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史书不太冷
——读《中德军事交往录——从晚清至21世纪初》

2018-04-02 03:33文/胡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李德德国

文/胡 泽

一本用心写就的历史书是有温度的,即便它说的是战乱硝烟、兵戈相见。读它的人在字里行间,感触着封尘过往的记忆碎片,恍惚间那些僵老的面孔变得不再陌生,而遗留在世的亭台楼阁、砖石瓦砾也都似曾相识,有了熟悉度。《中德军事交往录——从晚清至21世纪初》大抵是这样一本有温度的书。

恰如作者所言,大量的笔触用来“描述史实中的细节和人物的心迹和命运“,这些充满叙事的描写,让逐渐远离人们视线的近代史变得 “可触碰““可讲述““可粘连“。于是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黄金十年“、遵义会议……这些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在王珍捍先生笔下,变得饶有趣味,思忆良多。

可触碰的德国技术:克虏伯火炮

谙熟近代史的人都知道,19世纪80年代起,受日本“必为中国肘腋之患“等国际时局研判,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军改,尤其是建设海防。中国近代史上出名的铁甲巨舰 “定远““镇远“号,正是在此时从德国船厂出坞,开始列装。交往录对这两艘巨无霸记录详实,枚举了其配备的克虏伯公司各类型火炮,并与当时日本最先进的军舰“扶桑““金刚“进行了对比。时至今日,北洋军舰早已船沉迹灭,但克虏伯大炮尚可一观。原来,自同治朝起清政府便向克虏伯公司订制火炮,至晚清末年总数已经突破2400门,覆盖大连、天津、威海、宁波、福州、厦门、海口等沿海重镇,用王珍捍先生的话说就是构建了“远东最强大的海岸防御体系“。今天的你我在游历厦门城市美景时,依然能抚触胡里山炮台的钢铁炮筒,从沉重冷漠的兵器中感受当年克虏伯火炮还击日军南支舰队的威风场面。

交往录说,克虏伯大炮是中德结缘的媒介,这话不假。

从清政府首个代表团出访以来,克虏伯炮就以其优异的作战属性被中国人奉若珍宝,其中属直隶总督李鸿章最盛。1896年,年过七旬的李鸿章听闻克虏伯公司炮架增设液压系统和自动装填装置,还不顾年迈请旨亲赴德国“百闻一见“,于是才有了李公发自肺腑的兴兵言论,也有了李鸿章与俾斯麦相会于弗里德里希鲁的世纪长谈。自李鸿章后,中国人的“克虏伯“情节从未衰退,在交往录的记录中,不论是徐建寅的《阅克虏伯厂造炮记》、李凤苞的《克虏伯炮说》都体现出中国人对德国顶尖军事技术的向往。无独有偶,同为洋务运动的杰出人物,张之洞于光绪朝建造的汉阳枪炮厂,从设备到技术通通来自德国,就连枪炮厂总办威廉·福克斯(WilhelmFuchs)都是从克虏伯工厂专家团队里聘请的。汉阳兵工厂规模宏大、产品精良,其仿制的毛瑟M1888式步枪在中国军队服役时长达到60年,其中的一些枪支现在还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也是令人赞叹不已。

看得见的克虏伯同样出现在21世纪。作为向中国输入最大的军火商,以“克虏伯大炮“为代表的克虏伯集团在世界军工业饱负盛名,一直到二战后逐年陨落,改弦更张。尽管不再是巨管长炮的形态,心思细腻的作者依然能从北京地铁站的滚动电梯中找到其踪迹。百年已过,以火炮和煤炭为生的克虏伯经历了风雨洗礼,开始经营起机器制造业,这些升降机悄然而平静地出没于京城街角,从抵御外敌到服务生活,在转变中展现着与中国友好的世纪面缘。

可讲述的中德逸事:瓦德西、法肯豪森、李德与中国女人

数学领域有个 “六度分割“理论,是指两个陌生人之间,通过5个中介人即可以发生关联。有意无意中,交往录在记叙中德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和节点时,常与之搭配一个中国人,并用讲故事的方式勾勒历史框架,拉近了“陌生德文名字“和中国读者之间的分割界限。这些可以讲述的中德逸事,又丰富了干瘪历史事件的背景,使之催生出多个维度。

国人对瓦德西(Waldersee)的认识多半是他作为八国联军的总司令,曾率兵侵华并迫使清政府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交往录既不曲解正史,也不回避野史,把瓦德西的日记和报告、评论家的话语、学者的考证有效串读,让瓦德西与清末名妓赛金花得以关联,这样一来,瓦德西的形象似乎立体多了。讲一口流利德语的赛金花结识瓦德西,成功做了回大清朝说客,劝使司令整顿北京外国军人军纪,稳定了京城的局势,也算是巾帼英雄,不输须眉。

相较于演绎色彩浓郁的瓦德西,法肯豪森中将的事迹显得更真实可考,交往录从其驻日经历分析,指出他对日本扩张野心的清醒认识,回顾了其作为德国驻华顾问团专家,对四川大西南根据地、“东方兴登堡防线“、淞沪会战的建议。法肯豪森与中国女人的传奇故事发生在二战中期,抵制纳粹政策的他曾与钱秀玲女士一道,多次解救被纳粹德国抓捕的人质,其中还包括中国外交家陆征祥。正是这些难得的战时合作,保全了众多仁人志士的性命,也塑造了钱秀玲“比利时中国母亲“的形象。他们的故事伴随着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为更多人知晓,而通过钱秀玲的人物形象,人们也近距离认识了法肯豪森。

李德本名奥托·布劳恩,中国人对他的认知多半是他对红军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被迫转移,直至遵义会议。从前人们并不关注李德的感情生活,而交往录则是细致入微,从其“另一半“入手,剖析李德的性格特点。与李德相关连的中国女人名叫李丽莲,作为上海前“天一“影业公司的演员,李女士出演过《社会之花》等影视剧作,名声甚至一度超过江青。根据交往录的分析,李德与李丽莲相识后,感情渐深,最终组成家庭。后来,逐渐在中国稳定下来的李德递交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并以中共党员的身份开始在华生活,直至突然被共产国际召回。李德含泪暂别李丽莲登机,不想一别便是永生,两人此后再未相见。李丽莲故事的补充,让李德刚愎自用的性格增添了其他元素,人物形象也随之变得鲜活。

可粘连的德国元素:从北洋军队到《论持久战》

读交往录,一个人很容易感到讶异,生活中有如此多细节与中德交往相关,现实中有如此多事实与中国军事合作契合。如同心理学Déjà vu(法语单词,意为似曾相识)的概念一样,众多的内容、细节都似曾相识,充满了既视感。而仔细推敲,又会发现这些相像之处并不是闲聊胡诌,而是有其历史肌理。就好比“北洋军队“与“论持久战“,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元素,其背后却都体现出中国人对德国军事思想及工业发展的求知欲、借鉴欲。

北洋军队方面,李鸿章所辖淮军的改革重在炮兵,指之作为一个兵种独立成营,这正是效仿了德国军制。而晚清陆军的培训,不论是军事装备还是教范操典,都是对德国模式的直接照搬。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军乐肇始自北洋新军,其曲正是依着《德皇威廉练兵曲》填词而成的 《大帅练兵歌》,这首曲子在抗战后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填写,遂有了广为传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若不是交往录细心推敲,谁能知道唱响大江南北的解放军名曲与冯玉祥西北军练兵歌,竟同是师出百年前的德军军乐。

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中,与德国结交最深的应该是旅顺、青岛两地。旅顺军港是中德首次合作的巨大工程,年龄不足26岁的汉纳根与中国民众一干10年,从设计、开山到筑路、导海,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军港。而青岛港更是随处都有德国的影子,彼时德国入侵虽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却也推动了中国的民族觉醒和现代化建设。在城市规划上,青岛一直是沿海城市的“样板“,不论暴雨天晴,你都能悠闲徜徉于青岛小巷,张望着古老而崭新的东亚港口,品一杯味道纯正的啤酒,让德国元素充斥到饱和。

近代以来,中华大地上的德国元素不少,而最令人为之振奋的,还是德国思想与哲学。比如,早期的留学经历给了周恩来学习 《共产主义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机会,帮助其确立了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决心。毛泽东那篇举世闻名的《论持久战》,也是在对克劳塞维兹《战争论》的参考上形成,克劳塞维兹“从皇室战争转变为民众战争“的重要论述,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意志民族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军事装备、思想理念广泛被中国人学习借鉴。这种粘连体现出近代史上中国人砥砺前行,以图“自觉与民族之林“的雄心壮志。

交往录带着明显的“线索“逻辑铺陈,让时代洪流中的小器物有了彼此关联,让工笔正史和坊间野史有了灵活比对,让空间隔绝的人物间有了思维呼应。蒙太奇的叙述方式,让近400页的书本通读容易,如同观影。读完之后,近代中德军事交往的风云变幻,不再只是时间、地点、人物式的历史公式,而是一个个人物的形象、一条条生动的细节、一段段相互关联的故事。一瞬间,手中的书不再僵冷,久远的历史也有了温度。

写一本不太冷的史书,做一个有温度的观史人,我想这与王珍捍先生执笔的初衷,应该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
李德德国
春天是个养花的人
荡秋千
它是什么
捉迷藏的绿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德国绿色增长何以持续
在德国喝啤酒
“六一”是一棵树
“梦梦”“娇庆”德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