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报的栏目建设策略

2018-04-02 14:16杨旺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深圳大学办刊刊物

杨旺平

(深圳大学 学报(理工版)编辑部,广东 深圳518060)

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学报被定位为高校的学术窗口,是本校师生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1].“园地说”是高校学报的立刊之本,但同时也导致其无专业特色,束缚了其发展,让学报难以与专业期刊相抗衡.栏目是刊物专业特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学报中构建特色栏目,是学报走出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2-3].因此,重视并谋求栏目的设置及构建,实现学报的专业化转型[4],对高校学报的生存空间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5].学界对此也做了很多探讨[6-9],但目前高校学报的栏目建设水平还极需提高.本文结合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的办刊实践及自己的一些思考,对高校学报中的栏目建设进行分析.

1 高校学报中栏目设置的发展与不足

1.1 学报栏目设置的发展情况

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细”、“从细到精”等阶段.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高校学报自创刊后是没有分栏目的,有的甚至因为刊号、办刊人员缺乏等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文理不分科.由于学报的办刊定位主要是为校内教学科研人员服务,基本上都是论文“一锅烩”,有的甚至把教改论文和研究论文“杂糅”起来发表.此时的学报基本没有栏目的概念,学报的特点也不鲜明.以《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为例,栏目设置是从2007年开始的,在此之前,“目次”页并没有按照栏目进行编排,编辑所负责领域也没有进行具体分工,这主要是编辑人员缺乏所致.随着学报办刊质量的上升,很多办刊人员认为不设置栏目会导致学报的办刊功能模糊,不利于学报的发展,和专业期刊相比,专业性弱势明显.为缩小学报的短板,很多学报开始重视栏目的设置,以利于专业学科论文的来稿及处理工作.但此时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是粗放型的,只是“雏形”阶段,表现为很多栏目都只设置到一级学科.此时的栏目设置一般来说只起到文章分类的作用.随着学报编辑人员和办刊经费的不断充足,越来越多的高校学报开始认识到,要变“被动办刊”为“主动办刊”,栏目的设置能起到“分渠”的作用,有特色的栏目设置能吸收到优秀的来稿.《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被EI(美国《工程索引》)收录后(注:《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在2006—2012年入选EI收录源期刊》),便开始对栏目不断进行“细化”和“精化”.按照EI的指导和要求,增加了“环境与能源”、“光电工程”、“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等栏目,刊物更加鲜明活泼,更具有科技前沿特色,并与国计民生关注的热点有效关联起来,突出了特区学报的创新与窗口功能.同时,提高了研究者的关注度,吸引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来稿,刊物的影响因子也达到了该时期的高峰.笔者对《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里的高校学报进行核查发现,目前被收录的高校学报基本上都进行了栏目的设置.可见,高校学报核心期刊在栏目的设置上是非常重视的,栏目设置的重要性基本上达到了统一共识.

1.2 学报栏目设置的不足

虽然栏目的建立及建设已愈来愈受到学报同人的重视,但基于学报的具体情况,高校学报的栏目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

(1)稿源不足导致栏目设置无重点.稿源不充足是高校学报普遍面临的窘境,且大部分以校内来稿为主[10].在采用稿件时,只能是“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栏目也只能是根据来稿情况被动设置.因此,学报每一期的栏目名称都比较随意,不能由编者按照办刊意愿及办刊目的进行预设.这样造成的后果便是给人一种无重点的印象.读者在翻阅一段时间的某学报后便会觉得该刊的栏目是很分散的,什么领域的稿件都可以投.这对学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都希望投到学科领域较集中的刊物,这样更容易受到本领域学者的关注.

(2)创新意识不足导致栏目无特色.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学报编辑在编辑工作中一般都是求稳为先,创新意识不足.这便导致了大部分学报的栏目设置都是大同小异,趋同化现象严重.虽有少数学报根据本地特色或者本校优势学科,设置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栏目,但也由于稿源不充足难以为继,难以形成较大影响.创新不足也体现在学报文章多以传统学科为主,而对新学科及新领域不能及时关注跟踪,对有争议的选题及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议题不敢大胆选用.循规蹈矩,导致了学报不能成为学术上的关注点,也同时失去了引领学科前进的机会.

(3)编辑手段落后削弱栏目影响力.与专业性期刊相比,学报编辑在编辑理念及编辑方法上比较落后,出现了“千刊一面”现象.在编排手段及传播方式上没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不能形成独特的栏目品牌.专业期刊在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方面更积极、更主动,如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融合期刊出版、利用公众号扩大影响等.高校学报由于经费、人员缺乏等原因,大都是陷于平时的编辑实务,基于传统方式进行出版及传播,很难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随着高校引进更多的年轻教师,作者和读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栏目是否融合了新元素,是能否更容易被新群体接受的很重要的因素.目前高校学报的编辑手段,尚不足以形成强大的栏目影响力.

2 学报中栏目建设的重要性

2.1 栏目可以聚集学科焦点

高校学报中的学科比较分散,与专业期刊相比,很难把某领域的研究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影响力也比较小.在刊物定位上,很多都是以学校为主,为校内老师服务.“校域”性大于专业性.但作为研究者,又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在专业性比较强的平台上,以获得更多同行的关注.这也是学报稿源少最主要的原因.学报进行栏目建设,建立栏目品牌,扩大栏目影响,可以调节两者间的矛盾.因为栏目具有“聚焦”功能,可以把研究者的关注点相对地集中在一起,以激发研究者对刊物的兴趣.同时,栏目也可以更好地方便作者.因为对某个作者来说,该期刊物里,他(她)只对该栏目的文章感兴趣,而其他栏目的文章对他是没有用的.好的栏目设置可以让作者更为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论文资源.

2.2 栏目可以彰显刊物特色

学报发文学科的分散性,导致了其刊物特色的缺乏.学报进行栏目建设,可以凸显刊物特色,充分挖掘学科优势.同时以该优势学科为发展源,辐射到其他学科,从而形成本校或本刊的重点学科群.刊物的特色及定位是刊物竞争力的最重要体现,是区别于其他刊物的主要特征,也是其生命力的根本保证.高校学报通过强化栏目功能,把自身的办刊意图及办刊宗旨通过一系列强大的栏目散发出去,是可以形成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在学术出版版图里拥有一席之地的[11].高校学报还可以通过栏目的强化不断壮大自身,待时机成熟时栏目甚至可以独立成刊,形成刊物群.高校学报界目前也存在着以不同学科独立成刊的现象,如武汉大学学报,便有人文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理学版、工学版、信息科学版、医学版和英文版等7个版本.高校学报中不同专业分化形成的期刊群,可以形成集群优势,具有比专业期刊更强大的品牌力量.

2.3 栏目可以强化受众黏力

学术期刊的受众是小众群体,具有专业性强、聚集性强等特点.而学术影响力是影响受众圈子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学报进行栏目建设,增强栏目的学术影响及辐射能力,可以有效强化学者的吸附性,提高受众黏力.栏目与学报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栏目衍生于学报母体,栏目的建设离不开学报的学术氛围,也离不开主办高校的科研实力.但反过来,主动创建和营造好的学科栏目,会对学报甚至学校有更好的学术张力.学报和高校也可以利用栏目平台,更好地进行自身的学术宣传,把该学科校外的学术焦点引过来,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学报有一定的影响力后,甚至可以根据学科情况,开辟新栏目,为本校的空白学科建立提供智囊服务,更好地发挥学报的学术阵地作用.《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自从被EI收录后,了解到能源与环境方向的核心期刊比较少,而这些学科有大量学者需要发表成果.虽然深圳大学当时并没有该学科的研究团队,还是开辟了“能源与环境”栏目,深受国内广大学者欢迎,吸引了大量高质量来稿.目前,该栏目已是《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的主要栏目,在学校的该学科建设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高校学报栏目建设的策略

3.1 寻求学校政策支持,以点带面促进学报多元发展

充分发挥高校学报扎根高校的特点和优势,寻求学校的政策支持,从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等方面入手,鼓励相关学院和研究团队向学报投稿.在拥有大量高质量来稿后,顺势组建相关精品栏目,以凝聚团队优势,增强学术扩散效应.并以此为支撑点,以点带面促进更多学科栏目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吸纳校外的高质量来稿,以突破高校学报的“校域”性,更大地扩大学报的影响.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学报对校内稿和校外稿是区别对待的,校外的好稿件录用率低,但校内的学术质量一般的稿件又过多,这样一来,容易降低学报的学术水准.这对学报质量的提升是很不利的.在栏目刚组建时,便应该有高标准严要求,严控学术质量门槛,对校内和校外稿件都一视同仁,切不可由人情稿、关系稿等滥竽充数.待栏目形成一定的学术影响,且高质量来稿比较稳定后,再适当提高校外稿的录用标准,并对校内稿给予一定的倾斜.寻求学校重点学科支持,学报一般都能建设自身的龙头栏目,这对高校学报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3.2 实施各种办刊实践,助推栏目大步前进

在办刊之余,责任编辑应该注意多参加学术研讨会,关注学科动态及发展热点,并与相关学者保持密切联系,在有关学者研究成果成熟时,要给予关注及约稿.在有条件时,可以以栏目为单位印刷单行本,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和每期作者中间进行推广.栏目单行本比散发整本期刊要好,能剔除多余因素的影响,让学者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本学科领域,更容易对本栏目乃至期刊产生认同感.在办刊实践中,《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扩大栏目影响,如:(1)精准推送.结合各学科专家的研究方向,重点推送每期重点论文,包括纸质版推送、邮件推送和公众号推送等;(2)精致服务.实施快审快发制度,缩短发刊周期,减少作者等待时间,每星期会由专人负责分栏目向责编提醒处理较慢或过了审理期的文章,同时也能让责编更好地把控各栏目文章的情况,以分别处理;(3)精心策划.对于高校学报来说,要办出特色,必须要在栏目策划上做足文章[12].培养编辑的栏目策划意识至关重要[13],还要抓好选题策划的着力点[14].《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发挥地缘优势,关注每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并组约一系列前沿热点文章.对院士及重点学科带头人重点约稿,并集中在同一期上刊出,以加强学报的宣传效果.(4)精细编排.应用现代编排手段,重视刊物编排质量,特别是图、表的排版,注意体现原图的精美和版面的和谐.这在某些栏目如“生物工程”里是非常重要的,能突出栏目的鲜明特色,建立栏目品牌.同时,利用二维码技术,每篇文章都附有单独的二维码,用以方便作者和读者查询原文及该期栏目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目前各栏目的来稿情况都较好,稿件录用率在20%以内,深受学者的好评.

3.3 引进项目管理概念,促使栏目稳定发展

利用栏目在期刊中相对独立的特性,把项目管理的概念引进到栏目的建设中.主要措施有:(1)参考项目管理功能,做好栏目的前期调研、中期实施和后期总结工作.在建立栏目前期做好调查研究,如本校在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包括每年产出论文数量、高级职称人数、研究生与博士生人数、立项经费以及设备情况、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等.科研实力是建立栏目的基础,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为后面的组稿约稿工作做好准备.中期实施时要根据栏目的发展及学科的研究热点等情况随时做调整.栏目的发展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度后,做好总结工作,以为后面的提升及其他栏目的组建借鉴经验.(2)实行“学者办刊”,设置特约栏目主编及学科编辑.特约栏目主编一般由领域内较有名望的专家担当,学科编辑也是该领域的学者,对该学科有较充分的了解.利用栏目主编在业界的学术影响力,组约高质量的来稿.由其约稿会比刊物的责任编辑容易得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理稿件时可以以特约学科编辑为主,责任编辑辅助,这样编辑部与专家和作者的沟通会更加深入,增强作者的信服力.(3)单独召开栏目编委会.高校学报的编委会中学科、人员众多,召开编委会时涉及到的面也广,耗时长,而且期刊编委会处理的问题一般都是决议性的,难以面面俱到.单独召开栏目编委会具有灵活、迅速的优点,解决的问题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操作性更强.引进项目管理概念,将会以更成熟的心态去经营栏目,更好地操控栏目的发展.

3.4 建设特色栏目,探索联合发展之路

期刊朝着更大、更专、更强的方向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形势,在这个浪潮中高校学报也不能独善其身.学报与学报间的联合出版指的是利用各自优势,对资源进行重新分工调整,以便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由于体制和办刊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学报间的深度融合会遇到很大的障碍,但很多有识之士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学报的专业化定位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学报的融合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而应该是深度的优势互补.学报的专业化定位首先应该是栏目的定位与建设.特色栏目建设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可以为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找到一个着力点,亦即战略起点,从而循序渐进地把学报的改革推向纵深发展,在整体综合性情况下,实现局部专业化,并不断扩大,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达成目标[15].学报应该在本身的发展中建设特色栏目,才能在互相融合中达到1+1>2的效果.我们期待着不久以后会出现学报间的联合办刊.学报间的联合办刊不仅仅是刊物层面的互联,也不仅仅是栏

目间的渗透发展,更多体现的是主办高校间科研资源的分配与流动.

4 结语

栏目是学报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高校学报的栏目建设任重而道远.在办刊过程中必须重视栏目的建设,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办好栏目.只有办好栏目,才能以栏目为支点,实现高校学报办刊质量的提升.因此,栏目的构建与完善,是学报编辑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猜你喜欢
深圳大学办刊刊物
深圳大学与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签约共建产学研专用线站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1 年分类总目次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年分类总目次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