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少宁
英国导演菲尔·阿格兰和法国导演埃里克·瓦利认为,纪录片的国际化表达就是以真实为基础,通过对故事人物的寻求,对故事线的跟踪拍摄以及国际化的剪辑来探索艺术世界和人物的心灵。
关于“国际化表达”还有很多专家非常好的心得。笔者认为,一部运用用了“国际化表达”的作品,其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看懂。“国际化表达”是有穿透力的,是能够冲破年龄、国界、文化、语言的一种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可谓是我国纪录片人把“国际化表达”运用到作品中的一个很成功的案例,但是在海外发行上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中国观众看到《舌尖上的中国》时,不仅会第一时间产生食欲,还会勾起对于一道美食甚至一个地方的追忆;但其他国家观众未必有类似的反应。中国的纪录片往往在选题、叙事的手法上不能迎合国际观众的胃口,这也就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了其发行渠道,只有让国内纪录片从业者更了解国际观众的口味和习惯,才是发行最根本的基础。
中国纪录片要走向世界,“国家化表达”所涵盖的范围不应仅仅是我们的拍摄手法,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真实、国际化的公正也很重要。
前期调研很重要,很多刚入行的纪录片人调研时往往重视的是内容而忽视了画面。其实“国际化表达”在调研的时候,就应该及早介入,为下一步实拍奠定基础。
笔者在做《美丽西江》的调研的时候,脑海中是有画面的,“国际化表达”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活生生的画面,而不是解说词。在一次美食传承的调研中,当地向导介绍了一家做蒸汽粥和糕点的名厨,但这个店的环境和这道美食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不是十分理想。经过多番周折,我们选定了“鱼生”。切鱼生的“刀光剑影”画面,河中打鱼的画面,正符合笔者的预想,成品呈现出来后,“切鱼生”的画面效果非常好,是这段故事的高潮。
在广东这一路上调研,吴红宇导演也一直一边调研一边构思画面。他与笔者探讨如何在水下拍摄渔民在水下用渔枪打鱼的镜头,这组镜头最后在其导演的《水生》一集中得到了很完美的呈现。
在“国际化表达”中,其实是以画面先行的,那是因为在国际上更强调的是“眼见为实”,而更公正更客观地反映事实的手段就是视频和声音了,解说词的作用是补充画面之外的信息。所以在解说词当中不必刻意去渲染感情和所表达的意思,观众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理解,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国际化表达”就成功了。
试验材料为3 a生樟树实生苗,来自樟树主要分布区,分别为江苏2个种源7个家系、湖南1个种源4个家系、广东2个种源2个家系、福建2个种源8个家系、四川1个种源4个家系、日本1个种源1个家系、湖北1个种源2个家系、江西8个种源24个家系,共18个种源52个家系(表1)。
什么是讲故事?美国著名电影人希拉·科伦·伯纳德认为,故事是对一件事或者一系列事件进行有趣的叙述或讲述,以吸引听者、读者、观众。观众都很聪明,所以讲故事最忌讳平铺直叙,要把一件事情用一种吸引观众的特别方式来表述,电影化叙述方式是“国际化表达”的其中一种。
电影化的故事架构能够运用到纪录片当中吗?笔者认为,纪录片中可以多借鉴电影的情节架构方式和镜头语言。传统的电影叙事作品中情节结构占主体地位,最典型的是戏剧冲突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在电影中,叙事结构参与元素更多,因而更复杂,如情节、画面、剪辑组合关系等,需有精细的情节设计和精巧的结构布局才能讲好故事。
关于讲故事的问题,也是“新手”头疼的问题,“新人”往往容易把一部纪录片做成了一个好人好事大新闻,或者一个专题片,而同样的题材,“老手”们调整一下故事结构,就成了一部纪录片,这就是“新”和“老”的区别,跟年龄没关系,但是跟怎么讲故事有关系,跟讲故事的功底有关系。
笔者在做完第一版初编版的《传承》后,总导演刘竺和执行总导演蓝云剑第一次审片看得索然无味:故事架构不好,拍回来的画面不错,但是编辑出来的效果就是堆砌,是讲故事的手法出问题了。
在第二版中,笔者借鉴了很多电影化的叙述表达方式,重新架构了人物故事,包括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精心地设计了独特的电影化叙述方式。改编后的故事叙述更有悬念,人物故事更加跌宕起伏,事件发展也坎坷不平,既注重了人物故事与西江传统文化的关联,也突出了“传承”这个主题。
道具是电影中常用到的表现手法,在《传承》中笔者也做了一个精心的设计,于细节处用道具来展开故事的叙述。白石山采药人的麻绳和木桠、顺德“新食神”的刀、佛山舞狮人的高桩、龙胜梯田长发女的洗发水……这些都是他们的生活中很平常的东西,但却是承载着片中人物故事的重要道具。“传承”是一个很空泛的概念,画面化表达是一个难点,而这些麻绳、木桠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存在的“传承”,它们是有故事的,有情感的。如果平平淡淡地说这麻绳和木桠是采药人爬山用的一种工具,长多少,形状怎么样,那么观众就会看得很乏腻,很没有意思,要换台了。在片中笔者把麻绳和木桠处理成为保护采药人的生命安全的两个道具,为此还做了很多的铺垫:在前半部分强调山的高和险,从采药人无绳攀爬到系绳、下降,难度一步步上升,为麻绳和木桠这两个道具的出场作铺垫,营造了惊险的气氛,突出了麻绳和木桠的重要性,采药人在下山过程中遇到的意外事故,麻绳和木桠关键时刻保护了采药人的生命,最后采药人潇潇洒洒地在绝壁上荡来荡去,跳跃式下降,代表着一种振奋人心的成功,也就是主人公在麻绳和木桠的帮助下在循崖峭壁上种植石斛的成功。
这段故事的最后一组画面是小小的人和长长的麻绳在500米的高山绝壁上拉出,山很高大,人很渺小,但是人类还是能够与自然相依相存,友好相处,生生不息。此刻,麻绳和人的命运是相关的,也深化提升“传承”这一主题。
爬山这一组画面的设计,其实在调研时已经开始筹备,为完成这一组画面我们从设备、安全、人员、地点、角度等多方面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因为拍摄难度很大,采药人和摄制组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完成这个经典的画面。《传承》因这一段精彩的爬山画面而作为《美丽西江》系列片的代表参评,获得了2016年度广州纪录片节优秀南派纪录片最佳摄影奖。
在纪录片《人类星球》中有一段经典的画面,一个渔夫在波涛汹涌的湄公河上走钢丝绳到河对岸去打鱼,这钢丝绳和《传承》中的麻绳在片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美国历史频道曾经推出了系列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其中就运用了大量电影式的情景再现手法,结果观众认可了这种“非虚构”纪实手法,收视率超过了电视剧,在国际上风靡一时。实际上这部片子真正吸引观众的不是情景再现手法,而是引人入胜的电影式故事架构。
有一个美国电影学院曾经组织学生观看了很多部电影,然后把每一部片子的故事架构记录下来,结果发现好莱坞大片的故事结构几乎都差不多。好莱坞商业电影能够在全球发行,全球的观众都愿意为它买票观看,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不简单的。他们对观众的心理研究得很透彻,所以研究电影的故事架构,把它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也是有益的。国外有媒体把这种故事化的纪录片称为“非虚构娱乐节目”。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在观众的好评声中也出现了一些热议,在观众中引发了“人重要,还是食物更重要”的争议。与此同时,有学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虽然保持了美食的主题,但是却更多地渗入了创作人的创作理念与人文情怀。围绕着《舌尖上的中国》,学者们提出了纪录片创作中的“客观展现与人文精神情感的有机融合”理论。笔者认为,“客观展现与人文精神情感的有机融合”首先还要考虑主题把握这个大问题,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学术争论实际上焦点就在于主题的把握,也就是说“人和美食”到底谁是主谁是次。
这个“有机融合”在《美丽西江》的创作过程中,也有过热烈的讨论。在创作之初,《美丽西江》就被定位为一部从自然、物产、生态、民族、生活等多维立体视角,记录和展现西江的自然之美、物产之美和人文之美的纪录片。笔者是用“风貌”这两个字来概括该片的,人的故事是“风貌”中的一部分,是为“风貌”这个主题服务的,也就是说:“风貌”是主要的,“人”是次要的。而落实到《传承》这一集,笔者所讲述的人物故事都是围绕着“传承”这个主题的,不能一味讲述人物与“传承”无关的故事,更不能忘却反映整个《美丽西江》的“风貌”这个更大的主题。笔者把《传承》中的4个人物故事+传承+风貌,放在一起做了很长时间的思考,最后把顺序改变为人物故事—风貌—传承,笔者又把与风貌、传承无关的故事砍掉,这样就把主次分开,解决好了主题的问题。
但这还不足以解决“客观展现与人文精神情感的有机融合”这个问题,还要加上一个“情感”。虽然纪录片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客观公正,但是不能刻意去追求客观而故意放弃情感,那样的话就不是艺术,是素材的堆砌。
在《传承》中,人物故事是客观存在的,风貌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传承”是一种精神意识形态,这里面有新老观念的交接,有传统习俗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冲突与挣扎,有逝去的无奈也有发扬的希望。无谓艰险在绝壁上种石斛的采药人,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美食传承人,经济发达高地中仍然坚守传统的舞狮人,保养着长发情丝等待着情郎、能接受古老传统的瑶族姑娘——这就是当今“传承”人的“酸甜苦辣”。
传承的种种客观问题是不可能在短短的24分钟的片子里就可以解决的,但愿《传承》中的4个人物故事能像一道“五味俱全”的好菜,散发着一缕人文情怀的清香,让观众慢慢品味。
纪录片的“国际化表达”手法很多,笔者希望“新手”们要多带着问题去看那些经典的作品,细细分析,总会有收获。
1.[美]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邓晓松.讲好故事没那么简单事[A].记录2014——中国国际科学纪录片学术交流[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127-132.
3.庞慧敏.德国先锋纪录片的创作特征[J].中国电视·纪录,2014(1).
4.汤雪.浅析人文精神在纪录片中的具体体现[J].新闻传播,2013(3).
5.黄桂萍,山彤彤.从“有机论”视角看《舌尖上的中国Ⅱ》[J].中国电视·纪录,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