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大学建设路径研究

2018-04-02 14:14吴同祥顾永安
三明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育学生

吴同祥,顾永安

(1.常熟理工学院 纪委办公室,江苏 常熟 215500;2.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是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最为关键任务之一。[1]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整个社会与高校内部取得了部分价值认同,但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认识与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认识层面的不足主要集中在社会观念与自我认知的束缚,应用技术教育长期被限定在专科层次,不为社会,特别是家长和学生所认可;部分高校和老师也认为转型是自我 “降格”,转型意愿多是基于政策要求,而非根植于心的理性自觉。实践层面的困境则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解决好“怎么转”。涉及宏观方面如办学定位的重构与培养理念的重塑,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范式;中观方面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相关体制机制的健全,高校在教学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优质资源吸附力;微观方面如业务重组与管理服务流程再造,特别是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实现上寻求突破口,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党中央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型高校,其实质内涵是要求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把人才培养重心转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上来,把人才培养质量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在办学定位“应用型趋同”的前提下进行多元性探索[2],创新创业教育被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是世界教育与就业的重要趋势,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一条实践路径,也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自变量。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在价值耦合

2015年,国家先后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与《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目的是引导部分高校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式,围绕经济新常态的人才需求重组人才培养方式与流程,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性改革。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专业成就职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创新致力创业”,二者内在价值紧密耦合。

(一)两者的背景相同,目标一致

从国家、社会、高校、学生等利益相关者视角来看,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但是国家的战略需要与社会的现实需求,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与高校自身发展的主动要求。《实施意见》和《指导意见》都是在部分高校自发改革并获得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后上升为国家行动的,都是针对当下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在国家层面开出的“良方”。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向应用型转变,首先要求其培养的学生站在先进技术应用的前沿,满足社会需求;其次,还要让他们充满创新创业激情,适应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谓创新人才培养是其转型发展的终极目标。[3](P8)创新创业教育是现阶段全球高校着重发展的教学内容,被视为教学改革和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可以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互动,共同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两者的内涵相通,本质相融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迫切需要[4](P5-7);同时,它的提出是针对以往我国本科教学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与“重传授、轻创新”的弊端而推行的改革举措[5](P1-6)。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原因,一方面是专业设置过于僵化、老化,与产业脱节;另一方面则是人才培养过程范化、程式化,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弱化能力结构的构建与培养。《实施意见》强调“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全体学生与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是突出实践导向、注重能力培养,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融合,关注知识运用与能力达成,其应用型特征更是强调实践与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了问题导向,可以补齐创新能力短板。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也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突破口。”

(三)两者的价值趋同,互为补充

地方本科高校走应用型发展道路,既不同于传统学术型大学,也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地方本科高校力求实现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6](P15-18)同时还要坚持“地方指向”和“特色发展”的定位,即地方本科高校对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的重新审视与确立,构建“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二元价值取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以立足地方、服务行业为基本办学思路培养适切高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7](P32-34)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行和深化,表明创新人才培养不再也不应是少数高校的专利,高校人才培养强调 “应用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关键;就业是根本,创业是改善”。可以说,应用型本科教育呼唤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也催生应用型本科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以在互动中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一致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任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价值认同。地方应用型大学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的双重诉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明显的伴生与跟随关系[8](P1-5),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高度一致。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用教育”,符合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办学定位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用教育,聚焦的是学生要什么。从全球教育发展历史看,创新创业教育被誉为“第三本教育护照”,在教育发达国家早已盛行并取得实效。从教育改革方向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一种全面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很大的价值。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用性原则,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更侧重于就业需要[9](P9-13),倡导“学以致用”,而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者应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素质。因此,应用型人才需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用以致学”,也具有应用型属性。[10](P77-80)“学以致用”与“用以致学”虽同样都突出“以学为中心”,但“学以致用”明显有一定的被动成分,“用以致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符合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办学定位。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成果”的教育,契合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目标导向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成果”的教育,聚焦的是教育全覆盖。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是借鉴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或学习产出(Outcome),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部分学生,贯穿全学程,是对学生的普惠。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阵地,形成课程本位与课堂主体的格局,但又不拘泥于书本的理论知识,采用“问题导向”方式,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可以彻底改变过去 “教师课上满堂会,学生课下无所谓,考前只要突击背,考完之后都不会”死记硬背式灌输,强调知识有效运用,基于实际问题进行“真刀真枪地干”,在接近全真的环境中让学生“重新发现”并构建有效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以真实应用来促进学生学习,即“用以致学”。[11](P1-6)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推进全覆盖、普受益、可持续发展,契合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目标导向。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扬长教育”,凸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品牌效应

创新创业教育是“扬长教育”,聚焦的是环境开放式。针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地方本科高校的生源特点,创新创业教育倡导的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接受新概念新事物反应快、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为合适。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基于现实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创新学习、创新研究的积极性。流体力学家Theodore Von Karma说过:“工程师致力于创造从没有过的东西,而科学家则致力于理解已有的事物。”如何创新,那就是在实践中创新,也唯有实践才能创新。通过“学习金字塔”我们发现,传统被动学习的知识留存度在5%~30%,而主动学习中“做中学”或“实战演练”,知识留存度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马上应用”更是高达90%。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有益于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探究性”习惯的形成,凸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品牌效应。

三、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国家战略的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结合点,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是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提高建设质量的自变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放在重要位置,搭建相关平台冲破观念阻力,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互融合的良好生态,以化解就业压力、激发创业活力,提高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水平与质量。

(一)转变观念是基础,要发挥“乘数效应”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要破除自我降格或矮化的观念,专业建设融入行业需求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同质化的突破。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与客观认识之集合体,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点。观念首先决定人们的态度,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对事物进行决策与实践活动的功能,是指导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指南。古代战争中讲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最好地诠释了观念意识,可见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观念的可视(能用文字清晰表达)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统一全校上下思想,要变管理者“一根绳”为全校师生“一股绳”,否则可能会出现“教师学生不欢迎、一切改革等于零”的尴尬局面。

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种路径。目的是通过搭建创新支点来助力教育教学改革,旨在为学生“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注入创新创业的基因”,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联动、整合资源,相互协同、有效互动以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毕业生就业创业水平。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高校的“独角戏”,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三角理论模型认为国家、市场、大学三者是联动的,要发挥“乘数效应”;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并提供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高校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责任,社会机构深度参与创新创业教育。[12](P7-12)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政府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事实上政府已为此“放了大招”,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变过去“一味管”为“放管结合”,并做好相关服务;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不仅要将政策内化成行动方案,而且要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在顶层设计时不能只做简单的加减法(替换或增加几门创新创业课程),要将其统一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也不能袖手旁,必须摒弃“小农思想”,秉持“今天学校的学生就是明天企业的主人”,主动将企业对人才的期望表达给高校,并共享资源以扩大“朋友圈”,提高企业的附加值。当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要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主动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实现其教育的增值。

(二)健全机制是根本,要突出“价值引领”

1.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协同育人是地方应用型大学推进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机制,主要应加强三个方面的协同:学校与社会协同、教学与科研协同、教师与学生协同。

学校与社会协同是办学主体争取社会资源、了解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表达与反馈的有效途径,可从根本上避免教育与市场、教育与产业脱节问题。“资源整合、产学结合、文化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一方面,高校能有效破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实践项目、指导教师、实践场地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通过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就业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校企共同育人能让学生与市场双向了解,破解创新人才培养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后离职率高等难题,实现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需求链的“无缝对接”。

教学与科研协同的意义在于把科研成果和方法转化成人才培养的优势,运用创新的方法研究问题和把科研成果转化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一方面,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改革促进科研,科研也要反哺教学,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可以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开展应用型研究,允许并鼓励学生参加,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研工作者开展科研的情境或途径,以 “准科研”的方式开展“研究式”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当最新的科研进展激荡起学生的心灵,当有效的科研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从 “学习者”转变成“探究者”,创新就成为对学习最好的诠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的意义也就形象和丰满了。[13](P52)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协同是努力构建一种“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关系,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种“合作学习”新型学习关系强调“以学为中心”,关注全体学生,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合作学习”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深层次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倡导深层次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科竞赛等实训活动引导学生注重“学思结合、学用结合”,有利于教学相长;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关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将若干个学生分在一组,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种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式”学习,突出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有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构建长效合理的激励机制与容错纠错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用教育,倡导的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式,于学校发展、社会进步、学生成长都是有利的,为避免其变成“一阵风”或“一项运动”,必须有一些长效合理的激励机制让“教师安心教”“学生真心学”,否则可能陷入“老师不适应、学生不习惯、学校不重视、企业不支持、政府不高兴”的尴尬境地。

教师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体,激活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教学的积极性,也是高校深化改革过程中一个值得充分重视的问题。目前高校的激励机制主要表现为教师职务聘任制与岗位津贴制,这种“胡萝卜加大棒”激励模式相对单一,且有“重管理、轻激励”之嫌,应积极探索基于“波特和劳勒综合激励理论”的激励制度和激励方式。激励制度应在合理薪酬激励的基础上指向教师 “对尊重的需要、对发展的追求、对同行的认可”等非物质需求;激励方式一方面采取以绩效为前提的目标激励、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导向的竞赛激励等“硬激励”,另一方面要加强关怀激励、支持激励、情感激励、环境激励等人文精神方面的“软激励”。激励措施要相对公平、体现竞争,让教师有更多的被认同感和专业成就感。

在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上也要增强激励机制,深入推进学分制管理改革,在学分积累与转换的基础上建立“学分银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要允许并鼓励学生从非传统课堂获取知识、素质与能力的途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对于在MOOC等平台获得的学分予以校内互认;对于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给予一定学分奖励或折抵选修课程;对于通过相关资格考试等学习成果予以学分追认或替换相关课程,充分激励学生参加非传统学习方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允许并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跨学校选课或跨平台选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倒逼”还可以让各种“水课”无法立足,再逐步淘汰掉各种可有可无的“鸡肋课”,真正打造一批受学生欢迎的优质“金课”,让学生从过去的“逃课”逐步变成今后的“淘课”。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保驾护航”。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种“扬长教育”,目的之一是让在基础教育中遭受“打击”的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即允许失败,而且要勇于面对失败,正确弘扬“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全人”,引导更多的学生走向成功。激励学生创新创业,不光是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放宽休业年限实现弹性学制等宏观学籍管理制度,还要完善和优化课程替换与学分互认办法,支持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累积与转换,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方式,让部分“偏材、怪材”学生同样可以有成功之道和成材之路。

(三)深化改革是核心,要实现“守正出新”

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制度架构的核心,它直接构成了教育活动的环境和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行为的过程和结果。[14](P124-128)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途径,应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并将之有效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三课合一”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上全面融入、融合、融通。

1.课程体系要“反向设计”,体现能力诉求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和魅力所在。地方本科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其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三课合一”,并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基于第三方视角:首先要以大量的企业、行业调研为基础,掌握“第一手”的岗位需求信息资料;其次要开展毕业生调查,根据毕业生的真实反馈,了解过去人才培养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或缺失;再次从专业发展着眼,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可能发展趋势,毕竟高校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对调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提炼出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然后反推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哪些课程来实现,即“课程需要由能力决定”,基于这种逻辑起点来“反向设计”课程体系。这样,本专业人才的毕业要求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哪些课程可以提供或支撑这些能力,再决定开设哪些课程,由此构建的课程体系中所有的课程与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建立起一个关联关系,这个关联关系我们称之为“能力矩阵”。

2.教学内容要“正向引导”,注重能力培养

教师教学水平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用教育,教育理念要从知识输入导向向知识输出导向转变,教学设计要从关注“教师如何教”向关注“学生如何学”转变,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要强化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上述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能力矩阵”要求,首先,教师要研究学生,教学内容要基于“成果导向”,教学成果要基于“能力达成”,从过去“要求学生学什么”向“学生通过学习将来能干什么”转变,开展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其次,教学方式要关注过去教学薄弱环节,唯有正视问题、补其短板方可取得实效。麦可思研究数据显示,中国2015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占比68%,这就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中不但要加强教学组织形式,还要以培养学生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排在第二位的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占比46%,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对知识进行加工、包装的过程,教师教学应基于“问题导向、成果导向、实践导向”价值新尺度,开展“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否则形式被拒绝,效果就无从谈起。

3.评价方式要“持续改进”,关注能力达成

有效评价可以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纳入专业教学质量标准。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不是只增加几门所谓的创新创业课程,而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都要体现“创新创业基因”,使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关注是否有利于相关能力的培养;其次,课堂教学仍然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不同课程评价方式不尽相同,第一课堂主要特征是培养学生的相关理论素养,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主导时要“切中要害”,提倡“少而精”,宜采用过程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第二课堂主要特征是方法运用能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体验真实世界,创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强调环境育人和潜移默化,宜采用结果评价与发展性评价。通俗地讲,应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制定合适的评价方式,“不能用水果的标准来评价蜜饯”,要合理评价、精准评价。

地方应用型大学处于高等教育 “夹心层”,上有“985”“211”等老牌本科高校“压着”,下有高职院校“顶着”,受着双重挤压,只有紧盯产业需求、关注市场动向、注重质量贡献,才能在赢得了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时实现创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实用教育和成果导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相通、价值趋同,其本质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即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符合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契合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导向;同时又是一种扬长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互为补充,可以凸显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核心要义,与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高度统一。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进程中还需进一步构建 “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好相应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企业搭建好 “创新实验室”“创业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吸收行业企业优质资源优化师资队伍并构建相关的服务指导体系,开展必要的国际合作,以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使更多的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业,善于创新、成于创业,始于创新、终于创业。创业创新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不仅是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体现高水平建设的自变量。

[1]陈先哲.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双重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3-11(B05).

[2]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不能“一刀切”[N].中国教育报,2015-06-18(1).

[3]黄达人,尚钢,介晓磊,等.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

[5]汤俊雅.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动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7).

[6]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7]刘文锴.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6(9).

[8]吴岩,刘永武,李政,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9]邵波.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14(13).

[10]冀宏,顾永安,张根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江苏高教,2016(4).

[11]吴同祥.新建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思——基于C校本科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的数据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2016(3).

[12]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

[13]陆国栋.构建“六个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

[14]孙德刚,吴欣桐.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6(5).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学生写话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