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认同”问题

2018-04-02 02:16包明月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17
丝路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肤色群体

包明月(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一、“文化认同”的内涵

人类因文化而区别于动物,又因边界的产生而形成群体。文化以其独特的功能塑造人类社会,使人类呈现稳定的、阶梯式的发展。自人类学学科出现以来,学界一直未对文化做出明确的定义,但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被奉为经典,泰勒对文化的定义可以归结为基于文化上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与制度层面。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人们可能因相同或相近的信仰、宗教、习俗、语言;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心理一致等主体影响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

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理论,它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知。[1]吉登斯认为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2]”文化认同理论期初建立于心理学之上,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其中以社会与心理影响最深。社会成员接收该社区塑造的文化内涵与符号信息,一方面可以加强群体凝聚力,传播并传授积极有益的信息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从而更好的发展社会;另一方面文化认同也会带来不同群体意识形态下的矛盾,从而引起矛盾冲突,甚至制造战争。

二、文化认同的表现形态

文化认同可被表现为一定的形态。多元化的社会直接导致多元化文化的快速发展,不同的文化核心交汇可能会发生文化上的认同、吸收。本文将各群体核心文化列为主轴,核心文化的特性决定了该群体及其余文化价值的特性,因此只考虑核心文化这一要素。本文总结出以下两种情况:

1.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指在以各核心文化为主力的前提下,对其余多种文化兼收并蓄。这是一种对双方文化都进行认同的形态。该种文化认同主要表现为积极吸收各家文化之长,各民族或群体核心文化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各方文化输出收益平衡,强力的文化核心可以来自接纳其余文化的冲击,呈现平行线式状态的发展,继而维持文化核心的地位。

2.文化兼并:这里兼并一词并非指完全吞并,而是指一方核心文化过于强势,从而弱化了另一方核心文化的优势。这也是文化认同的一种形态。在文化的接触传播过程中,双方力量不均衡,一方核心文化冲击力过于强大,动摇另一方文化核心的中心地位,使另一方核心文化开始或已经出现其它文化的痕迹,在强势文化大量输出该意识形态后,至少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弱势核心文化的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文化传播是影响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文化可经过多种形式传播:在初级社会群体中,后代经过濡化习得关于现世的文化知识,个体不断调整濡化的结果,并再次实践于生活中。在此期间文化已经了进行新一轮的传播与发展,并对个人产生深深地影响。在民族群体上,文化经过大量的碰撞冲击结合成新的更大的文化,这种文化已经上升为标签性文化,可以代表对该群体的综合性特征。多种文化由常规或非常规状态进行传播交流时,除了文化的相互吸引产生拉力,同样的,文化之间也会产生推阻力,产生矛盾冲突。

三、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同问题

文化认同的否定形态就是处于对立关系的群体或处于矛盾关系对彼此文化整体性的批判、排斥,处于一种冲突状态。文化的多样性决定各文化必存在不同的核心内容,继而影响其余文化质子、文化丛等其余文化因素。一旦文化认同出现符号上的认知偏差,或群体对其他文化象征产生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将引起不同种族的敌对情绪,以上都是文化上认同问题。主要有:

1.意识形态问题。不同群体所受到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不同,相应的,会产生不同意识形态问题。如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儒家文化倡导以“仁”为中心,主张礼治、“中庸之道”,强调三纲五常,重秩序。儒家思想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之久,使中国人整体呈现“内敛”的精神样貌。与东方社会相比,西方相比则更加注重“外露”,西方社会主张自由、平等,他们主张理性,更加注重思辨。一旦意识形态从个人上升到国家,将会涉及国家之间利益,继而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2.宗教问题。宗教早先是慰藉人们心灵,为人类宣泄负面情感、保持积极生活态度的一个场所。经过多年参与政治权利的争夺与对资本的侵蚀,宗教从文化的象征扩展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耶路撒冷就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宗教问题。该地区政治遗留问题与宗教冲突导致中东地区连续不断的战争。耶路撒冷作为三教圣城,本应是一块祈福圣地,能够给教徒带来福音。该地区对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文化象征意义都十分重要,后来又产生一系列政治军事问题,导致该地区问题异常复杂,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文化不兼容。

3.肤色问题。肤色问题早先与人种问题是并列的。现代科学证明人类肤色并非是因尊贵卑贱而生,而是由于气候、环境、生物等因素影响形成的。而18世纪中期西方世界根据肤色区分人种时,中国人并非称作黄种人,中国北方被称为“拥有和我们一样肤色的人”,中国南方肤色被称为“橄榄色”,只是中国南方的肤色比中国北方肤色略暗一些。史料记载,“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被认为与西方文明一样是文明社会的时候,西方旅行者看东方人的肤色是白的,一点也不黄。但随着西欧工业革命的发展,古老的东方社会越来越显得落后、停滞、与衰退,东方人的肤色也就慢慢失去了被描述为白色的资格。”[3]这句话不但展示了人类肤色其实是他人文化传播的结果,也从另一面展示了欧洲文化种族主义的盛行,符合他们心目中条件的可以被称为是白种人,否则将以其他颜色代替。“在西方传统中,白色代表神圣、纯洁、智慧和高贵;黑色代表邪恶、死亡、野蛮和污贱;黄色则意味着不洁、低俗、病态、与恐怖。”[4]是一例典型的“自我”与“他者”的案例。

四、如何对待文化认同问题

尊重地区文化差异。一般情况下,不要以文化种族主义视角对他者文化进行干涉与批评。文化种族主义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它可以弱化他者甚至完全干涉其他地区的文化,带来精神上乃至生理上的侵略。两种文化的核心内容可能完全相反,但这并非被证明为有一方是错误的,并非一定要取缔。文化种族主义的一个极端例子是埃及中心论,该理论将埃及作为一切文明事物的发源地,只认同埃及作为世界中心,完全否定其他文化,对其他文化产生排斥情绪。因此要尊重不同地方文化,肯定文化存在差异,积极解决文化核心冲突问题,减少文化冲突。

国际组织发挥自身作用。尊重文化差异需要国际组织制定规则、创造稳定大环境、维持秩序,保证社会正常运行。文化问题不仅存在于小范围内的群体,又是当今世界的最大最基本的问题。这就要求国际组织发挥它本身的作用,树立国际权威,制造影响力,推动社会秩序正常化,文化秩序制度化、常规化。国际组织与社会各界签订契约(有型或者无形),国际契约保持文化的活力与生机,避免文化的相互侵略。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肤色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Conversation in a house
人的肤色为什么不同
为什么人有不同的肤色?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肤色检测和Hu矩在安全帽识别中的应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