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有效实现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

2018-04-02 19:23:25宋浩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阶段物理

宋浩杰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 226141)

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构我们的物理课堂是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这一点对高一阶段的衔接教学尤其如此.下面,笔者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谈谈自己在衔接教学中的调查、研究和思考.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

进入高中之后,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感到强烈的反差,以致于很多学生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逐渐地他们产生畏难心理,学习信心和兴趣也受到打压.笔者认为这主要牵扯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知识深度和能力要求发生改变

相比于初中物理的教学,高中阶段在知识深度、能力要求上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比较直观且形象,而且很多内容都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息息相关.但是高中物理就非常抽象,比如运动学,初中只要研究简单地匀速直线运动,在高中我们要研究更加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而且不仅要描述运动的基本特点,还要结合加速度、初速度等特点,预测运动的发展,最后还要结合力学来分析运动发生的原因.此外,高中阶段还涉及到很多过程复杂的物理情境,很多学生无法明确具体的物理场景,自然也就陷入一头雾水的困境,最终只会备受打击,学习一落千丈.

2.口口相传的经验给学生形成的阴影

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一件并不可怕的事情,却因为他人的传言,越描越黑,越传越可怕.很多高一学生都在与高年级的学生交流中得到这样的讯息: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难的科目.这无形之中就让学生形成心理影响,对学生的锐气造成了伤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压制了学生的动机强度,以致于学生逐渐有了得过且过的念头,这显然无助于学生学习的进展.

3.没有及时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和方法

在中考之后,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马放南山的轻松感,因此在经历了一个毫无压力的暑假之后,他们难以很快地找到学习的节奏.甚至,部分学生依然还以学习初中物理的姿态来面对高中的物理课程,试图以背记概念、套用公式的方法来学习物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此外,和初中的物理不同,高中物理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来解析题意,需要较强的数学功底来处理相关问题,如果学生在相关能力上存在欠缺,那么他们的物理学习将面临举步维艰的困难.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妥善应对,并给出合理的应对方案.

二、教师在物理衔接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点

在引导学生完成衔接学习时,教师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为了做好相应的工作,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的关键期.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接触的内容相对直观而形象,高中阶段的内容则抽象且复杂,在处理问题时,学生要娴熟地进行建模操作,需要他们能够应对繁琐的过程分析和过程研究.当学生开始学习高中物理时,他们往往会因为模型抽象而感到非常头痛.

针对上述情形,教师要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在高一衔接阶段要搭建台阶,推动学生将自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抽象认识.实验就是一种较为实用且理性的方法,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我们让学生感受空气阻力对运动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将一张纸裁成两半,然后半张纸保持原状,另外半张揉成纸团,将它们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可以发现同一物体在不同阻力作用下运动上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安排学生观察“牛顿管实验”,学生将进一步明确自由落体运动的根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直观化的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具体,改枯燥为生动,由此让高一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这样地处理有助于它们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

2.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中学习是一个快节奏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节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循序渐进应该是学习方法的内核,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我们更要让学生处乱不惊,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暂时的困难.当然,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降低起点,特别是在高一教学时要放慢教学的节奏,引导学生由易而难,稳步推进各项教学工作.

教学中,揠苗助长是最大的忌讳,我们只有放缓步调,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总结和体会物理学习方法.比如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一步到位地掌握所有方法是很不现实的.一般来讲,我们可以分三步走,首先是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基本概念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对单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而且要求学生紧密依托初中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结合平衡条件来处理某些问题;其次是在学生学习完牛顿运动定律时,我们再引导学生对非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问题;在学生对动力学问题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我们再安排学生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指导学生灵活选用隔离法、整体法等方法来处理问题.以上三个步骤实质上就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物理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效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3.兼顾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理解物理问题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比如在研究运动学时,学生要从比值的角度来理解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学生要灵活地采用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来帮助自己认识运动特点,其间还涉及到函数单调性、斜率、截距等特征量的物理意义;在追及相遇的问题分析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来分析两车能否相遇或相遇几次的问题,也需要能够借助二次函数来分析两车之间的距离变化特点.

当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物理和数学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学科,它们的授课进度也是互不干涉的,这也就必然要求物理教师要实时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比如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时,需要学生灵活使用三角函数,而这一阶段,学生又不在学习三角函数,他们所具有的相关基础全部源自初中所学,而且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唤醒他们已有的回忆.

综上所述,我们在组织衔接教学时,一定要把握住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要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率.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阶段物理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20
我不是教物理的
中学生(2015年2期)2015-03-01 03: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