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1],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弊端频出,让我们不得不探讨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的新方向。2015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十二部委联合发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并确定青海等 9 省市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正式启动。
建立国家公园的直接目标是以国家公园体制为龙头理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先行先试区。[2]从九省试点来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可视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转型升级,而主要转型的自然保护地为自然保护区,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讨论自然保护区的转型升级。
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虽具备相应的法律制度,但却一直存在诸如资源权属不明、多头管理、人地矛盾突出、保护机制不健全、公益性意识淡薄等问题,从而使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进一步加剧。同时,自然保护区虽开展一定的环境教育,但都停留在较低层次,投入高、收效低。长期以来,环境教育存在如下问题[3]:解说对象不系统;解说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多样性;解说受众分类不具体;讲解员管理不到位;公众普遍缺乏环境理念和自然观;缺乏基于深入研究的环境教育规划等。
同时,我国大部分的自然保护区都缺乏具体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虽然有以“生态旅游”为名的环保型、教育型的旅游方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由于缺乏相关规范和相应的激励机制,生态旅游很大程度上只被作为一种旅游“概念”而进行宣传,真正具有合理组织和丰富内容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却寥寥无几。
(一)更加完善的国家公园规划。自然保护区因其生态环境的原始性和脆弱性,更易受到旅游活动的冲击,因而也更强调环境保护,更需要培育负责任的旅游者,而环境教育恰恰提供了这一手段。从旅游规划角度而言[4],一方面《旅游规划通则》既没有对“环境教育”进行界定,也没有对其问题提供指导性规划要求,更无相应的规划范式;另一方面,在旅游规划文本中环境教育仅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或“旅游者管理”的章节里轻描淡写的提及,至于环境教育设施、人员保障及内容设计处于事实空缺状态。而在自然保护区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成立专项小组,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资源、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实现环境教育功能分区,编制专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规划,以指导自然保护区在转型成为国家公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惠及周边社区居民、教育公众、游憩的职能。
(二)更加和谐的人地关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指出,在国家公园设立、建设、运行、管理、监督等各环节,以及生态保护、自然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参与;鼓励当地居民或其举办的企业参与国家公园内特许经营项目。在自然保护区转型升级的档期,即在国家公园设立之初,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与周边社区签订合作保护协议,共同保护国家公园周边自然资源,加强当地居民对于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的责任感;同时,设立大量生态管护岗位,吸收当地居民参与到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和自然教育工作,增强其对所拥有自然资源的自豪感;而吸引当地居民入股特许经营项目,使社区获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设立国家公园而引起的人地冲突,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总体方案》指出,在自然保护区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吸引专家学者、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运行、管理、监督中来;同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专家学者及社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予以专业性的指导,使得当地居民及参与建设的志愿者团体提升自身的环境责任感,能够辩证地分析所在地及所居地的环境问题,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对环境产生有益的行为;而企业在参与共建的过程中,与当地居民、志愿者、专家学者、社会组织、政府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重塑自身品牌的同时,加深其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约束企业不利环境行为的作用。
(四)完善的法律保障。国家公园建设,立法先行。自然保护区在转型国家公园过程中,其主要管理目标和职能的转变要求自然保护区由严格的生态保护转向生态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和公众教育的统一,同时需要更为规范的有关访客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在环境教育的推进过程中,环境教育的政策方向、机构设置、组织形式、培训及教育计划、人才培育、公众组织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逐步完善将会刺激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推进环境教育立法。1970年,美国《环境教育法》出台,标志环境教育正式走向法治阶段,规范了美国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活动;而我国尽管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环境教育法却一直缺失。环境教育工作的推进必定会推动国家公园的法制化进程,同时为转型中的自然保护区提供法制保障,规范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及管理过程。
(五)强烈的舆论造势。环境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公众,为实现教育公众的目的,可以通过加大对其本底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宣传力度以提升宣传效果,同时借以培养国家公园文化、传播国家公园理念、彰显国家公园价值。其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广告、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造势;或者开展一定的公关活动来实现环境教育,如开展国家公园形象大使评选、寻找最美风景摄影大赛、绿色使者等活动,面向全国招募,其影响力之广,关注度之高,将会促使环境意识深入人心,促使公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可持续发展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努力。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前沿阵地,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环境教育是世界公认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自然保护区在转型成为国家公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保护区的重点工作。对保护区工作人员、周边社区居民、访客、志愿者、学校学生等进行循序渐进、深入系统、科学有效的环境教育,不仅能提升自然保护区的整体效能,更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更能为自然保护区转型为国家公园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秋凤,于贵瑞,何洪林,何念鹏,盛文萍,马安娜,郑涵,左尧.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资源科学,2015,37(07):1357-1366.
[2]苏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难点在哪儿?[N].中国环境报,2016-01-18(002).
[3]张婧雅,李卅,张玉钧.美国国家公园环境解说的规划管理及启示[J].建筑与文化,2016,(03):170-173.
[4]李文明,符全胜.我国生态旅游规划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缺失与补正[J].旅游学刊,2008,(07):9-1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支持: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