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80年代东北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发展

2018-04-01 00:00董志晨陈佳利
参花(上) 2016年11期

董志晨 陈佳利

摘要:东北高校是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的北方重镇,其诗歌运动发展经历了发端、辉煌和衰落三个阶段,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全国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重要缩影,其诗歌创作、诗歌评论、诗社建设和刊物创办都体现出了时代特色和个人特色的统一。

关键词:群体研究 校园诗歌 历时性

大学生诗歌运动,也有人称大学生诗潮,在界定上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如果要搞清楚其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界定。大学生诗歌运动广义上是指生发于1978年至1991年间,在全国各地以各高校大学生诗人为主体,以大学生自发成立的诗社或文学社为基本组织形式,以自办刊物和自印诗集为主要阵地,以串联为主要形式的集结了大量优秀校园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的校园诗歌运动。

而苏历铭在《传承抑或引领:不该被遗忘的八十年代大学生诗潮》中则将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时间划分在1981年到1985年中间。笔者认为这是个狭义上的划分,这个时间段是大学生诗歌运动的辉煌时期。但从史料上来讲,从1978年到1980年和1986年到1991年的大学生诗歌创作和活动也都应该算作大学生诗歌运动的一部分,故笔者将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时间段限最终定在1978年至1991年之间。

东北是大学生诗歌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而言发源较早、结束较晚的一个地区,所以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整体轨迹在东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

本文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东北地区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发展,从诗歌创作、诗歌评论、诗社建设和刊物创办的角度对每一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达到了解发展脉络、总结发展规律、分析衰落原因的目的,为中国当代新诗史的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一、青春诗会的北国身影

总体上来说,东北地区的大学生诗歌运动可以分为发端期、辉煌期和衰落期三个阶段,时间段限上为发端期(1978—1980)、辉煌期(1980—1986)、衰落期(1986—1991)。

发端期是1978年5月在全国各大高校掀起的广泛的办刊热潮到1980年7月诗刊社在北京和北戴河两地举办的第一届青春诗会。

从诗歌创作角度来看:在发端期里,学院诗人们以不同的形式对朦胧诗潮进行承接,并在大学校园里完成了对朦胧诗合法性的确认,学院诗人的出现不断补足和丰富了朦胧诗诗人的队伍,整体创作风格承袭朦胧诗,但又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朦胧诗的某些限制,使中国新时期的诗歌面貌焕发出新的风采。同时学院诗人在此阶段的贡献也得到了诗坛的认可,在1980年7月到8月由诗刊社举办的第一次青春诗会中,邀请的17位诗人有7位是校园诗人(其中的徐敬亚和王小妮是吉林大学的诗人),这无疑是对当时大学生诗歌创作成就的一次很有分量的褒奖。

从诗歌评论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诗歌评论还处于相对的沉寂阶段,就目前的资料而言,没有发现突出的诗歌评论作品。其原因应该是这一时期的学院诗人还处于对朦胧诗诗意的继承阶段,重点放在创作之上,感性的生发较为丰富,青年人在面对精神觉醒时对于自己诉求的表达还处在感性表达的层面,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论性阐发还暂时让位于诗歌创作本身。

从诗歌社团的建设角度来看:此时东北地区的社团建设初有成效,其中吉林大学的赤子心诗社与北京大学的五四文学社、复旦大学的复旦诗社、安徽师范大学的江南诗社并称为全国高校四大诗社,名声享誉全国,也成为东北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与传播的主要根据地,在向东北地区介绍新的诗歌观念、促进诗歌传播与串联、倡导诗歌批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东北师范大学的文学社团的创办也呈现出井喷式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在1978到1980年间,就有11个社团相继成立。与全国在此时的潮流一样,东北地区的社团成立状况也是欣欣向荣的。

从诗歌刊物上来看:这一时期的诗歌刊物基本以各社团主办的刊物为主,其中吉林大学《赤子心》较为出色,名气较大。同期学院诗人的自印诗集较为少见。

在东北地区大学生诗歌运动发端的期间,伴随着学院诗人在创作上的起步,相应的结社和刊物创办也就顺理成章。或者说,也正是因为结社和刊物的创办,使诗歌的创作在阅读中获得了更多的可能。这种创作上的进步和组织上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为大学生诗歌运动辉煌期的到来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二、多点开花和多项“第一”

辉煌期是从1980年7月在北京和北戴河两地举办的第一届青春诗会到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推出的“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有了前一阶段的尝试和经验,大学生诗人们更加迅速地完成集结并且在这一时间段内集中开拓了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全新局面。

从诗歌创作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优秀学院诗人登上历史舞台,东北地区的哈尔滨、长春和沈阳成为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重镇,潘洗尘、苏历铭、包临轩、闫月君等人也成为东北地区诗歌创作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者也”是大学生诗歌运动整体上的重要特点,众声喧哗的语境在朦胧诗后作为传统语境与朦胧诗潮语境冲突中的重要补充,集中体现了大学生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彰显了学院诗人在面对诗歌整体性变革基础上不同程度的探索。正是这样的探索,构成了众声喧哗的大学生诗歌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也孕育出了一些异质性的因素,如先锋写作和实验性写作的尝试,为“第三代”诗歌创作提供了经验性的条件。

从诗歌批评的角度来看:1983年初吉林大学徐敬亚两年前在大学时期撰写的学年论文《崛起的诗群》于甘肃兰州的《当代文艺思潮》上公开发表,作为朦胧诗潮面对保守势力的惯性围剿时,学院派对其进行合法性的论证,这个意义是深远的,一方面表明学院派诗人在“朦胧诗论争”中站在新诗潮的立场阐述其合理性,并张扬了新诗的前进方向,即现代主义是未来诗歌的方向,“反传统”具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是在保守派与开明派的论战中,《崛起的诗群》作为诗歌“三个崛起”之一遭受到的批判被归结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上来,这也表明虽然政策上和文艺上的“新时期”已经到来,但是“左”倾的批判思维和话语系统作为文革遗留的延续,其展现出的攻击性和破坏力依然存在。《崛起的诗群》是对这样的批评方式的一种反驳。1984年,潘洗尘、杨川庆合写的国内第一篇专门研究大学生诗歌的评论文章《开放在校园里的诗花》发表在甘肃《当代文艺思潮》第2期。

从诗歌社团的建设角度来看:大学生社团保持着前一阶段不断发展的趋势,由于学生在大学校园内的流动,不断有新的社团成立。同期,出现了一个结社的新的现象值得关注:地域性联合组织的成立。1984年6月,经过潘洗尘等人的紧张组织筹备,中国第一家高等院校大学生诗歌爱好者组织——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学会成立。据不完全统计,会员620人,来自全省高等院校,由黑龙江省学联副秘书长于晓锋担任会长,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潘洗尘担任理事长。黑龙江大学生诗歌学会作为中国第一个跨校诗歌社团,它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黑龙江大学生诗歌创作,并为大学生校园诗歌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诗歌刊物上来看:在这一阶段,东北地区大学生自办的诗歌刊物和自印诗集,质量较高,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1982年,辽宁大学学生闫月君、高岩、顾云、梁芳等编选《朦胧诗选》,发行全国各地高校,轰动大学生诗坛。1985年,《朦胧诗选》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轰动全国。1984年8月,作为黑龙江大学生诗歌学会的刊物《大学生诗坛》创刊,“它的问世在中国诗歌史上创造了三项记录。第一项记录:该刊是自1907年中国有新诗以来第一家专门为大学生读者创办、专门发表大学生作品的诗歌刊物;第二项记录:该刊是自1907年中国有新诗以来第一家由大学生诗人主编的诗歌刊物;第三项记录:该刊是自1907年中国有新诗以来第一家面向大学生公开发行的铅印诗歌刊物。”(摘自姜红伟《新诗史上大学生诗歌第一刊<大学生诗坛>档案》)。1985年,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潘洗尘历时一年多编选的中国第一部全国性大学生诗选《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年,吉林大学的苏历铭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杨榴红合作的诗歌合集《白沙岛》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男女大学生诗歌合集,在大学生诗坛引起较大反响。这些诗歌刊物、诗集的出版,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创作的蓝图,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从各个角度实现大学生诗歌运动中多项“第一”的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诗歌运动在1986年之前达到顶峰,在这股潮流的激越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诗人接受了这种思想上的感召,加入到如火如荼的诗歌创作中来。

当然,这样的潮流是发生在表面上的,发生在阳光下的。大学生诗歌运动在辉煌期的表面下,有一股暗流在缓缓涌动,并最终酝酿出了继“朦胧诗潮”和“大学生诗歌运动”后80年代第三个诗歌高峰——“第三代诗歌”。而“第三代诗歌”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则是1986年的两报诗歌大展,正是这种以近似于“暴动”的方式出现的诗歌运动,以一种激进和反传统的姿态形成了中国新诗史上的又一股浪潮,并成功将“朦胧诗潮”和“大学生诗歌运动”赶入了诗歌版图的角落,放入了诗歌的历史纪念馆。大学生诗歌运动也由此进入衰落期。

三、落日余晖中的光芒

衰落期是从1986年10月的两报诗歌大展到1990年6月全国十几所高校诗社联合编辑出版的中国第一家大学生联合跨校创办的诗歌刊物《边缘诗刊》(《20世纪校园诗!边缘》)的第三期(由杭州师范大学承办,1991年春天在杭州出版,郭羽(谷雨)主编)的出版,也是最后一期的出版。至此,80年代轰轰烈烈的大学生诗歌运动在不断地衰落之后最终走向了尾声。在1986年之后,受86大展的影响,学院诗的公开发表和出版也采用了诗歌大展的形式:如1988年2月,辽宁大学创办的《中国高等院校中专学校诗歌大展》出版,1988年10月1日,由黑龙江学联、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会、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协办的《1988年中国首届高校诗人诗歌大展》。

然而在这个时候,学院诗人想要通过效仿“第三代诗人”以“暴动”的方式重新回到诗歌版图的中心地位已经是很难的了,不论从优秀诗人、优秀诗作的数量和质量上来说都难以与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巅峰时期相媲美,至于从诗观上来看,与迅速流行的“反崇高”“反理性”“反英雄”“反文化”等后现代的第三代诗观相比,学院派诗人的创作已经相对“落后”,无法创作出符合“第三代”审美的作品,也就无法再度进入诗歌新一轮的主流话语体系中,此时学院诗歌也就自然沦为诗歌边缘化的产物,最终走向衰落。

其实东北地区大学生诗歌运动的落潮只是全国大学生诗歌运动夕阳西下的一个缩影,关于大学生诗歌运动衰落的具体原因,除了一种更加“现代”的诗歌创作方式——“第三代”诗歌占领了诗歌浪头之外,一些内部的原因,也值得引发我们的注意:首先,大学生这个群体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以此来概括大学生身份的获得和失去是比较合适的,也就是说,他们作为校园诗人的身份大概只能维持四年,所以当80年代中期一批优秀大学生诗人的集体离校,大学生诗歌运动已经开始式微,再后来因各种原因集体离开诗歌现场,伟大的80年代大学生诗潮走向没落已经是无法避免的趋势了。另外,大学生诗歌创作表面上十分繁荣,但实际上是非常多元化的,缺乏统一的美学或者诗学主张,所以有些人将其称为“学院派”,这样的观点从流派学的观点来看是有待商榷的,所以这种多元化的构建并不利于保持其作为一个潮流的延续性,在组织上也因为其同人性质的松散结构而难以维系。

四、结语

从开端的标志性事件——1978年5月的全国性办刊潮(其中吉林大学《红叶》创刊)到“结束”的标志性事件——1990年全国十几所高校诗社联合编辑出版的中国第一家大学生联合跨校创办的诗歌刊物《边缘诗刊》的创刊和结束(其中吉林大学北极星诗社承办创刊号《校园诗四季》)。从大学生诗歌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筹备大展的核心人物是前东北校园诗人徐敬亚和吕贵品)到当时处在潮头的一大批优秀的学院诗人以86大展为标志,逐渐退出诗歌现场的过程(其中潘洗尘就是一个重要的代表)。不过分地说,东北地区学院诗人和曾经以学院诗人身份发声的诗人的身影近乎贯穿了整个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始终。东北地区也作为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大学生诗歌精神内核的传承和发扬都是具有时代感的。

在以上三个时期,笔者主要从诗歌创作、诗歌评论、诗歌社团、诗歌刊物等四个方面进行研讨,以展示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情况,进而总结出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律。然而,这样比较粗略地断代划分是为了便于分析和讨论各时期大学生诗歌运动所呈现出的不同风貌和诗歌创作情况,其中具体诗人的具体创作应该归为哪一个时段,某些诗人的创作又横跨了哪些时期,这些都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能以偏概全。

(作者简介:董志晨,男,本科,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陈佳利,女,本科,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