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4)
(一)西方经济理论观点。早在1974年,Arthur Laffer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Laffer Curve),指出税率和税收收入的关系,在一定税率下,税收收入会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增加,但过高的税率反而使税收收入减少。Branson,Lovell(2001)[1]利用新西兰1946一1995年的数据,分析税制结构对GDP的影响,得出最优税收组合是65的直接税与35的间接税,这样的税收组合会促进GDP增加17。
(二)国内文献综述。国内也有学者就税收与经济增长问题作了较多的研究。郝春虹(2006)[2]以1953-2003年跨度为51年的数据,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结论认为GDP增长率决定了税收增长率,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协调关系,并且一定存在最优宏观税率,使得经济增长率达到最大。刘溶沧、马拴友(2002)[3]从对资本、劳动、消费征税的效应角度分析,认为我国对资本和劳动征税均会降低经济增长,对消费征税可促进经济增长。张伦俊(2005)[4]也指出税收总量与税收收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税收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黄永兴(2007)[5]基于结构突变理论与变参数模型,考虑了经济的结构性变化,认为税收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的但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均衡关系。
(一)我国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现状。自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税收增速开始回落,税收和经济增长趋于一致。至2015年,税收超经济增长趋势有所缓解。税收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变动紧密相关,经济增长得多,税收增长的就多,反之,经济增长慢,税收增长相应变少。总的来说,税收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而变化。再看两者内在联系,1996年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税收增长率,1996年后,税收持续超GDP增长。自2012年开始,两者增长幅度趋于一致。除此之外,两者在幅度上有一定差别。1996年以前,GDP增长率高于税收增长率十几个百分点,1996年后,差距逐渐缩小,税收增长率保持高于GDP增长率7个百分点左右。自2011以来,税收与GDP均出现下滑态势,并且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差距大大减小,几乎达到一致。
(二)税收弹性分析。既然税收和国内经济总量存在联系,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税收与GDP增长应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为合理呢?税收弹性,即税收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笔者将从1978年至2015年的税收弹性计算出来,发现我国税收弹性主要在1左右徘徊。1994年税制改革实行以来22年间,税收增长开始逐渐反超GDP增长,税收弹性持续保持在1.0以上,这与“分税制”改革不无联系。从1997年到2013年,税收持续超经济增长,税收弹性保持在1.0左右。
(三)小结。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税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经济增长必然引起税收增长,经济总量是税收的基数,基数越大,税收越多。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是双向的,不仅要看税收汲取的负影响,还要考虑税收使用带来的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税收能够均衡收入,用于公共物品,产生正外部性,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但是,过高的税收会加重经济总量是税收的基础企业、人民群众的财务负担,降低消费需求,减少企业收入,给经济造成负效应。所以,在一定的经济总量下,一定存在合适的税收,既不阻碍经济发展,又会给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来推动力。税收是经济良好运行的保证。
对于我国税收与国内经济总量出现如上情况的原因,笔者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因素。分产业看,GDP主要由三大产业构成,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即农业是低税产业,我国对很多农产品实行免征税或税收优惠。所以我国税收主要来源于国民经济中的二、三产业,因此,二、三产业增长、结构变化,自然税源比例也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到税收收入。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改革开发以来高速增长以后,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国内经济总量增速放缓,税收增速相应减缓,两者增幅几乎达到同步。
2.政治因素。一国在税收制度中作出调整,如取消某些税种,增加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税种,调整税率,都会影响税收收入。1979年至1993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我国税收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上图中1985年税收增长率出现一个峰值,达到115.42,这是由于1984年10月1日实施了第二步“利改税”,国营企业过去直接按比例向国家上缴利润,“利改税”后国营企业所得税大幅增加,税收收入因此大幅增长。1994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重新划分了中央税和地方税,税收征管秩序得到有效整改,税收收入立即得到大幅增长。2012年,我国开始实行“营改增”政策,进一步对我国纳税对象进行减税,至2012年开始,税收增幅开始下降。
3.税收征管因素。人是趋利的,人们从自身的角度看,自然不愿意将辛苦劳动所得交出去,因此逃税漏税,财务舞弊的现象层出不穷。所以,税收征收的有效进行,税收征管的法律效应起很大作用。税收征管是否严格执行,对税收产生相当的影响。1994年以后,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征管法律体系。直至2013年,税收征管法基本完整。征管法律体系的完善、征管模式的不断改革、纳税服务理念不断创新、税务稽查体系逐渐成熟,使我国税收效率得到良好保证,税收的稳定增长与制度的完善不无联系。
本文借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比较通过税收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税收收入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税收和经济增长是呈正比例关系的。经济因素、政治体制、税收征管等多种因素均影响税收和GDP的关系。所以税收与经济增长不一定保持着简单的恒定的关系。近年来,税收之所以超经济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到达一定限度,基数过大导致增幅缓慢,加之税收征管体系不断改革完善,经济结构转型,服务业兴起,加之国家鼓励发展的一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它们给税收贡献了不小力量,税收收入得到良好保证。但是,到底税收与经济增长应保持怎样的关系为合理?税收弹性系数为多少可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充分发挥税收的最大价值?进一步的研究可为新形势下税制改革制定和税收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1]Branson,J.H.,and Lovell,C.A.K.A Growth Maximizing Tax Burden and Tax Mix for New Zealand[R].Working Paper,No.30,Wellington,NZ:Inland Revenue,March,1997.
[2]郝春虹.中国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04):1-6+56.
[3]刘溶沧,马拴友.论税收与经济增长——对中国劳动、资本和消费征税的效应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01):67-76+206-207.
[4]张伦俊.结构调整中的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J].统计研究,2005,(01):20-24.
[5]黄永兴.一种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方法[J].经济管理,2007,(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