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农林村片区建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位于学校的东南部,该地块西邻学校体育馆,东邻生物科学楼以及原子核科学楼,南邻校外九眼桥,北邻东区第二教学楼,是教师和学生生活区。
1.开放的空间界限:该片区完全向学生开放,与城市道路联系方便,人车分流合理,易到达。在与城市人行道相接的地方设置了条形座椅,吸引人停留。并将广场上的绿化和路径延伸至人行道上,吸引人进入。
2.景观设计良好:绿化布置采用点线片相结合的方式。点状景观主要是散布在该片区枝繁叶茂的古树,它们蕴藏着当地居民的一些昔日记忆。也延续了往日的情感。在主要道路两侧设置了对称的线性景观,加强了该片区的秩序感和庄严感。
3.恰当的小空间:农林村开阔的硬质铺地道路为各种较大型的活动提供了场地。如学生自发组织的滑冰,各类销售活动以及科普活动等等。与此同时,该空间也不排斥比较私人的活动,如、滑冰、聊天等。农林村周边的亚空间为比较私密的或小团体的活动提供了场所。如一些小树林,由于与广场主人流分开,干扰性比较小。
4.建筑上,大量多层建筑错落有致的布局,主要为学生宿舍及教师公寓,中间部分竖立两栋高层建筑的整体布局。而大量低层建筑一层与周围亚空间密切结合,在学生活动潜在运作下,形成了丰富多姿的各种小型聚会,娱乐,休闲空间。
5.周边道路空间与该片区内建筑条理井然,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规划建筑设计理念。最大化的利用了校园空间。
空间形式是空间情感的载体,不同的空间形式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信息。农林片区采用对称内聚的空间形式表现出了重视生活乐趣的情感意向,以及九十年代的场所精神。
二维平面上,设计选择了顺应地块,没有强行营造轴线序列,随着时间线,逐步进行设计,形成了天然的图底关系以及休闲空间。
三维上,空间的形式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控制:一方面,严格控制围建筑的高度,避免了周围鳞次栉比的建筑给通行人们带来的心理压迫感和视线的分散。
农林片区空间构成多样、层次丰富。其自身的多样性使其与周围的环境和使用人群产生了丰富的关系和互动。校园中人们在外部空间的活动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除物质环境质量这一重要因素外,同时还受到天气、气候、节假日、作息习惯、生活习惯、校园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做此项调研时,分别选取了工作日、休息日、晴天、阴天等不同条件下对人们的使用状况进行调研。
通过连续对于农林片区人们活动情况调查,可将其基本使用状况总结如下:
1.由于连接教学区及学生宿舍区,广场交通性较强,人流峰值出现在每天上下课时间,尤其是上午更为明显。大量瞬时人流通过后,主要空间节点其他时间就显得比较冷清。
2.由于周边设有年轻教师公寓,空间节点的使用者多为年轻老师、家属及小孩,其停留时间基本为半小时左右。而大多数学生仅将其作为交通通道,或短暂停留。
3.广场的使用受天气状况影响很大,活动人数晴天比阴天多,下午比上午多。
4.人们在主要空间节点上停留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学生占休闲空间使用人群较大比例。
1.主要空间节点使用频率及停留时间:人们的停留时间普遍不长,37%的人为几分钟,54%的人为最多半小时。主要功能还是通行功能。
2.在农林片区上喜欢停留的区域:42%的人选择西侧的硬质铺地区,因为这里有草坪,14%的人选择斜向通道旁的石座椅处,11%的人选择花坛处,其目的多为办展示、宣传等社团活动。
对农林村片区的使用状况调研表明,使用方式多为通过式行为,或小型集会式行为,而自发式个体行为较少。使用者对其总体环境满意度一般,根据调研,现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细化功能分区:临近东苑球场部分由于其所处位置,兼有交通及休闲功能,通过种植树木、设置构筑物等方式进一步限定出交通区域、停留区域、集会区域。
2.增强农林村片区的停留感:增加景观设计层次感和人性化设计
3.增加空间层次:形成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空间序列,从而为人们的行为增加多种选择性。
4.增加实用性强的环境设施:良好的环境设施是人们提留的物质保障,环境设施的设置应讲究其实用性。位于斜向通道两侧的石质座椅,因其材质及设置位置的不当使用率很低,应将坐椅设置在较为私密的区域,并采用木质坐面。同时座椅类型及布置方式要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行为,如个人、两人、小团体等。
5.改善绿化环境:增加绿化面积,种植灌木和乔木,形成垂直绿化,以调节农林村片区的微气候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兵.环境行为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问题[J].世界建筑.1989(06)
[2]李翊,傅诚.环境行为学导向下的公共空间活力营造[J].华中建筑.2010(07)
[3]张奕飞,陈波,李建军.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大学校园步行道路系统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5)
[4]庄逸苏,潘云鹤.论大学园林[J].建筑学报.2003(06)
[5]周逸湖,宋泽方著.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