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81)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并把“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写进“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经济逐步迈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速换挡、经济结构转型、经济渠道转变这三个层面是其具体表现。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和首要工作,也是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的总遵循。
“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新常态经济”的本义指的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恢复到危机前的正常状态,意味着旧的周期的结束与新的周期的开始。而对于我国来讲,经济新常态就是在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强调的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此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的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这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一)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与中国改革开放前32年年均增长9.9%的高速增长阶段相比较,年均增长速度大概回落2—3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这一增长速度仍处于领跑状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4年10月的预测,2014—2019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为3.9%,其中发达国家为2.3%,新兴经济体为5%。
(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旧发展方式过于依赖环境资源,导致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资源消耗大,资源约束日渐紧张,环境污染长久难以有效解决。2013年,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为12.3%,但能源消费总量占20%,粗钢占44%,水泥占57%。淡水、耕地、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石油、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原油、铁矿石等主要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快达到60%。而在环境污染方面,中国现有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近6000万城镇人口饮用水水源水质不合格。土壤污染面积大,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较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雾霾等极端天气增多。
而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逐步展开,以往那种以损耗资源、破坏环境、竭泽而渔的破坏性、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萎缩消失。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而在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
(三)动力驱动的改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生产结构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明显下降,而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现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常态,增速换挡将成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长期主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开始显现。“东强西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调整与之相配套的发展战略,着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特点
1.区域发展的差距不断缩小。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等措施不断持续深入,已经取得富有成效的成果。
2.区域发展的优势开始转换。以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和出口驱动,而目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不断消化过剩产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良性逆转。
3.区域经济加速一体化发展:(1)产业不断互补。(2)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涌向城市。(3)交通设施的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4)互联网的加速普及。
(三)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
1.随着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我国政府及时调整以往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部署,不断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位置,并在政策制定出台上有着明确的引导倾向。具体是在理念、手段以及路径等方面。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上,强调要将以往的以单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转向省市联动合作协同发展,构建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一带一路”等区域性经济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构建各地区的贸易合作机制、产业协作体系;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手段上,中央将不再是单纯的采用财政激励政策与行政指导性命令的僵硬方式,而是通过促进各省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增强各区域经济的联系,使得各区域经济板块自发的寻求合作、寻求协调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上,中央更多的是开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承接转移的三部曲推进方式,全面强化区域经济板块间的依赖作用、支持作用,真正提升国民经济的质量。
2.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期,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点。在世界经济复苏举步维艰,国际市场不确定风险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充分意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好处,只有通过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协调,国民经济的韧劲才能增强,才能在国际需求疲软的外部环境下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地方层面也逐步转变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态度、思路与方式。与此同时,传统的地区政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式是抱团发展,然后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因此大批的城市群开始涌现,但这基本不属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仅仅是增强经济联系而已,更为不幸的是,这种僵硬的城市抱团发展不仅容易引发“城市病”,而且还造成核心城市优先发展的“马太效应”,进而造成各区域争抢经济发展资源的局面,最终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基本目标。在此情况下,各地方政府也在反思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混乱与方式错位,从初始的优惠政策抱团申请逐步转向为产业联系的持续增强,进一步强化经济的互补性与互惠性,最终实现有内容、有层次、可持续的经济协调发展。
[1]臧天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及政策调控[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2]周旭瑶,韩艳红.如何让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0(03).
[3]林平凡:《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新经济》,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