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融汇吴越文化精华,吸纳西方文化因素形成的具有“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独特个性的上海文化。近年来,海派文化研究受到学术界和文化机构的极大关注。本期“悦读·阅读”栏目,重点关注以朗读形式开展的海派文学的阅读推广。“博看数字阅读”作为一家文化传播机构,以朗读亭为媒介,通过主题朗读活动的策划,在主题阅读推广方面进行了诸多有效的尝试。朗读亭收录了海派文学作品100余种,本期我们专访了该机构阅读推广负责人牛莉女士,一起来探讨如何推广海派文化,阅读哪些读物才能真正了解和领悟海派精神。
问:在中国文学史上,海派文学是带有一定贬意的,在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作为导火线的“京海之争”中,学者认为海派文学偏离了真正的文学轨道,不少作品直接迎合市井口味的商业化制作。当然当时也有创造社的“革命文学”和左翼立场的海派小说。但是,无论是哪种风格,无疑都代表海派文化,朗读亭选择了哪些文学作品,让读者从这些作品中能真正并全面地领悟和感受海派文学。
(海派作家张爱玲)
海派文学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和其它地域文化,吸纳消化一些国外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海派小说是在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学样式,承续了鸳鸯蝴蝶派文学商业价值传统,但又超越了其单纯媚俗的为文态度,在文学形式和审美观念上更加符合现代市民欣赏的需要和现代文学发展的趋势,小说的创作通常是在城市生活和罪恶中发现美。博看朗读亭收录了海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丁玲、郁达夫、张爱玲等的代表作品,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反映对上海这座城市审美的、文化的注视历程。
问:作为一种以朗读形式进行的阅读推广,所选取作品的片段,不超过5分钟,大约1000字左右。这些片段的选择,通常只是文学作品的某一部分。怎样让朗读者对所朗读片段的来源作品、作者、写作背景等有所了解,并激发阅读全文和整部作品的兴趣,而不是为朗读而朗读,或者断章取义,无法真正领略海派文学。
(海派作家刘呐鸥)
朗读亭对于海派经典朗读作品的选取,以经典片段,特别是一些耳熟能详的片段为主,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了解原著的背景,让经典重现,朗读亭也提供扫码阅读原著全书,这样便于读者对全文有更深刻的体会,更好的诠释经典片段。例如博看朗读亭收录了著名海派作家郁达夫创作于1923年7月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当时作者受到革命形势的影响,已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他的目光开始从先前较多地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劳动人民。在作品中,有意识地表现上海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问:公共图书馆面对的大多数是市民读者,大部分为上海人,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是学生读者,多数来自外地。两种读者对海派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不尽相同,朗读活动怎样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或者怎样引导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阅读。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来自外地,海派经典文学作品已深入人心,有广泛的影响力。朗读活动给参与海派经典朗读大赛的读者最大的自由度,既可以在朗读亭点击“海派经典”获取精选朗读片段,也可以自带心目中认为最能代表海派文化,代表一个时代,或影响一代人的海派经典作品进行朗读。
问:从主题阅读推广的角度来说,如果以海派文化作为主题,进行文化推广活动,我们可以利用朗读亭做些什么?朗读活动这一形式,对海派文化传播和推广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正处于全民阅读、多元化阅读、媒介融合的新阅读时代,而倡导全民阅读最本质的意义在于要让更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来读书,享受阅读的乐趣。央视《朗读者》掀起了读书的热潮,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有声文字的魅力。如果要推出海派文化的朗读活动,可以在形式上设计得多彩纷呈一些,除了个人朗读以外,增加两人为一组的团队(家人朋友组队)共读,朗读前可根据朗读内容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以优美的乐曲创设情境,烘托情感,使朗读者迅速投入到文字的意境中。朗读完成后分享到朋友圈,以朗读作品的收听数和积赞数为评分依据之一,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从而实现从个体朗读到全民共读。
博看数字阅读平台拥有1000多万读者群体,在活动开展的同时,还可以在博看书苑移动版(APP)增加海派经典分类,不仅上海的读者,全国的读者都能通过网络重温经典,以此来扩大海派文学作品的影响力。通过海派经典朗读活动,来培养全民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度了解海派文化的发展背景,增强文化积淀,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与艺术审美素养。
(海派作家郁达夫 海派作家施蛰存)
(读者在博看朗读亭内朗读)
问:请推荐一些朗读亭内收录的经典海派文学作品。
19世纪末期的海派小说《海上花列传》《海上繁华梦》等被认为是海派文学的早期代表作,是一种以繁华与糜烂同体的文化模式。五四后,海派小说出现以创造社郁达夫《春风沉醉晚上》为代表的“革命文学”风格,丁玲、蒋光慈、巴金、潘汉年、叶灵凤等时髦的作家以上海为题材,创造了新的革命的海派文学。30年代的海派文学,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作品和以茅盾《子夜》为代表的左翼作品同时并存。40年代上海沦陷期间,上海作家还原出一个民间都市的空间和虚拟的文化记录,比较出色的作品有周天籁的《亭子间嫂嫂》、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等。
1、《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精选郁达夫中短篇小说11篇,涵盖了其创作生涯各阶段的佳作,从1920年写就的《银灰色的死》到1930年完成的《杨梅烧酒》,小说以上海为题材,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创造了新的革命的海派文学。
2、《紫丁香》,叶灵凤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叶灵凤是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坛较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大部分关注个人的情感世界,极力呈现爱情中深层次的心理现实,讨论爱情的哲理和技巧,追求合乎自然人性的人生幸福。《紫丁香》是其代表作之一,用最现代的文体写最现代的女人,流动跳荡的意象,新奇的借喻,对话的暗示、多义性,甚至分镜头剧本的直接插入,完全是标准的现代派风格。
3、《都市风景线》,刘呐鸥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0世纪30年代,上海出现了这样一批作家,他们善于描写都市男女的爱情观、生活观,其作品被称作“海派小说”。这之中最著名的是“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开创者,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都市风景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配以大量的老上海图片,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将都市生活的现代性和都市人灵魂的骚动体现得惟妙惟肖,使作品具有生动的画面感和可视性,突出了刘呐鸥小说的都市色彩和情调。
4、《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明争暗斗的算计,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小说以1930年5、6月间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子夜》是“五四”以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中最早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站在左翼立场上揭示现代都市文化的海派小说。
5、《张爱玲小说全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
收录了张爱玲所有的小说作品,完全遵照张爱玲最后改定本或其手稿进行编辑,保持原汁原味的张氏风格。包括《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色,戒》等中短篇小说,以及经典的长篇小说《半生缘》。其海派风格的作品捡拾起了都市居民的文化记忆和家族记忆,独创了以都市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海派小说的美学。
(上海师范大学 段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