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018-04-02 15:25:44屠海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解题创设素养

屠海杰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桥头胡中学 315600)

根据新课改要求,要引导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质疑,尝试分析、解决.为了落实这一点,就要强化数学课堂质疑,一方面树立观念,加强重视,结合学情境设教学,为其搭建质疑支架,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创新教法,加强方法指导,借助问题引导启发思维,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形成.由此,便能充分激发学生认知欲望,开启其心智,促进其全面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创设合理情境,激发质疑兴趣

初中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重在思维与能力的激发,使其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教学,积极实践探索,促进自身素养的发展.基于这一点,就要围绕文本反复研究,结合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产生疑惑后主动探究,达到“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效果,最大化地调动其积极性,促使教学顺利开展.

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就围绕知识点,联系学生实际经验创设了以下情境:一家服装店卖出两件上衣,每件以300元的价格出售.通过计算成本,其中一件上衣盈利40%.另一件亏损40%,问:这两件上衣出售以后,这家服装店是赚了还是赔了?赚了多少?亏了多少?

这个问题取自生活,学生很容易理解,很快便融入情境,开始讨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对此,我就进行引导.

师:这家服装店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有哪些疑惑?

学生停止讨论,陷入深思,抓住关键点反复斟酌,各种问题浮出水面.

生1:以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折扣卖出,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两件衣服成本不一样.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成本算出来,否则都是空谈.

由此,便找到了突破口,从单一的生活情境跳出,抓住重点建立模型,接下来就是分析解决的环节.随即又有学生提出了想法.

生2:这种问题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没有人会做亏本的买卖,要想知道是赚是赔,我们需要想出恰当的方法.

这样一来,我就顺势导入,引出今天的新课,让学生带着疑惑进入新课.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入生活化问题,不仅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其学习情趣,还让其在思考过程中质疑,深入其中,尝试解决问题,无形中提升思维能力,促进学以致用,实现学科素养的发展.

二、营造和谐氛围,提高质疑平台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人,在认知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习惯性地“沉默”,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堂氛围,因为过于严肃,所以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只会听,不敢说.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增进师生交流,尝试走近学生,与其建立互敬互爱、共同成长的关系,由此促进自由民主氛围的营造.

在教学“相反数”时,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这时就要引入相反数的概念,因为理论较为抽象,就要借助具体的数来理解.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让其就相关的内容深入反思,围绕重点自主质疑,说出自己的疑惑.面对这一问题,学生陷入思考,片刻之后开始小声交流,但久久没有人举手.为了打破僵局,我再次引导.

师:教材知识源于生活,看似深奥,实则不难,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有所发现.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相反数,并且掌握了解题方法,现在究其本质,你有哪些疑惑?我看看谁最先发现.

学生受到鼓励,信心倍增,开始举手,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

生1:相反数就是相反数,为什么它的定义中要有“互为”一词呢?

师:这个问题真不错,含金量很高,老师是不知道怎样解决,谁能来帮帮忙?

生2:“互”就是“相互”的意思,举例说明+6是-6的相反数,就可以说成+6与-6互为相反数,说明相反数是成组存在的.

师:这位同学解释得真好,一下子就说到了点上,不知道……

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地提问:

生3:老师那么数字0呢?它的相反数还是0,这就没有成组.

由此,学生在理解教材定义的过程中就能充分质疑,不断深入,自主解读,促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以此扎实掌握,有效培养阅读教材的能力,达到预期目标.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高质疑质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质疑的方法,才能培养质疑的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得到更好的发展.考虑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引导,注重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质疑方法,鼓励其自主质疑,充分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讲“一元二次方程”内容时,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求方程(x-1)2+4(x-1)+4=0的两个根,让学生巩固练习.大多数学生看到这道题后,马上就运算起来,使用一般的方法:先做乘方、乘法、合并同类项化成一般形式后再求解.而剩余小部分学生则在思考后运算,很快就有了答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就进行引导.

师:很多同学算了很久都没有结果,你们有没有仔细研究这道题,它有没有简便解法?

生1:这道题目感觉很熟悉,和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不太一样,但又很相似,不知道两者的共同点在哪?

师:仔细研究一下,不要轻易放弃,有了思路后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老师相信你们的能力.

生2:我发现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有“玄机”,可以将x-1看作是一个整体,不知道行不行.

师:你的想法很棒,按照这个思路,你可以尝试一下.

得到我的肯定后,学生着手运算起来,其他学生也受到启发重新审视题目.在具体运算的过程中,他们掌握了解题的关键,很轻松地就找到了答案,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在这一引导中,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其走“弯路”时没有立即阻止,而是适当提醒,帮助学生继续思考,促进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尊重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其尝试、探索,还在其质疑的过程中培养其探究能力,提高其解题的灵活度,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培养良好习惯,发展核心素养

“学贵多疑”.数学课堂离不开质疑,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疑问、分析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能力,我们要坚持长期培训,将其质疑思维的发展落到实处,贯彻到教学的点点滴滴.具体实施时,不仅要借助习题巩固学生质疑习惯,更要个性化的引导,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形成,以此建立质疑意识,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

在教学“立体几何”时,我就围绕要点精心设计,借助不同的学习活动展开引导,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质疑平台,促进其思维与能力的发展.首先,我组织合作学习,让其分工制作学具,包括球、圆柱、圆锥以及正方体.在其制作时,我就巡视,一边指导,一边交流,鼓励其讨论、观察.之后,就让其分组探究,讨论圆柱、圆锥的特点、联系,并且了解棱柱、圆柱的特点、联系,以此作为切入,鼓励其质疑、探究.随后,学生就根据要求展开交流,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并适当总结归纳.与此同时,我展示课件,直观呈现棱柱类型,让学生结合思考,深化认知,并在小组中提问、解答.认知环节结束后,学生质疑告一段落,进入练习环节,借助具体的题目检测反馈.

练习 讨论交流:1.生活中与球、圆柱类似的物体有哪些?2.生活中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的物体有哪些?3.联系生活,举例说明存在哪些空间物体?

对于这个练习,学生做得很投入,在他们身边随处可见各种几何体,很快就解决了问题.令人惊喜的是,学生竟能在质疑思考中总结我的教学,领会到我是想让其知道生活中的物体为什么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图形,可见其质疑思维已经形成.

总之,质疑是初中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时就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精心创设情境,合理搭建平台,为其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其大胆质疑,在不断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姜春蕾.创设质疑情境构建实效数学课堂[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33).

[2]徐黎英.初中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6).

猜你喜欢
解题创设素养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