的树冠培育,使树冠形成特定形状的采摘面,是推行机械化采茶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4]。

①适合改造的手采茶园基本要求

适宜改造为机采的手采茶园,须满足一定要求:一是茶园基本连片成规模;二是茶园地形为平地、坡度小于25°的坡地或者梯面宽大于2 m的等高梯地;三是要求茶树条栽式种植,生长健壮,蓬面平整,最好是无性系良种。浙江省现有的符合上述条件的茶园,约占茶园总面积的二分之一。这类茶园通过一定的树体改造和园地改造,即可转为机采作业。

②树体改造技术

树体改造主要是通过以组合修剪为核心的农艺措施,增强茶树长势和塑造树冠,以适应机械化采摘的需要。一般应根据手采茶园的生长状况,选用不同的修剪改造方式与配套措施。

树冠良好的青壮龄手采茶园。对于生长健壮、未形成鸡爪枝、冠面比较平整、树高在80 cm以下的青壮龄手采茶园,用与机采配套的修剪机轻修剪后,再长出来的新梢即可进行机采。

上层树冠衰败的壮龄茶园。树冠高低不平,已形成鸡爪枝层,但中、下部各级分枝健壮、树高在90 cm以下的手采茶园,需进行深修剪,剪去树冠面10~20 cm叶层,作适当留养后,方可进行机采。

树龄长、树势衰老茶园。树高在90 cm以上或树势衰老,但骨干枝健壮的手采茶园,需进行离地30~40 cm的重修剪,同时改土增肥,培养好树冠后,才能进行机采。

树龄较长、树势衰败的茶园。这类茶园要通过台刈改造,重新培育树冠后,才能进行机采。对于重修剪与台刈改造后的树冠培育,要使用机器进行系统修剪,以快速形成采摘面,提早成园投产。

实践表明,树龄在20年以上的茶园一般需进行重修剪后才能改为机采;树龄小于20年的茶园,一般需要进行深修剪后才能改为机采;树龄虽不太长,但因管理粗放或采摘过度造成长势衰退的,也需进行重修剪或深修剪后才能改为机采;对于树龄不长、生长健壮的茶树,只需调整树高修整采摘面,就可进行机采。机采茶树适宜的树高为60~80 cm。手采茶园单、双条植的树高一般均超过这一标准高度,因此需进行适当的修剪,把树高压低;多条密植茶园一般茶树较矮,如低于这一高度则需采用深修剪,剪除鸡爪枝层,然后留养,使其达到树高标准。

此外,手采茶园改造为机采茶园的修剪适期,从茶树生理角度考虑,以春茶前进行为好,但考虑到当年收益和翌年春茶质量,则以春茶早结束早修剪,夏秋茶开始实行机剪机采比较实用。

(3)园地改造

园地改造应着重做好3项工作。一是清除茶园中的障碍物。凡茶园行间、地边有碍行走与机械操作的障碍物,如阻碍机械和人通过的行间遮荫树、残留的树蔸、地头的封闭行等均需清除,以利于采茶机械的安全操作。二是增肥改土。配合树冠改造,施足基肥,改良土壤,增强肥力。三是补齐缺株。对断行或缺株较多时,必须在机采前移栽大苗补缺。对于缺株较少,无明显断行的茶园,也可不进行移栽补缺,机采后树冠扩张可以增加茶树的覆盖度,自行补齐。

[1]农业部农业司,全国机械化采茶协作组.机械化采茶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 225-94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S].1994.

[3]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机采机制技术模式图.2017.

[4]毛祖法,陆德彪.论名优茶的机械化采摘[J].中国茶叶,2006,28(3):4-5.

猜你喜欢
机采弧形树冠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弧形筛自动清理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定宽机弧形板失效分析与国产化
为什么彩虹是弧形的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榕树
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