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心得

2018-04-02 08:57深圳龙岗坂田扬美实验学校卢红斌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态度价值观目标

文/深圳龙岗坂田扬美实验学校 卢红斌

在中学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列的三维目标之一,而且是地理课程的最终目标,这体现了在初中地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也就是说在初中地理,特别是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的教学中,以地理学科知识为载体,通过地理课程的的生活性与实践性来体现地理学科的思想性特点,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一、德育教育目标的设计与内容的选取

初中地理主要为区域地理,具备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特点,蕴含了较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内容,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就为德育教育渗透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客观要求。

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首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研读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上的要求,确定德育教育目标的重点与任务,避免德育教育目标的设计大而空,缺乏可操作性和不可测。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教育目标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可操作性,便于学生的感受、体验与思考,便于教学的开展和评价;其次,目标的设计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形式,既要表述明确也要有一定的层次划分;最后,目标的设计也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粤教版八下第八章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主要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德育教育目标的一个很好切入点,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不同,通过教学活动过程逐步进行渗透。

首先,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进行层次划分,例如,通过台湾自然景观图片的直观展示可以让学生得到美感的体验,台湾城市建筑与经济建设的人文图片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理感受与思考,可以配上一些台湾地区的特色民乐,营造一种优雅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自己感受到美,感受到爱,进而感受的台湾这片国土的价值。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整合历史、政治与时事的内容,以主题活动的形式,从经济发展、人员交往、两岸历史的变迁等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台湾与大陆的紧密联系,使学生通过讨论、辩论认识到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陆、两岸人民是同宗同族血肉相连,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等的客观现实,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教学目标与德育教育目标有效结合,以环境审美开始,到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再到正确历史观的了解,直至正确民族观的确立,从而将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并贯穿和实践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二、德育教育活动的展开与评价

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恰当选取合适的活动形式,常规课堂教学、主题探究性学习以及开放式地理教学都是比较常见的开展形式,这些开展形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体验,逐渐形成积极的人地和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务。

在粤教版八下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具体一课中,我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几个相关小专题,尝试让学生在课前分别收集各个专题小资料,制作小课件,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例如,在台湾的旅游专题的展示中,通过学生对台湾地区秀美的山川景色、传统的地方特色、民族风俗的介绍,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同宗同源;在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注意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立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的唯物历史观。

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效果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的变化,对人地关系唯物辩证观点的树立是初中地理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目前,国内地理教学对于这一方面的检测与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传统的考试评估很难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而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方法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在实际教学中,要逐渐探索评价的标准,使初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教育规范化,效果评价更加有依据且可操作。

猜你喜欢
态度价值观目标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