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报告以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慧读讲堂”的阅读推广活动为例,提出目前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系统的制定方法,而且目标读者的定位不够精准,阅读活动难以抓住真正有兴趣的读者。只有通过对用户的阅读兴趣进行研究,才便于图书馆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
“兴趣图谱”是以兴趣点为最小单位,通过对各类兴趣点的分别收集来形成网络,标识个人特定的兴趣,并基于兴趣将人们连接起来。与社交图谱不同,兴趣图谱的本质是分享兴趣,更关心兴趣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目前,兴趣图谱已在豆瓣、微博、Twittеr、Fасеbооk等社交软件中有相关应用。
图谱制作者以图书馆数据资源为基础,辅以读者在校园的各种学习、生活数据和读者自定义数据,标识读者阅读兴趣点,从而构建出阅读兴趣图谱,建立读者与读者、读者与资源之间的关联。通过兴趣图谱的动态演化还可以发现读者的未知兴趣,推荐相关资源和阅读群体。
具体的构建流程分成四个步骤:首先采集基础数据(包括过滤和处理),设计数据库并录入数据;其次根据图书馆服务的应用,将读者兴趣进行标注;再次根据算法,将读者与兴趣、兴趣与资源进行关联,构建读者-兴趣-读者的立体兴趣矩阵;最后基于读者兴趣图谱,构建图书馆兴趣发现系统,将数据可视化,便于读者和馆员的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研发团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实践。他们采用H5跨平台技术,基于读者阅读兴趣图谱,构建出了图书馆阅读兴趣发现系统。用户既可以以网页形式用浏览器直接查看,也可以跨平台在移动设备上使用,还可以嵌入到微信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中。
对读者来说,只要输入读者证号即可充分了解自己的阅读行为,发现阅读兴趣,找到与该兴趣点相关的各种资源和阅读群体;对馆员来说,输入关键词以后,可以得到对应的热门资源以及相关读者群体的推荐,馆员点击发起邀请按钮,可以通过微信向读者发送读书活动的邀请。
“兴趣图谱”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自身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提升对图书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可以让图书馆员掌握馆内资源的利用情况,精准定位、发现特定阅读兴趣的读者群体,开展更具针对性及个性化的服务。
目前“兴趣图谱”已经应用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新生选书和选课指导等活动中。随着基础数据深度和广度的扩展,算法的进一步完善,兴趣图谱还可以有学科服务、教学参考书推荐等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