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石碁小学 谭妹妹
为落实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育人为本的要求,学校开设 “故事教育”特色课程。通过 “故事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口头表达等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要把学校内部和周边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规划,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故事,以学校故事文化为主线,构建合适学生学习的学校故事教育课程体系。
校园人文环境是一种隐形课程,对学生身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学校的 “舒心长廊”就有不少故事,包括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德育故事、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故事等。这些故事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
首先,可以结合校园相关文化搜集、整理信息,形成具有学校校本特性的信息资源;其次,充分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潜在能力,平时搜集和整理互联网上的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和热点,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学资源;再者,可以结合少先队的各种活动丰富校本课程资源,如大队委竞选、文明班评比、少先队入队等。
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校本课程多样化、本土化的教育氛围,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方法有:1.家乡的故事:采访当地的名人、了解家乡变化、学习家乡习俗等。2.科学的故事:主动争取社区的支持,引入相关的资源,开发科学小组学习的故事。3.生活时事热点的故事:社区垃圾分类、社区传染性的预防等。
1.全员参与课程培训
为了形成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合力,学校要求全员参与课程培训。领导干部要主动参加 “故事教育”的实施研究培训,形成课改的领导力量;教师要参加 “故事教育”课堂模式培训,形成教学的中坚力量;学生要参加 “故事教育”基础知识培训,形成学习的体验力量;还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 “故事教育”特色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形成家校合作的支持力量。
2.全员参与课程开发
为了提高全员对课程的认识,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我校全员参与“故事教育”课程的开发。以校长为核心组织领导组成员对课程进行规划,全员按照规划的方向开发课程的内容,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开发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3.全员参与课程学习
为了提高 “故事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要求,我校实行全员参与课程学习。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少的问题,包括如何深化故事教育的内涵、如何提高指导学生搜集故事的能力等,我们通过聘请专家、案例分析、课例研讨等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资源共享,提高活动的效率。
1.制度保障开发
在开发特色课程之前,学校已经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的制度。为了保证课程有序开展,我校规定每学期开学前对特色课程进行规划,组织全体成员对课程开发,每个年级实施相同的主题,共同制定活动的计划,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保证课程能按时开足开好。
2.制度保障实施
特色课程的实施更需要制度的保障,我校规定每周四下午第一、二节课开展特色课程,规定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并在实施的过程中采用 “三同原则”,即 “同一时间同一主题的原则,同一年级同一范式原则,同一活动同一教研原则”,这样规定保障活动有序有效实施。
3.评价促进实施
学校评价的两个层面,结合“故事教育”特色课程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两方面进行评价。即学校层面的 “三有”与教师层面的“三要”。学校的 “三有”包括:一有领导小组,二有课程计划,三有评价机制。教师的 “三要”包括:一要设计活动主题,二要编写活动方案,三要参与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 “小课题研究”指教师将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转为具体研究的“课题”,结合身边的故事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研究形式。小课题研究一般包括以下4个步骤:发现问题;征集讨论,确定课题;撰写课题计划;合作进行活动设计。
要对特色课程进行优化,把其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综合实践活动是源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置。学校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优化起来,有利于减轻师生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走近本地化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