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
国务院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之后,中原城市群的经济迅猛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加,总体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其它城市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主要问题:
(一)产业层次低,资源依赖性严重。河南地处中原,作为农业大省有丰富的原材料和能源,但是工业发展却很薄弱,生产的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总体上大部分依靠农产品出口提供贸易增长。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的提出,虽然有助于经济状况的改善,但是其产业结构发展仍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三产业比重还很低。
(二)郑州作为中心城市,其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根据“极化—扩散”效应,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依赖足够多的大城市来带动,而中原城市群的大城市数量显然不足,一直都是把郑州作为顶梁柱,没有其他的城市可以辅助。虽然近几年提出建设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次中心城市,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且这些次中心城市的规模小,领导力和影响力明显不高,还不能成为带动城市群发展的辐射源。再加上郑州市的“膨胀病”越来越严重,所以明显郑州市的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作用很弱。
(三)区域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竞争力。创新改革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一直备受关注。虽然近年来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是区域创新能力明显还不如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河南地区人才资源流失严重,缺乏高科技的人才。据2017年6月份的毕业数据显示,河南省的高校毕业生超过三成去了一线城市,这些一线城市对于互联网、计算机、生物科技等人才的需求缺口大。同时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市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19937件,科研经费支出1030.00亿元①,而郑州市的专利申请量才达到37411件,很明显中原地区的技术资金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竞争力。
(一)轨道交通促进城市群之间的连接。郑州市地处京广、陇海铁路的交汇处,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成为中国铁路的心脏。目前,在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郑州的各项交通设施正在完善。有报告显示,为了保证各个县市能在半小时之内到达高速路口,去年河南省的高速公路已蔓延到各个县市,总里程达六千多公里。这些高速公路连接铁路、航空,三种运输方式以空港经济区为中心,极大程度地方便了郑州市和河南省其他省份的经济往来。郑州航空港作为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了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不仅向内部吸引资源,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周围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建设不仅包括航空物流业,还多了很多了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等主要产业,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带动了其他一系列相配套的科技、仓储和金融体系的集聚,吸引了优质资源和产业的流入,从而促进了郑州乃至整个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航空港的建设对其周边城市的发展也起了引领和带头作用。以旅游为例,2013年到2016年整个河南省的旅游年收入分别为3875.5亿元、4366.2亿元、5035亿元、5764亿元,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10%,可见,郑州空港经济区的战略实施明显提高了整个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层次,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带动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2010年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拉开了河南省对外开放的新序幕,这为中原城市群的腾飞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从2013年空港经济区正式批复之后,中原地区的进出口总额每年的增长率都在50%以上。很明显以前中原地区的经济是靠火车拉出去的,现在空港经济区的建设,可以靠飞机飞出去,通过空港经济区的国际航线,可以中原地区的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吸引国际上更多的高科技产业进行投资,促进与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技术交流,使中国更好的加入到国际分工之中。
(四)加速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完善,一体化表现在“一极两圈三层” 的空间开发格局。以郑州市为核心增长极,以交通圈为辐射层,打造“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经济圈”,促进整个中原城市群各大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和往来,加速郑汴一体化发展历程,优化中原城市群的资源配置,实现共同进步,共享发展成果。
(一)加快空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式联运。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要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对中原城市群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加强对综合交通的建设,完善铁路、公路以及航空等基础设施之间的完美对接。新郑国际机场的建设为城市轨道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所以要充分发挥新郑国际机场的作用,将与它相连的铁路和公路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其次要加快对于郑州航空港机场的二期建设工程以及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建设。
(二)突破省域局限思维,发挥广域辐射引领作用。打破传统的省域辐射思维局限,不能只考虑对于郑州及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头作用,要充分认识和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广域辐射引领作用。必须坚持做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工作,与此同时还要统筹协调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城市在发展中也不要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保证各个领域协调发展。另外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优化产业布局,保证中原城市群各地区资源要素充分配置,实现各城市产业、资源及市场的共享。
(三)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市场化体制建立。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将供给侧改革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所以地方政府要把产业改革放在首位,完善各体系建设,优化郑州市作为大城市的带头功能,使空港经济区的经济功能辐射范围更广。另外市场化是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效率最大化目标的机制,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还要兼顾政府,避免一些政府领导经济意识淡薄,攀比心理强烈,过于干预市场经济,造成资源的浪费。最终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去产能、降成本,实现中原城市群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合作交流。
【注释】
①数据来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