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 350117)
泰国是典型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二战后,泰国曾经是东南亚地区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亚洲金融危机前泰国保持了近十年7%以上的经济增长,最高达到11%。然而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经济一蹶不振,2000年到2016年的平均济增只有3.9%。泰国1973年人均GNI达到1000美元(2010不变价,下同),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然而直到43年后的今天泰国人均GNI也只有5592美元,不及高收入门槛的一半。
从世界上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在于经济体经济发展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之后,能否成功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机制,顺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然而泰国现行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积累缓,收入分配结构失衡,民主政治转型失败严重影响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消除这些阻碍因素,泰国就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
泰国曾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迅速走向工业化。由于泰国大部分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长期被锁定于加工制造等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技术研发和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缺乏比较优势,使得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目前泰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研发技术人员缺乏,泰国2014年每100万人中研发技术人员仅为193.3人,且增长缓慢。而韩国在1996年时100万人中研发技术人员就已经达到了636人。2.创新能力缺乏,近些年泰国专利申请总数保持在6000到7000左右,2014年为7930例,韩国为21万。3.泰国政府对科研的经费投入过低,直到1996年科研经费投入占比重才突破GDP的0.1%,2014年也仅为0.48%,与之相比,韩国在中等收入阶段的科研投入长期占GDP的2%,约为泰国投入的20倍左右。
根据经济理论,高收入人群较之低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倾向更低,贫富悬殊使得过多的财富掌握在消费倾向更低的富人手中,国内消费偏低,导致内需不足,经济过分依赖外需,经济增长波动大。2014,2015,2016年泰国消费对国内GDP增长拉动分别为1%,-0.7%,0.3%,2014年消费对泰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0.2%。同时,泰国的消费属于较低等级的生存型消费,根据泰国统计年鉴,泰国居民的食品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高达39.3%,在贫困情况比较严重的东北部这一比重甚至高达43.5%,几乎占消费支出的一半。而日韩等国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13%左右。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都始于威权政府,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越来越珍惜自身的基本权利,国民民主利益诉求日渐强烈,要求政治变革的呼声高涨,推进威权政府向民主政治转型。泰国1997年颁布的宪法对选举制度及政党制度作了修改和完善,并明确规定了采用直接选取法,使泰国向“民主”又前进了一步,同时也为民粹主义的发展铺了一条道路,引发了之后一些列的社会动荡。2001年上台的他信在选举时宣扬一系列主要惠及农民等低收人群体的“草根政策”,使农民成为他信的忠实支持者并赢得大选。2007年底民主党在的大选中也模仿他信策略,向农民和城市贫民承诺将会实行比他信政府更为优厚的倾斜政策。致此,泰国政付经济政策沦为政客获取选票的工具,严重影响了泰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他信与其他党派的政治权利之争还造成了泰国社会的分裂,“红衫军”与“黄衫军”不断上演街头政治。黄衫军于2008年两次通过街头运动将民选总理沙玛与颂猜赶下了台。黄衫军2008年封锁曼谷机场,迫使机场关闭一周。红衫军在2009年突破泰国军警防线冲进东盟峰会新闻和会议中心,最终迫使会议延期。2010年,红衫军与军警冲突造成了包括红衫军领导人卡迪亚在内的近100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
【参考文献】
[1]满其旺.泰国政治中的民粹主义透视[J].国际研究参考,2014(7):38-42.
[2]刘素兰.2015年泰国经济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6(1):54-55.
[3]《泰国统计年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