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类直播平台在移动网络中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分享消息、展现自我,许多人便把在直播平台中直播的人冠以“网络主播”的称谓,促使“主播”一词迅速流行于大众之中。按照此种逻辑,每个拥有网络的人都可以成为主播,主播泛化已成为事实。然而,主播实际上是新闻行业中的高级人才,应该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养,在国外能成为主播的人凤毛麟角。但是在我国,人们缺乏对主播的正确认知,许多人认为主播是主持人和播音员的简单相加,还有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在镜头前以传播者姿态出现的人都可以称为“主播”,人人皆为主播的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真正意义上的主播的认同感,主播泛化危机已经出现。因此,网络“主播”是否应该继续称之为主播?是否应该任由这种主播泛化现象继续发展?还是应该帮助人们认清主播的本质,恢复主播的权威性?笔者认为,以上问题都会影响我国主播队伍的建设,笔者将从播音员、主持人和主播的定义以及网络直播平台的现状出发,尝试回答以上问题。
主播翻译于美国Anchor一词,指新闻主播。“它开始于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第二代当家人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1962年至1981年间,克朗凯特担任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播,不仅在演播室现场负责组织新闻报道的串联,更从头至尾在节目制作流程中起内容主导作用,是节目内容的最高领导。”①这个词的原意为锚、固定、赖以支撑等,由此可见,主播应当是一档节目的灵魂人物,主播应该主导节目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并非所有在话筒和镜头前的人都是主播。在美国,能够成为主播的人也为数不多,需要具备相当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专业素养才能胜任。
以欧美国家来说,想要成为主播,都要有十几二十年的记者从业经历,这些经历可以使他们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冷静、果断地梳理报道整个事件。“克朗凯特早年是一名通讯社广播记者,1950年加入CBS从事电视记者工作达12年,1962年才成为新闻主播。彼得·詹宁斯也是记者出身,先在加拿大的一家电视台当记者,因为工作比较出色被加拿大一家独立电视台看中,成为电视记者。1964年受邀到ABC担任电视记者,又经过10多年的记者生涯磨练,才成为优秀的新闻主播。丹·拉瑟50年代进入新闻界,1981年才成为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播。”②可见,成为一名新闻主播并非易事,必须具备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
主播应该参与到节目从制作到播出的各个环节当中。克朗凯特在担任CBS《晚间新闻》主播时,享有大量的职权,除了负责新闻播报之外,还对节目的整个环节起主导作用,真正成为整个节目的核心。要想做好这个核心,不仅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节目的质量和节目正确的价值取向。
主播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和大众的意见领袖,必须要有较强的威望和影响力,才能够与受众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白岩松为例,这位记者出身的新闻主播,从1993年开始就一直活跃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幕上,得到了业界、专家以及观众的普遍认可。他既是《中国周刊》等节目的新闻主播,又参与策划其他新闻节目,同时还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的‘新闻观察员’,成为真正的意见提供者。”③
目前,人们也习惯性地将新闻播音员或者节目主持人称为“主播”。从上文我们对主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主播是有区别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而且也绝非等于播音员与主持人的简单相加,主播一定是高于普通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存在。
我们首先来看播音员的概念:“以在话筒前(含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为主要工作的专业人员。”④我们国家的大部分新闻播音员无论是使用何种语言表达样式,都是将编辑好的稿件传达给受众,而播音员并没有参与到节目的策划、协调以及新闻的采访编辑等环节。在国外,新闻播音员通常使用“Newscaster”或者“Newsreader”来称呼,意为“播读新闻的人”。所以新闻播音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播。
我们再来看看节目主持人的概念,在我国播音主持理论发展过程中,播音长期涵盖主持,对于主持人的概念的界定较为模糊,直到1993年广东广播电台的李东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发表了论文《走出“魔圈”——主持人与播音员语言特征辨析,兼与张颂教授商榷》,业界才开始展开关于播音员对主持人涵盖与否的讨论。较早时候对主持人概念的界定为:“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⑤节目主持人是节目和受众之间的桥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与受众进行交流。但大多数的节目主持人同样也没有参与到节目的策划、架构与播出,仅仅是作为节目与受众间的中间人,将节目意图传达给受众,把控节目各个环节的进程。因此,普通的节目主持人也不能称为主播。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媒体间相互融合,媒体融合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爆炸式的消息影响着人们对消息的选择,人们获取的消息开始呈现碎片化。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多重压力,以及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使人们更愿意接受图片和短视频这种更粗暴更直接的方式,因此,很多人便戏说,这是一个抓眼球的时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类网络直播平台迅速崛起,例如YY、六间房、虎牙直播、斗鱼直播、战旗TV、映客直播、花椒直播等。目前,很多直播平台的用户不仅仅是看客,一部分也成了所谓的“主播”。
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到底是那些人在使用直播呢?出于何种原因成为直播平台的用户呢?
对于人们成为直播平台用户的原因,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直播间有美女;第二,直播间有名人;第三,太累了,放松一下;第四,直播很搞笑;第五,无聊,没事儿做。以上的原因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用户特点,用户的男性化和年轻化,使他们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这也是直播平台如此火爆的原因。
虽然直播平台和用户的群体庞大,但是直播平台和“主播”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
成为“主播”几乎没有任何的要求,甚至也没有时间、地点和设备的要求,从而造成了人人都可成为“主播”的现象,使得“主播”素质层次差异巨大,鱼龙混杂。
很多“主播”直播聊天、吃饭、睡觉、工作、唱歌、玩游戏,甚至还有低俗至极的内容等,凡是生活中出现的状态都可以成为“主播”们直播的对象。例如,2016年10月,斗鱼TV的一位女“主播”在宿舍直播,全程带着口罩,没有说一句话,却引起十万人围观。很多“主播”直播的内容都算不上一个最基本的节目,却冠以“主播”的称呼,实在可笑。
“主播”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在其语言表达上多受地方方言和网络语言的影响,使表达极不规范和低俗,例如老铁(东北方言)、酱紫(这样子的连音现象)、SB(网络粗俗语言)等。而真正的主播应该是标准普通话的推广者和实践者,应该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体现者。
很多直播平台中有打赏的功能,很多“主播”在一场直播中被“砸”几十万都不是新鲜事,甚至有些“主播”的年收入超过千万。这些都使很多“主播”在直播时充斥着“感谢某某送的轮船、求送飞机……”等语言。有些“主播”为了收入而讨好观众,甚至按照观众的无理要求做出不雅举动。
把这些“网络主播”与具备高级专业素养的主播混在一起实为不妥。在国外,很多人会把“网络主播”称呼为“Net Jockey”,意为“网络骑士”;或者“CamGirl”,意为“直播女”。笔者认为,将“网络主播”称为“分享者”或“直播客”更为恰当。
面对现在网络直播的混乱局面,要想改变,必须是政府、直播平台和“主播”同时做出调整,而不仅仅是“主播”的问题。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不少直播平台也受到了相应的处分,但管理力度仍然不够,依然有不少“主播”顶风作案,大量不雅视频在互联网上疯传,似乎并没有收敛的迹象。为何传统媒体中极少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那是因为节目播出的权限掌握在政府手中,而新媒体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节目播出权限掌握在个体手中,因此,这种监管难度想必是非常大的。笔者认为,在适当的时期可以将节目播出的权限收回到各个地区的广播电视局手中,加以监管和规范,当一切走上正轨后,则可将权力下放。
许多直播平台的经营者,对直播可能更多的是从商业角度看待的,缺乏专业的从业理念。国家应积极开展针对直播平台经营者的培训,以提高经营者对信息传播的认知,更好地提供服务。
目前,网络“主播”的准入门槛极低,人人都可以成为“主播”,这就造成了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对于网络“主播”的选择应该提高标准,尽量选择经过专业学习并取得主持人资质的人员,他们对于节目内容和尺度的把控较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要好得多。
因为网络“主播”的出现,使主播这一称谓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我们应对主播称谓进行清晰的界定,说明哪类人群可以称为主播。而那些仅仅是直播睡觉、吃饭的人,应该从主播称谓涵盖的范畴中去除。
面对这种主播泛化危机,我们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传媒工作者要时常警醒,不要被它带入认知的歧途,帮助人们认清真相,还给主播应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高级人才的进入,网络直播在将来一定会出现优质的、高质量的直播节目,那时,“网络主播”才可成为真正的主播。
注释:
①文家宝,常江.中西方电视新闻主播功能比较研究——以CCTV《新闻联播》、CNN《时事观察室》、BBC《六点新闻》为例[J].新闻界,2014(20):48.
②王朋进.新闻主播中心制的核心要素[J].视听界,2009(6):30.
③胡智锋,周云.当前电视新闻主播队伍的建设:问题、经验与思考[J].现代传播,2014(12):70.
④姚喜双.播音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8:33.
⑤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