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勇:冲锋不停

2018-04-02 03:33郭晓航宋子洵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秒表冲锋火炮

文/郭晓航 宋子洵

窗外,一弯明月,几点星光。学习室内,一盏台灯,几摞书籍。

第79集团军某炮兵旅四级军士长李祥勇,此刻正进行着退伍前的最后冲锋:他要把自己当兵16年以来所有的成果汇编成册,留在他挚爱的炮兵旅。刚查完铺的连长刘利林来到他身边劝道:“老李啊,多休息,别让自己太累。“李祥勇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半开玩笑地对连长说:“到了部队一直在冲锋,快要到终点了,怎么能减速呢?“

故事回到白天的训练场。

“六连一炮!用炮!“随着李祥勇一声急促的口令,炮班成员迅速进入战位,调节炮塔、归正参数、测试通信、发动装备……只过片刻,射击准备流程已实施完毕。

按停秒表,检查完火炮准备情况。

“不错,比之前提快了20秒!“战士们纷纷围过来,一定要亲眼看看秒表上的数字。这意味着,经过昼夜不同环境下的测试,李祥勇提出的“精细化装配载缩短射击准备流程“的设想得到证明。李班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他身边的战友虽然心里高兴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这位官兵眼中的“全能炮长“,完成了新的冲锋,而这一天距离李祥勇脱下军装还有不到10天。

刘利林叹了口气,回想起自己还是排长那会儿就听到过李祥勇的光荣事迹。

那是在2001年,初中毕业的李祥勇参军入伍,来到了炮兵部队。面对一辆辆铁疙瘩,身材瘦弱的他发了懵。要想摆弄明白装备,连炮弹都拿不动怎么行?从此,70斤重的教练弹成了他的“亲密战友“,每天都要举个上百次;为了提高手指灵活度,他更是随身揣着秒表,通过不断按键来提升手指力道和灵敏度。

这个新战士入伍之初就崭露头角。年终考核时,他顺利取得本专业第一名,荣立三等功。

2007年,李祥勇随连队一起参加原军区建制连比武。担任组训班长的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决心打破“炮兵连跑不过步兵连“的固有印象。

5公里、10公里、20公里,负重跑、变速跑、越野跑……每次训练,他的年龄最大,背的装具却最多。裤脚磨破、鞋底跑断、肌肉酸痛,可凭着一股不信邪的劲儿,他硬是带领全连官兵不断突破体能极限,完成一次又一次超越。最终考核中,炮兵连力压群雄,夺得比武桂冠,创造了新的纪录。

而随着装备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取得新装备的入场券,成了只有初中学历的李祥勇面临的最大难题。

刘利林刚刚担任李祥勇的连长那年,连队列装某型火炮,为了尽快掌握装备性能,李祥勇几乎把所有空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专业书籍,看不懂就查,遇到人就问。那段时间,厂家技术人员都知道这个旅里有个“好问“的老班长。

刨根问底,得到的是一连串的真经。

某型火炮信息化改造后,在行进过程中遇到了通联不畅的问题。战斗力薄弱点该如何攻克?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他把自己“拴“在炮上,反复研究火炮通联系统,翻看各类教材。盛夏的天气,让本就密不透风的火炮内更加闷热。两个多月里,他把所有繁杂的系统和通信元件都摸得门儿清,在上千次的试验探索之后,一个低学历兵却成了通信专业的“兵教员“,火炮行进中稳定通联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部队疏散地域有时令河,装备行驶时需要注意““特种弹射击除了规定的技术要领外,还要做到‘一个观察、三个注意’才行“……夜已深,李祥勇还在学习室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了一个知识点。

刘利林不忍再打扰他。刘连长早就想好了送给李祥勇的临别赠言:“人生就是不停地冲锋,愿你朝着更远大的方向,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秒表冲锋火炮
向“第二个百年”冲锋
冲锋在第一线 战斗在最前沿
脱贫攻坚,国企如何“冲锋”——基于陕西地电的实践与思考
鸡老大
乌拉尔车辆厂将建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漫话秒表的使用
学会使用秒表
用弹簧和秒表巧测物体质量
冒着炮火拍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