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内容解析与探讨*

2018-04-02 07:29:32姜忠爱牛春亮崔长德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剖视图图样画法

姜忠爱,牛春亮,崔长德

(1.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4)

0 引言

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中国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修订成为常态化工作,2008年颁布的一些标准丰富了我国多年来的标准体系。近年来,“SAC/TC146”、“建设部”和“SAC/TC27”(电气)等逐步形成了我国的“技术制图标准体系”[1]。但是多年的修订和更新给使用带来较大的问题,一方面新标准的颁布往往并不废止旧标准,因此造成新旧标准的使用同时出现在技术图样中;另一方面教材的编著者往往没有注意到新标准和旧标准的区别,造成教材内容的滞后性,甚至对标准理解有偏差。因此研究国家标准的规范性表述和新旧国家标准的解析和贯彻非常重要。

1 图样画法相关标准解析

1.1 图线相关标准

现行标准有GB/T 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该标准主要是对GB/T 4457.4—1984《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标准的修改和补充。

值得思考的是,新标准将原轮廓线分为两种,分别为轮廓线和棱边线,但轮廓线和棱边线具体分别特指形体上哪种线,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这在标准中没有给予说明。

1.2 视图

机械制图对视图规定的现行标准为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该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是对GB/T 17451—1998的补充。在局部视图的配置、相邻辅助零件的画法、相贯线的画法、平面画法、断裂画法、局部方法图等方面均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但在实际教学和应用中,对于“向视图”单列为一种视图分类会造成视图分类的混淆,因为“向视图”仅是视图的一种配置方法,不仅基本视图可按向视图配置,局部视图、斜视图也都可按向视图配置,因此“向视图”作为视图的一种单列出来是值得商榷的。

1.3 剖视图和断面图

对“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现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为GB/T 4458.6—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与之对应的技术制图现行标准为GB/T 17452—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以下就两个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解析与探讨:

(1) 对剖切符号给出定义中描述粗短画是“指示剖切面起、迄和转折位置”,但部分专家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粗短画表达的是剖切平面位置信息,不存在起讫点,更没有剖切平面转折的问题。

(2) 取消了阶梯剖、旋转剖、斜剖的定义法,但目前很多教材和工具书还存在这样的分类,这需要引起编者和读者的注意。

(3) 对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定义有不妥之处,它们不应该被定义为“视图与剖视图”的合并。另外,图中细点画线、波浪线或双折线等是剖与未剖部分的分界线,而不应定义为“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标准GB/T 4458.6—2002中增加的一个新内容,即“剖切面必要时可在实体之外”[3],见图1,这在以前的相关标准中是没有出现过的。

1.4 剖面区域的表示法

该内容现行国家标准为GB/T 4457.5—2013《机械制图 剖面区域的表示法》。其规定“在同一金属零件的图中,剖视图、断面图中的剖面线,应画成间隔相等、方向相同且一般与剖面区域的主要轮廓线或对称线成45°的平行线。必要时,剖面线也可画成与主要轮廓线夹角成适当角度”[4],如图2所示。这与技术制图GB/T 17453—2005中规定“采用适当角度(参考角度45°)”及更早的GB/T 17453—1998中提出通用剖面线的角度“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相一致。但与GB/T 4457.5—1984中规定“与水平方向成45°,必要时也可与水平方向成30°或60°”是有区别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至今仍有部分技术人员还是错误地认为金属材质结构剖面区域表示法应采用与水平方向成45°的细实线。

2 技术要求相关标准解析

2.1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采用现行标准GB/T 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新标准对标注示例已全部重新解释。规定当表面粗糙度有单一要求和补充要求时,应使用长边上有一条横线的完整图形符号,完整符号有三种,其符号各项要求标注的位置见图3。图3中表面粗糙度各项要求的具体内容及含义在新标准中具有详细的定义[5],然而目前多数使用者和图样仍然采用旧的国家标准,这应该引起相关技术人员与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2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现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为GB/T 4458.5—2003《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和技术制图标准GB/T 1800—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以及GB/T 180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图1剖切面在实体外表示法图2剖面线示例图3补充要求注写位置

新标准具体内容与原标准相比较变化体现在以下术语上的改变,比如用“公称尺寸”替代原“基本尺寸”,用“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分别替代“上偏差”和“下偏差”,用“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分别替代“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用“实际组成要素”替代“实际尺寸”,用“标准参考温度”替代“标准温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生产、技术交流过程中应注意采用更为规范的专业术语进行表述。

2.3 几何公差

现行产品几何公差标准为GB/T 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和GB/T 17851—2010《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

新标准中用“几何公差”替代旧标准中的“形状与位置公差”,用“导出要素”替代原“中心要素”,用“组成要素”替代原“轮廓要素”,用“提取要素”替代原“测得要素”,并增加了基准字母和基准目标符号[6]。另外值得注意的重要区别在于,在GB/T 17851—2010中对基准符号画法有了较大改动。

3 结束语

目前中国各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步增强,伴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定位,以及我国工程教育加入《华盛顿协议》,这些将意味着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将更加密切,作为技术交流的通用语言——图样的规范化将凸显重要作用,作为图样画法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标准也必然要不断修正与规范。本文针对日常教学和实际生产需求,对部分常用的新旧标准进行比较、解析,一方面促进标准的制定者用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标准修订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工程技术人员、高等教育工作者以及一线工人要重视标准的更新,强化新标准的学习与推广,积极更新旧的教材与图样,使我国的技术图样更贴近国际标准,技术交流无屏障,技术文件更规范。

参考文献:

[1]李学京.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学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2]机械科学研究院.GB/T4457.4—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2.

[3]机械科学研究院.GB/T 4458.6—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9.

[4]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等.GB/T 4457.5—2013机械制图剖面区域的表示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2.

[5]机械科学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代集团公司,等.GB/T 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2-15.

[6]机械科学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代集团公司,等.GB/T 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2-9.

猜你喜欢
剖视图图样画法
鳄鱼的画法
水禽的画法(六)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02
夜景的画法
童话世界(2018年20期)2018-08-06 08:57:38
UG软件在机械制图剖视图教学中的应用
菊花的画法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27
《工程制图》“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说课设计
剖视图画法及分类研究
时代农机(2017年12期)2017-04-02 17:58:49
越南电站EPC项目设计图样审批管理
“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课程开发与实施
技术与教育(2014年2期)2014-04-18 09:21:39
装修图样:清代宫廷建筑内檐装修设计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