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启东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272100)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具体数列的求和方法运用到一般等差数列的求和过程中,完成等差数列数列的求和公式推导,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通过例题的研究,完成数学建模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数学建模素养.借助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而追求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素养的提升.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二科技班学生,平时运用翻转课堂在家学习数学已经成为常态.学生在翻转课堂讨论区经常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展开讨论.经过“等差数列”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的运用的基本方法.
笔者根据翻转课堂的理念,设计了适合我校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翻转课堂模式:“两案两段八环节一量表”.“两案”是:一份侧重于学生自学“课前自学案”,一份侧重于课堂重点难点突破的“课堂学习案”;“两段”是指基于“翻转课堂的”的两个学习阶段,第一段通过“课前学习案”落实,包括“学习目标”“教材自学”“微课助学”“课前练习”等四个环节,第二段包括“重难点突破”“课堂练习”“习题研讨”“反思提升”等四个环节;一量表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量表”,在课堂教学中,依据量表对学生的素养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
在该环节中,笔者将微课视频推送到高中数学翻转课堂平台,并向学生分发“课前学习案”,学生进入高中数学翻转课堂平台,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自学任务.
环节1.学习目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自主学习,因此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非常必要.科学的学习目标设计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会学习”的素养.
环节2.教材自学
为了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我们在“课前学习案”中设计了知识梳理表,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预习教材,填写知识梳理表,使学生预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环节3.微课助学
本节课开发了两个微课视频.微课1讲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注重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微课2讲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实际应用,注重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
以微课1为例,从一个“搭积木”入手,提出问题:怎样求所用积木的块数?方法1是“首尾配对相加法”,呼应学生在预习教材中的高斯解法.方法2是将积木倒置进行求和,引导学生发现积木倒置的方法本质是“倒序相加法”,并鼓励学生使用倒序相加法独立完成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环节4.课前练习
在“课前学习案”中设计“课前练习”模块,目的是评测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本节课的课前练习,安排了如下题目:
(1)如何求1+2+3+…+100的值?
(2)如何求1+2+3+…+n的值?
(3)等差数列-10,-6,-2,2,…前多少项的和是54?
环节5.重难点突破
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深度预习,课堂互动将更加有效,重难点突破将更加顺利.笔者安排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进行适时点拨、总结,着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环节6.课堂练习
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课堂富余时间较多,使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练习放到课内.作业设计一般要求在25分钟左右,以近年来的高考真题与模拟试题为主,有一定的坡度.
环节7.习题研讨
翻转后的课堂教学要在课堂上完成习惯的反馈.学生可以在小组内部分享解题思路,也可以由小组选出代表给全班同学分享解题思路,也可以师生之间进行交流.
环节8.反思提升
反思环节是翻转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通过该环节,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对解题方法进行提炼.
普通的数学测试是很难全面评价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的.为了较为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我们设计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发展量表,记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真实表现.本节课笔者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了“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发展量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发展量表”.
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等素养.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课前微课学习、课中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着重发展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素养.学生在学习中,扎实有效地提升了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一是分析教学内容包含哪些具体的核心素养,并依据知识要点,课前认真制作针对核心素养发展的微课.
二是课堂互动要围绕具体问题开展.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教师主要进行答疑解惑,引领提升.
总之,“两案两段八环节一量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再是空洞的口号,为学科教学变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