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禅小谨
我就这样随波逐流很多年,兜兜转转,终于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不再相信别人的价值观,价值体系这个东西,还是自己一点一滴搭建起来的最可靠。
我小时顽劣,不像个姑娘,爹妈时常被叫到学校,听老师一一数落我的劣迹。
三年级被老师揪着衣领在教室里出丑;四年级老师对我妈说,你家娃能读到高中你就谢天谢地吧!好在爹妈用心,带我尝试各种兴趣班,释放我过剩的“产能”。五年级后,因为练习书法国画,心性渐渐安静下来,我成绩慢慢提高。六年级家长会,我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言,我爹居然激动得热泪盈眶,让我觉得很没面子。
初中三年,别无他想,和全市其他所有孩子一样,我唯一的使命就是考进重点高中。
我的初中与那所学校一墙之隔,三年努力就为翻过这道墙。初三那年因借用化学实验室而有幸进入那梦中的校园,我的小心脏怦怦直跳,像平民进皇宫一般,就差五体投地了。现在回想起来,思想越是贫瘠,非好即坏的二元价值观越能激发巨大的能量。
当时只想考进最好的高中,仿佛考上后整个人生都会闪闪发光。虔诚感召上帝,连最差的文综也犹如神助突然开窍,我成为全班仅有的7个跨过市重点门槛的幸运儿之一。但更艰苦的日子在后面,踩着门槛进去,就要从差生做起。
高中几年我并没有咸鱼翻身,否则个人简历上应该是清华北大,最不济也是985和211。虽然高中生活丰富多彩,做团支书,做校园记者,代表学校赴香港参加书法大赛……但这些改变不了我是差生的事实。
对高中生来说,成绩就是一切,仿佛整个地球都是围绕高考公转的,想孝顺父母,你要成绩好父母才能放心;想帮助同学,你成绩好才有资格;想发展兴趣爱好,那得成绩好,否则就是不务正业!仿佛每个人头上都有一个巨大的标签,成绩好是“天之骄子”,成绩差是“人生Loser(失败者)”。
以成绩分好坏的二元价值体系,让我整个高中生活都黯淡无光,甚至无地自容。我一直顶着“Loser”的帽子直至毕业。
高考前,我家每个门把手上都系上了红绳,场面特别怪异。我妈说这样可以帮助我在高考中出色发挥。然而,红绳并没给我带来华丽的转身——我被海南的一所普通大学录取。
说句真心话:我真的好开心啊!高考以前的人生似乎生活在表格里,横竖都有规矩,左右都有标准,过得太压抑,高考后,终于可以去外面的世界透透气了。
进入大学,我突然可以支配一切,没有人再来丈量我的生活,没有人给我打分。我伸开手脚感受自己的力量,像破壳而出的小鸟,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
我和男友踏遍海南的山山水水,和闺密逛街看电影,做各种兼职,还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每一天都欢天喜地得犹如过节!
我第一次意识到,去图书馆、健身房、电影院还是网吧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需要不同、爱好不同而已。旧观念快速坍塌,新的价值体系迅速建立,以致我一天一个想法。
职业规划对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没有意义,因为以我稀薄的世界认知和价值认知,很难规划五年后自己要做什么。我曾在大二时花了很大心思做职业规划,认认真真地完成了“霍兰德测验”,并郑重决定自己要在海南做医药养生旅游。
然而,刚上大四,就把之前的想法拋之脑后了。大四感觉考研很高大上,就想考研。正准备考研,因为前来招聘的医药公司来头不小,我又跃跃欲试。
就这样没头没脑误打误撞,我成为这家医药公司的实习生,推广海南市场的两款抗生素产品。
进入公司,我再次被洗脑,世界又被分为三六九等,标准是钱。销量高就有话语权,销量低在团队里不被待见。在公司若混得不好,不仅被大家看不起,还可能被公司裁掉。
做过兼职的一家电脑公司那时候邀请我去做营销策划,我果断拒绝了,因为薪资不及医药公司转正之后的一半。现在想来,当年真是财迷心窍,自己不曾喜欢过医药销售,自始至终只爱高薪。
我渐渐开始反思拼命赚钱的意义,但一直乱糟糟的,没有头绪。大学即将毕业,我也即将转正,犹豫要不要继续这种生活。家里人觉得做医药销售挣再多钱也不体面。于是毕业后去了男友家乡,他考进了国有银行商业银行,我考上了公务员。我一直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别人说哪里好,就往哪里冲。
工作,结婚,当一切喧嚣落下帷幕,又开始怀疑人生。我惊恐地意识到自己可能要永远地重复今天的一切。
就这样,工作三年后,我们开始考虑裸辞出国。想着经历不同文化的碰撞总会有收获,我们不想把余生用在点评这座小城不同餐馆的菜肴,以及八卦谁升迁谁平调上。
盘点了账户余额,对比了几个国家留学政策,我们选定新西兰,并确定了他留学、我工作的方案。然后一边联系中介,一边恶补英语。最难的是劝说父母,其中的曲折自是不少,狂风暴雨后最终被认同。
当时下决心也不是十分决绝。毕竟没走过这样的路,身边也少有人走,总有些胆怯,有些怀疑自己。我曾想,最不济再回来考个公务员。但还没出国,就知道再也回不去。
补习英语时,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同学,有常年在海上漂泊的船长,有抛开编制转行做外贸的老师,有白天上课、夜里上班只为趁着年轻出去看看的护士……还有那些与我同龄但已经在很多国家生活过的外教。
我问他们:这么不安定,你爹妈不管吗?他们很震惊:早就过18岁了啊。
遇到年纪比我大的,又忍不住问:不结婚,你爹妈不着急啊?他们更费解:是我结婚耶。
澳大利亚洲外教要回去了,我问她:回去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她一脸懵:能养活自己就行啊。
我才意识到,或许人生并非只有一种标准,安稳也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评价你,而是自己一路上收获了什么。哪怕前路再艰苦,也是我愿意的,我不后悔,别人没有同情我的资格。
我就这样随波逐流很多年,兜兜转转,终于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不再相信别人的观点,人生目标,还是自己一点一滴搭建起来的最可靠。
我原以为自己活得太矫情,太折腾,太偏离主流,但当真下定决心遵从内心做自己的时候,发现同行者越来越多,才豁然开朗,原来慢慢改变的不只是自己,还有这个时代。
时代慢慢打破旧有的规则,足以让每个人都活出自己的样子,意识多元,目标多元,这或许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