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苏州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现状分析

2018-04-02 05:36:34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句法村落苏州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青少年责任教育是中美两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这里的“青少年”指12-23岁年龄段的在校青少年。青少年责任教育指培养青少年具有责任感、责任心与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优秀品质与高尚人格的教育。通过对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的比较分析,必将对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有所启示。

一、我国村落发展存在问题

(一)传统聚落外部肌理遭到侵蚀

全国各地传统聚落作为近6亿农村人口居住的主要空间的重要载体,并形成我国各地域性所特有的文化,民俗的符号象征,虽然在新农村的建设与改造中已有显著提高,但目前我国在村落整体规划上面临巨大挑战,在传统民居与路网肌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苏州为主要核心的江南地带地大物博,地貌丰富多变,其中无论是曲折萦绕的水网地带还是农耕文明的平原地带以及植被土壤肥沃的丘陵地带,都在苏州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与生活行为上渲染融合出了独一无二的苏州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度发展,旅游业大肆发展,为满足游客服务功能大量新建建筑使原有聚落肌理遭到腐蚀,变得臃肿。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背景下,我们逐渐忽略原有聚落所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导致村落大量建筑被废弃,自然聚落景观遭到污染破坏。同时城乡差距所导致的在生活基本诉求方面无法满足现代村民,例如外挂空调机位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的随意安装都破坏了原有的聚落空间形态,致使出现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行为。

(二)传统聚落内部秩序衰败

根据笔者亲身调研发现,虽然苏州传统聚落内部农业生产、水网贸易等生活方式正常运转,但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年中年人口的大量流失导致村内大量出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以调研实例东村祠堂为例,祠堂本为祭祀祖先传承家族村落内在文化的地方,后逐渐成为生活用房,因此不难看出祠堂在社会功能和文化输出方面消退明显。人口构架的改变导致聚落内部公共建筑的应用率过低,宗教仪式严重衰败大不如前,这必然导致原始聚落中的宗法礼仪思想意识骤减,国民内部文化不能得以传承与发扬。

(三)对地域性的传统诉求

地域文化特色与地域内固有物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地域性文化,是一个地区人民的内在气质的重要体现。但目前,我国建设高度发展受城镇化的影响,传统聚落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导致在一定程度上设计趋于雷同化,缺少地域性特色符号,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和发展面临巨大威胁。我国聚落是历史留下最强有力的见证与文化民俗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城镇发展与保留原有聚落特色中找到平衡点,已然成为现代聚落发展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

(四)传统聚落规划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性发展所导致的聚落农耕土地面积被压缩、传统房屋元素被破坏、特有景观空间形态也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破坏。与此同时近二十年间,我国原始特有传统村落数量骤减,近数十万传统村落就此陨灭。然而侥幸得以保存的聚落也因大量的商业开发,导致原本具有的农业生产和民俗特征空间也不断被压缩。原来具有宗教文化历史意义的空间景观节点和建筑符号元素也在削弱,村落逐渐沦为城镇化和旅游业的牺牲品。我国村镇研究已高度成熟,日趋完善,并在保护、改造、修缮等方面给出定性相关意见,但在定量研究分析中,还存在部分空白。我们更需将空间句法理论所量化出的客观数据作为日后传统村落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持与指导意见。因此,我们需要将定量分析作为辅助手段来更好的辅助聚落保护,使聚落的传统肌理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与传承。

(五)聚落空间形态破坏日渐突出

1.从宏观角度出发,传统聚落在规划保护及改建中,设计者并没有过多考量地域性因素,而是一刀切式的与城市同步,进行统一的建筑外部空间景观设计规划改造,忘记传统聚落中空间形态所最宝贵的精神文化与历史沉淀。空间形态单调乏味,空间组构方式简单雷同,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外部肌理与内部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2.从微观角度看待传统聚落发展,村落中居住建筑功能单一,立面形式雷同;通往各住区的街巷空间遭到严重破坏,私密性逐渐衰退。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程式化、模块化,缺少地域性差异特色,集会、市场、交流休息场所减少,忽略当地使用者切实需求。

3.古建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下降,宗法礼制思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聚落体现中萎缩甚至荡然无存。祭祀、参拜等核心村落空间遭到废弃与破坏,村落内部秩序破坏,聚落空心化严重。因此,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未来的、灵活的、文化的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传统聚落的发展。

二、传统聚落研究目的及意义

首先,空间句法自提出以来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也从最开始的研究城市宏观体系逐渐深入到围观的住宅户型研究中,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未来研究可将空间句法应用于宏观整体聚落,中观街巷空间,微观民居建筑当中,三个层次更加立体全方位的将空间句法理论运用到实践保护与规划中去,与传统地域性相结合。

其次,对于聚落、街巷、民居建筑空间一直停留于从空间使用出发,定性的感性认知阶段,始终无法客观理性的去对设计进行思考与帮助。未来可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Depth map软件进行空间抽象表达与计算机数据模拟分析,量化空间形态特色,分析各区域空间的特点与发展潜力。在空间句法理论的辅助下,定性的发现问题,定量的解决问题,较全面立体的发掘苏州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为将来聚落保护提供有利价值。

最后,在本次研究苏州传统聚落空间过程中,转变研究思路,从生态有机的外部景观空间形态与可持续性人居环境多角度考虑研究,更加注重人为的心理感受与空间选择,试图更加准确找到苏州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设计策略。

三、传统聚落发展研究价值及指导意见

1.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我国传统聚落受历史文化、宗法礼制、行为活动、政治经济等众多因素影响,因此传统聚落的研究存在许多弹性与复杂矛盾性的难点。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我国苏州传统聚落、街巷、民居进行计算机数据量化分析,客观准确的找到我国江南聚落普遍性特征,并为传统空间形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可行性指导意见。空间句法始于研究城市规划的宏观体系当中,从数据量化的角度将空间感受体验以一种新的视角进行解读和考量。它可以多维度的分析事物其中的复杂性与可变性,为传统村落的复杂空间形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将空间句法应用到传统性与地域性的研究中,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它将为我国独有的聚落空间形式带来全新的研究观点和新的视角。

2.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指导性策略

将空间句法理论深入研究于苏州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当中,以时间发展为横轴,用空间句法探索聚落发展规律并大胆预测未来保护策略和发展趋势;以空间形态大小为纵轴,将整体聚落、街巷、建筑进行全方位细致分析,提炼出其苏州地域性聚落特点并找到其中内含普遍规律。空间句法理论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宏观的城市规划中,更因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形态中得到其属于空间句法式的保护策略,为我国更好的新型城乡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句法村落苏州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中华诗词(2021年3期)2021-12-31 08:07:22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油画《村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40
句法二题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2
苏州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