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冉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吴宪生先生《林风眠像》在1997年参加文化部迎香港回归大展,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浙江省美展银奖。作品把西方写实艺术语言同中国水墨相结合,既把中国写意人物用线用笔与西方的写实明暗相结合,同时又将中国写意性和写实特征与西方写实主义相融合,使整个画面既有中国写意人物所强调的笔墨气韵,又不乏写实精神。
《林风眠像》中可以感受到吴宪生独有艺术特点,运用中西融合的绘画方式,却又巧妙地避开了没有中国笔墨的缺失。没有照搬西方写实主义和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只是相应借鉴。成功跳出了写实与笔墨之间矛盾的陷阱。画中人物肖像不但强调了中国写意人物中的用笔力度,笔墨皴擦中也借用了西方写实素描的表现,但将二者关系进行了融合。从而减弱了西方素描中强烈的光影关系。例如《林风眠像》中人物裤子两侧,以及人物与背景二者的空间关系等暗部调子,巧妙的转化成了中国画中的粗线用笔,以及墨块来表现。中国笔墨的皴擦与西方的写实语言相融合,使画面赋有真实感,更加保留了中国写意人物独有的笔墨韵味与变化。《林风眠像》中,林先生的面部皴擦加赭墨晕染,人物衣着线条考究劲道,皴擦适度有力。整个画面没有大面积的赋色渲染,只是脸部手部设色,其余整个画面是大面积的不同色度的墨色来表现。衣服大面积留白,使画面人物突出,产生主次之分。
“西方人看人体是用眼光去触碰……充分感受着形体的节奏变化,感受形体之美。而中国人看人体是用眼光去品。用的是比喻、借用。……不仅有形、有色、有质地,甚至连气息有都有了,让读者也参与了审美判断的过程···。”[1]由此可见,吴宪生先生在《林风眠像》把西方写实主义的艺术语言融入与中国写意人物中去。但还是以集中于表达“品人”的中国写意画为主,注重人物表情神态与精神气质,生动的表现了林风眠先生特有的大家气质。中国写意笔墨与西方写实主义的融合,拉近了画作与看画人的距离,具有感染力,同时中西写实和写意的巧妙融合彰显了颇有特色的“吴宪生风格”。
构图是绘画形式的骨架,是表现画意的体现。中西画面都需要有支撑。有些有形,有些无形。《林风眠像》中将主体至于中心,着重刻画,这与传统的中国画构图有所区别,所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林风眠像》的构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构图方法进行了借鉴。
《林风眠像》采用方构图,在出自于宋画中的方构图中寻求变化。这种方形构图是融合中西的艺术形式,具有扩张与紧缩感,体现的空间因素明确。《林风眠像》中方形构图的运用使画面具有秩序感,突出主题人物与背景的呼应关系,使画面视觉冲击力直观、单纯。平衡感与不平衡的穿插增添了画面的感染力。画中甚至借用西方现代构成的方法,这一点可以在与《基督之死》、《痛苦》之间的比对中可以看出作品运用并借鉴了林风眠先生上述两幅作品中,西方现代绘画中的构成方法,有一定表现主义绘画的特征,并拥有几何主义立体分析综合。
画面中椎形体和纵横直线相间架,从而突出主题使画面整体获得平衡。在这幅作品中的西方构图方式使中西艺术相融合的十分自然打破了彼此之间的界限,找到了艺术的磨合点,但却没有失掉中国写意画的笔墨精神。
吴宪生先生曾说过:“我不愿成为一个传统的承袭者,而更乐意成为现代人物画的一个探路者,沿着徐悲鸿、蒋兆和、黄胄、方增先等前辈开创的道路努力前行···这是我的方向。”[2]
其中“拉开与吸收”是指现代写意人物要与西方拉开距离,也要与传统水墨人物拉开。就此点吴宪生先生进行了补充,他认为要在我们已经了解熟悉西方绘画的基础上拉开,否则又如何谈拉开。拉开,保护民族特色。但不完全排斥西方绘画,而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长和短都是指本民族。中西绘画彼此之间有着异曲同工的特点,所以对待西方绘画既要拉开同也要吸收。同时,也要与中国传统人物画拉开距离,时代改变,我们的艺术也在发展,体现现代性。其次与传统人物画拉开距离,但不能全盘否定、抛弃,对于精华的东西要仔细研习,承袭发扬。吴宪生《林风眠像》做到的中西融合则体现出了他对待在现代写意人物的态度。
在“拉开与吸收”的条件下进行中西融合,不仅是现代写意人物画中要借鉴的,对于我们的艺术实践,创作,乃至于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解:
[1]引自 吴宪生《吴宪生人体画展自序》《美术报》画家/2008/1月/19日/第04版
[2]引自吴宪生《我的人物画观》/《解读名家》
[1]吴宪生《我的人物画观》刊名:《解读名家》第4-11页
[2]吴宪生《温润亦如玉》刊名:《美术报》画家/2008/1/19/第04版第1-2页
[3]甘一鸣《奇崛灵变写丹青吴宪生水墨人物画》刊名:《艺术投资》第116-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