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别集总目》与《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收录作家生卒年补遗

2018-04-02 23:48朱曙辉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云岩总目著作

朱曙辉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宿州,234000

李灵年、杨忠两位先生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1](下文简称《总目》)与柯愈春先生主编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2](下文简称《提要》)各收录今存的清人别集数万种,详列各书的版本与馆藏信息,并附录作家生平简介。两书所收资料渊综广博,是当今清代历史文化研究的必备工具书。然而由于所涉范围太广,加之信息获取维艰,不免有疏漏之处。笔者在近年对清代历史文化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原书中未曾收录的清人生卒年资料,特补遗如下。

1 生卒年阙录者

根据笔者近年研究发现,《总目》与《提要》两书中有陈皋、成城、吴鸿等12位作家的生卒年信息缺乏著录,现补遗如下:

(1)陈皋。《提要》580页与《总目》1239页均收录陈皋著作,然陈皋生卒年两书均无记载。

案:汪沆《槐塘文稿》卷三《陈太学家传》云:“知君(陈皋)于今甲午年正月四日无疾考终,得年六十有九。”[3]“甲午”为乾隆三十九年(1774),陈皋终年为六十九岁,则其生年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由此推知,陈皋生卒年为公元1706年至公元1774年。(简标为“1706—1774”,下同。)

(2)成城。《提要》634页记成城“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卒年不详”。《总目》376页收录成城著作,未记其生卒年。

案:钱琦《澄碧斋诗钞》卷十二《齿会诗》序云:“闲居无事,集里中同志者凡九人为会。时余年七十六……成成山城年六十七”[4],由此可知钱琦较之成城年长九岁。钱琦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故知成城生年为康熙五十七年(1718),《提要》所记“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误。成城之子成巨为其父所作《述略》中云,“以五十八年,卒于戍所”[5],可知成城卒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故推知成城生卒年为1718—1793。

(3)吴鸿。《提要》680页与《总目》850页均收录吴鸿著作,然而两书对于吴鸿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陈兆仑《紫竹山房诗集》卷九有《哭吴云岩侍讲》诗,其诗序云:“老友中桧门金二,后来则吴君云岩于仆数有知已之言。桧门于壬午初春下世。今春二月,云岩方赴文酒之会,归犹秉烛出稿草,涂改毕就卧,一瞑遂不复觉。”[6]“云岩”为吴鸿之号,“壬午”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陈兆仑诗序可知吴鸿卒于“壬午”之后的某年春二月。而在《紫竹山房诗集》卷九中,《哭吴云岩侍讲》的下一首诗为《迎驾汤山自和龙泉寺旧游诗韵酬张中丞二首》,诗序中自云“时癸未三月”,“癸未”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是“壬午”之后的一年。可见《哭吴云岩侍讲》写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月之前,结合上文论断,可以推定吴鸿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二月。叶观国《绿筠书屋诗钞》卷五亦有《哭吴侍读云岩鸿二首》,其二中自注云“比壬午冬,余赴广西学政任,君任满入都,意途中定可一面,而君自长沙登舟,遂致相左。”[7]可知吴鸿确实卒于“壬午冬”之后。而在叶观国《绿筠书屋诗钞》卷五中,《哭吴侍读云岩鸿二首》的下一首诗为《诗老黄丈莘田任昨岁壬午年登八十,重与鹿鸣之宴,为梓里盛事,寄赠长句兼简心庵惠同年四首》,由“昨岁壬午”字样可知其诗应写作于“癸未”,即乾隆二十八年(1763),可知《哭吴侍读云岩鸿二首》二首写作时间晚于“壬午冬”,又不会超过“癸未”,与陈兆仑诗时间相符。由上文数起例证可以推断,吴鸿当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二月。《提要》记吴鸿“年四十一卒”,未知何据。而《国朝鼎甲征信录》卷三“吴鸿”条记载,吴鸿“中河豚鱼毒,卒,时年三十八”[8]。这与《杭州府志》记载的吴鸿“年未四十,一夕而卒”相符,据此则吴鸿生于雍正四年(1726)。综而论之,吴鸿生卒年为1726—1763。

(4)成文昭。《提要》456页“(成文昭)年三十七卒”,《总目》377页“(成文昭)未及任而卒,时年35”,对其具体生卒年两书均无记录。

案:今查成文昭《谟觞诗集》卷一有《丁丑生日放言》诗,首句云“我生二十有六年”[9]。“丁丑”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本年成文昭二十六岁,则其生年应在康熙十一年(1672)。而据《大清畿辅先哲传》卷二十一“成文昭”条记载“(成文昭)卒年三十七岁”[10],则成文昭卒年应为康熙四十七年(1708)。综而论之,成文昭生卒年为1672—1708。

(5)林镐。《提要》848页与《总目》1360页均收录林镐著作,然而两书对于林镐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孙原湘《天真阁集》卷二十五有《挽林远峰》诗[11]163,编年为“上章执徐”(庚辰),即嘉庆二十五年(1820)。陈文述《颐道堂诗选》卷十七亦有《哭林远峰》诗[12],诗在同卷《庚辰人日桂叶书堂赠松壶子用东坡集中庚辰人日诗韵》诗后,与孙原湘《挽林远峰》诗时间相同,可见林镐确实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而据林镐之侄林炳辰为林镐《远峰诗存》所做序言中称(林镐)“年六十三卒于吴”[13],则林镐生年应为乾隆二十三年(1758)。综而言之,林镐生卒年为1758—1820。

(6)沈沂曾。《提要》1252页与《总目》1037页均收录沈沂曾著作,然而两书对于沈沂曾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曹楙坚《昙云阁诗集》卷三有《哭沈大沂曾》(四首),其四有句云:“与君同甲子,君已作陈人。”[14]可知沈沂曾与曹楙坚生年相同。曹楙坚生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则沈沂曾亦生于此年。曹楙坚《哭沈大沂曾》(四首其三)中自注道,“君(沈沂曾)殁年三十七”,可知其卒于道光二年(1822)。故此沈沂曾生卒年为1786—1822。

(7)沈鹏。《提要》804页著录沈鹏诗集,未记其生卒年。《总目》1025页著录沈鹏《桐溪诗草》,误将作者与光绪年间同姓名的常熟人沈鹏混淆。

案:沈鹏,字振飞,号桐溪,钱塘人,生活于雍乾年间。其友人胡涛《古欢堂诗集》卷三有《沈桐溪挽词》,其一云:“六十八年闲岁月,一千余首好诗篇。”[15]据此可知,沈鹏卒年六十八岁。《沈桐溪挽词》在同卷中《五十自叙》诗后,在《集古欢书屋对菊,即为槐塘先生八十寿》诗前。据胡敬《先大夫葑唐府君年谱》可知,胡涛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则其《五十自叙》应作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而汪沆生于1704,则其八十寿辰也应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据此可知,《沈桐溪挽词》也应作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沈鹏卒于是年,其年六十八,则生年应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综而言之,沈鹏生卒年为1716—1783。

(8)茅逸。《提要》528页与《总目》1355页均收录茅逸著作,然而两书对于茅逸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桑调元《弢甫集》卷九《茅商隐传》记载:“茅君名逸,字商隐,浙之会稽人……梦呓,号其母以殁,乾隆十五年六月二日也。得年四十。”[16]据此可知茅逸卒于乾隆十五年(1750),卒年四十,则生年为康熙五十年(1711)。综而言之,茅逸生卒年为1711—1750。

(9)陈焯。《提要》158页收录陈焯著作,对于陈焯生卒年无记录。《总目》未收。

案:陈焯字默公,号越楼。其友人潘江《木崖续集》卷二十有《哭陈越楼枢部》八首,其六中自注:“君与予同年生。”其八自注:“今春拟邀予共往,属作生圹志。”[17]468本诗编年为“壬申”,即康熙三十一年(1691)。由此可知,陈焯与潘江生年相同,且卒于此年。潘江《木崖续集》卷二另有《陈越楼六十赋以寄祝》诗云:“昔我初识君,厥岁在丁丑……一见辄订交,问年各十九。”[17]286丁丑为崇祯十年(1637),此年两人皆十九岁,则两人生年均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综而言之,陈焯生卒年为1619—1691。

(10)龚克庸。《提要》517页与《总目》2086页均收录龚克庸著作,然而两书对于龚克庸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汪绎《秋影楼诗集》卷三有《龚叔度三十初度》(二首),其一有句云:“如许头颅君莫叹,明年吾亦是君年。”[18]据此可知龚克庸(字叔度)较之汪绎年长一岁。汪绎生年为康熙十年(1671),则龚克庸生年应为康熙九年(1670)。据《苏州府志》卷一百记载:“龚克庸……由教习任竹溪知县,尝修废堰为民利,邑人名之曰渤海堰。卒于官。”[19]据(同治)《竹溪县志》卷七记载,龚克庸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到任,其继任者为宋喆,任职时间自雍正二年(1724)始[20]。结合《苏州府志》中龚克庸“卒于官”的记载,可知龚克庸应去世于雍正二年(1724)。总而言之,龚克庸生卒年为1670—1724。

(11)陈声和。《提要》1012页“(陈声和)年三十卒”,《总目》1287页“(陈声和)年30卒”,两书对其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陈声和之友人孙原湘《天真阁集》卷七有《筠樵三十初度》诗[11]600,“筠樵”为陈声和之号,此诗编年为“元黓困敦”(壬子),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此可知陈声和之生年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天真阁集》卷八另有《哭陈筠樵》诗,其一中有句云“一第偏迟过壮年”[11]611,味其句意,则陈声和卒年已过三十(壮年)。此诗编年为“昭阳赤奋若”(癸丑),即乾隆五十八年(1793),此年陈声和三十一岁,也与诗中“过壮年”相符,故知陈声和卒于此年。综而言之,陈声和生卒年为1763—1793。

(12)崔纪。《提要》517页著录崔纪著作,未记其生卒年。《总目》未收。

案:钱仪吉编《碑传集》卷七十收录有王善橚《资政大夫提督江苏学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前兵部右侍郎巡抚陜西湖北崔公纪墓志铭》,文中记载:“崔公讳纪,字南有,号虞村,一号定轩……庚午,复以左副都御史任江苏学政。四月抵任,刻期按试,不遑寝食,而公遘疾矣。复力疾毕试事,病益笃,呼家人,口授遗疏,无一语及家事。于八月十日亥时卒于江宁官署,距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日戌时,得年五十有八。”[21]据此可知,崔纪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庚午,即乾隆十五年(1750)。其生卒年为1693—1750。

2 生年阙录者

笔者近年研究发现,《总目》与《提要》两书中有林正青、程德润、陈美训等6位作家的生年信息缺乏著录,现补遗如下:

(1)林正青。《提要》504页与《总目》1365页均收录林正青著作,然而两书对于林正青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朱景英《畬经堂诗集》卷二有《晋安五老诗》,第一首题为《林判官苍岩正靑》,题下注云“时年七十六”,第四首题为《黄大令莘田任》,题下注云“时年七十三”[22]。据此可知,林正青较之黄任年长三岁。黄任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据此可知林正青生年为康熙十九年(1680),卒年待考。

(2)程德润。《提要》1187页收录程德润著作,对于程德润生卒年无记录。《总目》未收。

案:程德润,字伯霖,号玉樵。其友人祁寯藻《谷曼谷九亭集》卷四有《涿鹿行馆为程玉樵德润同年作》,诗中云:“同年较我十年长,生日迟君七日来。”句后自注“玉樵今年四十初度”[23]。本诗编年为“壬午”,即道光二年(1822),本年程德润四十岁,则其生年应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祁寯藻生年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这也与祁诗中的“同年较我十年长”句意相符。由此推断,程德润生年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卒年待考。

(3)陈美训。《提要》261页与《总目》1304页均收录陈美训著作,两书对于陈美训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陈美训《余庆堂诗文集》卷一有《丙子嘉平望日》诗云:“客邸当揆辰,壮年今日始。”[24]揆辰为生日之意,古人称三十曰壮,寻其句意,此日应是三十生辰。诗中另有“三十未成名,四海空知已”也与此句意相应。丙子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陈美训此年三十岁,则其生年应为康熙六年(1667)。卒年待考。

(4)杜甲。《提要》636页与《总目》682页均收录杜甲著作,然而两书对于杜甲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杜甲,字补堂。沈大成《学福斋文集》卷十一《杜使君治行记》记载:“杜使君补堂……乾隆庚辰致仕归,盖前后七政,阅二十六年,是年六十五矣。”[25〗乾隆庚辰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此年六十五岁,则杜甲生年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卒年待考。

(5)李继圣。《提要》539页与《总目》814页均收录李继圣著作,对其生卒年两书均无记录。

案:李继圣《寻古斋诗集》卷首有自作《抱雄儿自状》,记云:“抱雄儿生于丙子年七月二十九日辰时,李姓,讳继圣,字希天,号振南。”[26]“丙子”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此可知李继圣生于此年,其卒年待考。

(6)秦时昌。《提要》504页与《总目》1722页均收录秦时昌著作,对其生卒年两书均无记录。

案:秦时昌《韭溪渔唱集》卷五有《戊戌四十初度,王圣由以诗相赠,和答》诗[27]。“戊戌”为康熙五十七年(1718),由此可推算秦时昌生年为康熙十八年(1679)。《韭溪渔唱集》卷五另有《辛亥元旦》诗亦云“春来五十又加三”[27],“辛亥”为雍正九年(1731),此年五十三岁,则其生年亦应是康熙十八年(1679),与前文推断相符。故而可以判定秦时昌生年为康熙十八年(1679),卒年待考。

3 卒年阙录者

根据笔者近年研究发现,《总目》与《提要》两书中有施安、魏之琇、许友等4位作家的卒年信息缺乏著录,现补遗如下:

(1)施安。《提要》582页“(施)安生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卒年不详”,《总目》1652页收录施安著作,对其生卒年则无记载。

案:施安友人释篆玉《话堕三集》卷二有《挽旧雨居士》四首,其四云“去年冬尽哭云亭,今岁春初又挽君”[28],“旧雨居士”为施安之号,而“云亭”为舒瞻之号。舒瞻去世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此可知施安卒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

(2)魏之琇。《提要》592页与《总目》2450页均收录魏之琇著作,然而两书对于魏之琇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胡敬《先大夫葑唐府君年谱》“辛巳”条下附《先友记》记载,“先生(魏之琇)殁于乾隆壬辰”[29]。乾隆壬辰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魏之琇与胡敬之父胡涛交好,据胡敬记载:“府君十余岁即与(魏之琇)定交,以齿长于府君,接之在师友之间,殁为刊其暮年诗,即世所传《柳洲遗稿》也……买山营葬,皆府君任之。值春秋改序,率同人具斗酒只鸡,拜奠墓下。”[29]故此胡敬对于魏之琇的生平较为熟悉,其记载应当可信。由此可知魏之琇卒年为1772,其生年待考。

(3)许友。《提要》158页与《总目》588页均收录许友著作,对其生卒年两书均无记录。

案:顾景星《白茅堂集》卷十有《哭许友》诗,其序云“今闻有介复溘然,追念旧欢,凄然欲绝”[30]698。“有介”为许友之字,本诗编年为“己亥”,即顺治十六年(1659)。《白茅堂集》卷三十四另有《许有介诗集序》,记云:“顺治初,周栎园亮工官方伯,物色得之,奉为上客。栎园征入部院,有饮章诬告往事,督闽者劾下刑部狱,词及有介,系刑部一载,事解乃出,又三载以病懑卒……丁酉冬,有介既出狱,遇予金陵”[30]273。“丁酉”为顺治十四年(1657),出狱后三年而卒,正是顺治十六年,与前《哭许友》诗时间相符,故可断定许友卒于顺治十六年(1659),其生年待考。

(4)席世昌。《提要》1098页与《总目》1951页均收录席世昌著作,然而两书对于席世昌生卒年均无记录。

案:席世昌,字子侃。其好友孙原湘《天真阁集》卷十九有《同心哀哭子侃》诗[11]93,编年为“着雍执徐”(戊辰),即嘉庆十三年(1808)。《天真阁集》卷十九另有《正月晦日残梅下作》诗,题下自注云“是日子偘忌辰”,诗中云:“莫说去年今日恨,比他羌笛更凄迷。”[11]101本诗编年为“屠维大荒落”(乙巳),即嘉庆十四年(1809)。据此两诗对证,可知席世昌卒于嘉庆十三年(1808)正月三十日,生年待考。

4 结 语

人物研究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人存在于具体时空环境之中,所以对历史人物时空背景的准确研判是历史人物研究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研究的前体性条件。本文整理出二十余位清代文人的生卒年信息,其研究目的正是对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行迹提供精准的时间参照点,使历史人物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能够从一个相对更加精确的时空坐标轴上加以展开,真正做到知人论世,深入挖掘、分析人物相关活动背后所潜藏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云岩总目著作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总目次
第36 卷总目次
云朵在岩之上
我在
荣枯一如
2014年第1—6期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