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 头

2018-04-02 21:06:19魏永刚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2期
关键词:膝下长辈礼仪

■魏永刚

磕头于我,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礼仪。至少从记事起,我便要在父母带领下去给长辈磕头。懂事之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心里十分排斥这种礼仪,而且这排斥偏偏就表现在对自己的父母上。

按照母亲的要求,大年初一早晨,小孩起床要先给自己的父母磕头,然后才由父母领着去给奶奶、姥姥等父母的长辈磕头。我从不抗拒在父亲和母亲的带领下给家族的长辈磕头。跟在父亲身后,似乎跪下做个动作,就可以起来了,颇有些“滥竽充数”的味道。但轮到给自己的父母磕头,则有一种被“推向前台”的感觉,所以我时常逃避。父亲对此并不太在意,母亲则好几年都和我们生气,数落我们兄妹“失大礼”。大约读了大学或者还在读高中的那些年,母亲也许觉得我“成人”了,就不再强求每年春节给她磕头了。以至于到我结婚的时候,她竟然“开明”地允许我在那么隆重的场合“不磕头”!这让我无限感动,也更体会到母亲的无奈:毕竟,我长大了,她也不再坚守自己“礼”的原则了!

我已经记不得自己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磕头了,但父亲去世之后,我却对这一传统礼仪愈加自觉地“执行”起来。扶着父亲的灵柩从北京回到故乡,我按照长辈指引,双膝下跪、叩首触地,向着他磕了一个又一个头,尽管他已无知!整个丧事期间,我每次在他的灵前燃香,都要认真地磕头,而且磕了一次又一次,似乎要把自己所有的困惑、思念和悲痛都表达在这一跪一叩里。

尤其让我不能忘记的是,在父亲安葬的那天早晨,我带6岁的儿子去灵棚前送个什么东西。趁着晨曦初起的清静,我走到父亲灵前,独自点燃一炷青香,认真地下跪、磕头、上香,没有想到,儿子也在身后跟着我学起来!站起来之后,我对这稚口小儿说:“儿子,再给爷爷磕个头吧”,小子竟然又一次顺从地跪下,虽然极不标准却十分认真地磕了个头。我知道,无论他多么认真,磕头这样的旧礼在他身上是再也不会传承下去了。不仅在儿子这一代孩子那里,就是村里比我少几岁的人,甚至我的同龄人现在都很少再给长辈磕头了。但我多年之后,又回到家里过春节,却固执地行起这个礼来,心甘情愿地给村里每一位长辈都磕了头!

民间有句古话:男儿膝下有黄金。这说的是男人不能轻易下跪,我理解,其中更多表达的可能是对男人的鼓舞。而回到故乡,面对自己血脉相通的长辈,磕头的那一跪却让我生出无限的深情。

我已快有十年时间没有在故乡过春节了。这一次回到那熟悉的氛围中,从小就清晰记得的那些院落,竟然带给我意想不到的陌生!童年的我推门而进、跪地磕头的房门,今天大都人去屋空、闭门落锁。磕头,在这些屋子里已经成为残留在时光深处的温暖记忆。那些锁门的搭子,还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门口的屋檐下,似乎还残余着烧火做饭时烟熏的痕迹,但飘着饺子香气的锅和人,却永远见不到了。

小时候,走过这些屋门,似乎每一次磕头都有些应付差事的味道,心里很不情愿。年过四十,却对这一跪极其认真起来。终于看到一个我依然可以磕头的长辈,我十分虔敬地按照母亲小时候的教导,面对屋子的后墙,称呼长辈,然后一招一式地跪下、叩首,还要站起来认真地作揖。在我的记忆中,这些面孔都是鲜活的,甚至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们都是严厉的。然而,岁月磨蚀掉所有的过往,我在这里能看到的只有慈爱了。他们像对待客人那样问候我的生活,却再也找不到我熟悉的那种亲切和严厉了。

当我要跪下磕头的时候,我的这些长辈几乎是漠然地,甚至有些惊奇地看着从外面回来的我,行这样一个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礼。然而,在这些看着我长大的人们面前每一跪,都让我有盈胸的感怀。我跪的是血脉流淌的长辈,跪的是生养我的土地,跪的也是我再也揽不回来的时光!

重新回到故乡的土地上,我多么愿意给一个一个的长辈磕头啊。然而,时光无情地拖走了我心中的故乡,拖走了我可以面向叩首的长辈,也拒绝再让我一次次下跪磕头。是哪一位祖先发明了磕头这种伟大的礼仪呢?跪下,是一个神圣的动作,是放弃一切的投入,是忘记一切的回归,是虔诚的五体投地。回到故乡,我跪的是亲人,跪的是土地,跪的是时光!

还有比这些,更值得我们跪下磕头的么!

猜你喜欢
膝下长辈礼仪
背 草
中国诗歌(2019年2期)2019-11-15 03:14:41
长辈篇
幽默大师(2019年5期)2019-05-14 05:39:56
徐母育弯枣树
鱼尾
青春(2017年5期)2017-05-22 10:14:45
乘车礼仪
长辈们的教诲
快乐语文(2016年15期)2016-11-07 09:46:41
礼仪篇(下)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孝——礼仪第一礼
学生天地(2016年34期)2016-05-17 05:47:39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学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16
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