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记者 武志军
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正式开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已成国人的共识。当前,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刻不容缓。
何谓“革命”?“革命”就是根本变革。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之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发出“品质革命”的号召,意味着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升行动已时不我待。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品质革命之路如何行稳致远?来自相关领域的一些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数量,由此很多产品全球第一,比如钢、铁、铝、水泥、铜等很多制造产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逐步意识到,有了量其实还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形成了以80后为代表的消费者引领的中国消费格局,很多企业十年前就已成立,生产能力很强,但是在产品的质量方面,如何保证做得更好是个大问题。”
因此,要彻底摘掉过去中国制造“廉价”、“量多质欠优”的帽子,需要坚持打造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不断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才能赋予产品更为丰富的价值,将品质革命进行到底。
进行一场品质革命,动力靠什么?答案就是科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代表委员们认为,如果说工匠精神可以在现有的生产水平上,让产品无限趋近品质的极致,那么科技创新则可让产品品质实现大跨度的进步,甚至是突破性飞跃。
“从2008年第一台盾构机研制成功,到如今盾构产能、科研实力和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专注科研是中铁装备的成功之匙。” 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杜娟表示,2017年,中铁装备主营产品的研发投入比达到了9.34%,而国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是3%。“在大型施工装备领域,如此高的研发投入比相当难得。”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总经理韩峰看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想在未来竞争中赢得新优势,必须布局“新滩点”,做强“新产业”,运用“新技术”,不断加大新技术研发,坚持加强新工艺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奚国华说,单纯依靠承接、模仿和复制国外先进技术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已过去,对自主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创新是活下来的法宝,也是唯一路径。”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说,一些高端制造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较高技术壁垒,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很难较快见到回报。但越是困难,越要坚定创新。
“这是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李东生说,以显示屏为例,即便在困难时期,TCL依旧坚持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得益于提前布局,TCL在柔性显示、印刷显示等下一代显示技术上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成为产业领跑者。
不只是核心技术,基础工艺、材料的创新也为中国制造奠定“起飞”条件。全国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涂装车间西区面漆工段操作技工黄波对此深有感触。“一个轴承、一颗螺丝钉都决定着装备的质量和生命力。不论是锻造技术还是安装工艺,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为产品提升价值。”他说。
一个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如同一座大厦的建设,需要一个个创新企业从实践中打好地基。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证明,只有自己培养人才,自主创新,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全球市场中把握主动权,成为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近年来,我国以华为、格力电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制造企业,正是依靠自主创新才成为令人骄傲的中国品牌。
以格力电器为例,作为中国家电领军企业,现在格力电器为自己描绘了一个更有想象力的未来——多元化的全球型工业集团。目前,格力电器通过多元领域布局,已进入人工智能家居、新能源技术、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格力电器的产品覆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智能仓储装备、智能检测、换热器专用机床设备、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体等10多个领域,超百种规格产品。格力电器正在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向全世界输出中国制造的先进产品。比如2018年1月,格力电器的光伏多联机落地美国凤凰城、格力电器的超低温多联机产品入驻美国水牛城等项目,成为“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样板工程。
信息技术也可以称之为IT技术,又或是信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是时代的新物种,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完美融合是一个时代的发展历程,同时还是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回望格力电器的发展,从珠海一家年销售额不到2000万元的小厂到世界五百强的全球型工业集团,自主创新,从来都是这家企业成长的基因。特别是2012年之后,格力电器在董明珠的领导下,凭借自主研发核心科技,靠着三万多件专利和19项国际领先的技术,打造了让世界“点赞”的中国品牌,逐渐让世界爱上中国。
一直坚持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严谨、优质的产品,用工匠精神引领中国制造升级。格力电器正是以不断挑战自我,以创新、高质量的产品掌控未来,打开了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通途,也为国内制造企业获得成功提供了经验借鉴。
“归根结底还是要让市场环境更好,竞争更充分,这样企业的实力才会增强。”李东生认为,创新的前提是充分市场化,要让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并承担主要责任。
代表委员认为,近年来的减税降费力度大,政府办事效率提高,措施实在,给制造业帮助很大。建议加快制度层面和生产要素层面的改革,加大力度保护企业家的产权和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宽心”和“松绑”。同时,为创新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建立起完善的容错机制。
品质革命,“根”在质量。质量提升应做到全方位、重细节、无死角。中铁装备的盾构机产品享誉海外,除了性能优越,细节也很考究,是“内外兼修”的优质产品。“中国的一些装备产品,技术性能与德国、日本的先进型号别无二致,却因为油漆、焊缝等外观工艺的‘疏忽’,在海外市场被人诟病。”王杜娟强调,细节提升非一蹴而就,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提升品质,能给一家企业带来什么?答案就是品牌竞争力。娃哈哈质量提升的经历是中国制造业质量升级的生动缩影。“所谓品牌,说到底就是消费者的口碑和信任。”在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庆后眼中,品牌离不开质量和创新,
为了保证质量,2015年,娃哈哈集团开展了“智能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项目,针对食品饮料行业特点,结合娃哈哈全国性集团化管理的特点,以企业运营数字化为核心,结合“互联网+”的理念,采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传感控制技术,通过对整个集团经营信息系统建设、工厂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和数字化工厂建设,以达到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目的。
据了解,该智能技术项目是娃哈哈集团践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的生动体现,是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食品饮料生产智能工厂”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饮料生产企业和饮料设备制造企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推动整个饮料行业及相关行业向高质、高效、绿色制造的方向发展,有力推动我国食品行业的产业升级。
对于质量提升,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给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如依靠综合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透明可信的质量保障提升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采用市场倒逼机制,让企业自发加强质量管理等。
一场“品质革命”,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字:人。“实现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产品设计也同样重要。”谈及品质革命,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说。
他认为,目前中国设计业的整体水平,距世界设计业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这与相关设计从业者人数不足、尤其是顶尖人才的稀缺直接相关。
雷军建议,加强设计人才引进与培养,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包括成立专项基金,为国际设计领军者和顶尖人才在高校设立工作坊;促进相关专业师生去海外交换学习,直接带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加强设计意识的普及教育,在中小学设立相关课程等。
深耕制造业多年,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章法始终将人才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他认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大军,是推动品质革命的关键因素,这需要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打好品质革命,需要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章丘铁锅”可谓是工匠精神的一个突出典范。随着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章丘铁锅竟然意外成为了“网红”,“洛阳纸贵、章丘无锅”一时间成为热词。可能有人会问,一口铁锅究竟有什么魔力,竟能引发全民为之疯狂?如果了解了章丘铁锅“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一千度的高温、三万六千次的锻打” 的铸造过程,我们就不会再疑惑,为什么一口铁锅竟能瞬间卖完库存,甚至让人翻墙进厂购买了?其实,答案很明了,就是工匠精神。
老物件焕发新生机,甚至带起一波怀旧的节奏,章丘铁锅是热点,但非孤例。和章丘铁锅一样,许多传统商品借助互联网等新渠道、新营销理念,纷纷长出翅膀,飞入今日百姓家。这说明,真正打动消费者的,是藏在传统商品和手艺背后的品质与情怀。传统商品和手艺所蕴含的历史沉淀,对工艺标准和流程的坚守,乃至产品本身的有限产量,恰恰击中了现代人日趋个性化的需求、满足了内心返璞归真的渴望。一口铁锅烧出的热潮,也就不难理解。
“三万六千锤,少了不行,没有这个功夫出不了这个产品,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80多岁的章丘铁匠王立芳用质朴的话语透着手工匠人的朴实和执拗,道出了章丘铁锅走红的秘诀,也为中国制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制造业有个朴素的品质真理,那就是——做电饭煲的,你能不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粘锅;做吹风机的,你能不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你能不能让每一位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到以性能打动人心是所有制造行业的品质追求,人们日益提高的品质需求也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真正契机。
新时代带来品质革命新变革,新变革孕育新机遇。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一场针对消费升级的品质革命大潮已经蓄势待发。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一大批国产品牌,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型路上大步跨进,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未来几年,一场真正的“品质革命”将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的信任,更有中国品牌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