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为健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1)
非学校中国画教育,临摹重于写生;学校中国画教育,写生重于临摹。重临摹与重写生的不同,根于对中国画的不同认识。
从顾恺之著《模写要法》,谢赫将“传移摹写”作为六法之一,表明远在南北朝就十分重视临摹了。有画史可查的晋、唐、宋、元、明、清画家,都是通过临摹入门并奠定绘画根基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是对初学者的要求,而是对有了一定根基的艺术家的要求。作为艺术家,要把师造化、法心源、发展创造有机统一起来,但在学习阶段(集中于青年时期),通过临摹获得中国国的基本技巧和对前人成果较为深人的了解,是最重要的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画高度的程式性,中国画材料工具的特殊性,中国画的基本功力——笔墨功力,以及相应的风格、趣味特征等,需要通过临摹才能较快较好地把握。
在画史上,以四王和他们的追随者为代表的一些画家,过分强调师古人而远离师造化,重摹仿胜于重创造,导致了中国画的衰微。20世纪以来对这种摹仿风气进行批评,强调写生与革新,乃艺术史发展的必然,是必要的,但这种批评往往被一种激进主义偏颇所笼罩,未能把创作上的摹仿与习画过程必要的临摹区别开来,长期以西方绘画的基本功取代中国画的基本功,视西方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而无视中国画独特的造型传统和语言传统。尽管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及他们的继承者在主张上有很大差异,但对待临摹却不约而同的一致都激烈地予以否定,没有认识到它对初学和学习传统的意义,没有给临摹课以应有的时间和地位。在著名美术院校的校长中,只有潘天寿提出了先深入临摹再辅以写生的意见,但即便在潘天寿执掌的浙江美术学院,这意见也没有成为中国画系安排教学的指导思想。
和西方古代绘画相比,传统中国绘画具有更强的程式性、意象性和继承性,这与它以水墨、纸绢为主要媒介,以书法性的点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笔墨具有相当独立的欣赏功能,重视神、意、趣、韵、不似之似、离形得似,以及它与传统哲学、书法、诗歌的内在联系密切相关。依照贡布里希”图式修正”的说法,西方绘画同样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但以“摹仿现实”为思想渊源、以刻意于肖似的写实幻象为主要形态的西方古典绘画,主要靠直接写空袭得相应的观察方法和造型能力,“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观念,正是从这一要求中引申出来的。中国绘画也重枧师法自然,故而“外师造化,中法心源”之说历来被奉为经典。但中国绘画所言之“师造化”,是与“法心源”(“师心”)并列的,而其师造化的途径,是将观察、速写、默记统一起来的综合方法,不同于西方按照科学透视、比例、解剖与光色进行的素描与色彩写生。对学习西方古典绘画的人来说,首先重要的是写生能力即造型能力对学习传统中国画的人来说,首先重要的是获得在纸绢上用笔、用墨、施色的基本方法工程式和功夫,并在获得这种方法与功夫的同时获得一定的造型能力。学素描有益于造型能力的加强,但必须以不影响学习中国画笔墨技巧、相应的趣味感受能力和视觉习惯为前提。近一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学本科阶段,把素描置于第一基础课的地位而忽视临摹课,会造成以形似为造型标准、倠画离不开对象(模特儿)的视觉惯性,进而在创作时也束缚于“写生状态”,长久处在真似造型与笔墨表现难以两全的矛盾境遇中。
也许人们会说,20世纪也有学校培养的大画家李可染,他的成功靠的是素描功底与对景写生。不错,李可染曾在杭州艺专较好地学了素描,但不要忘记,他从13岁就拜徐州画师钱食芝为师学习山水画,中间又曾进上海美专中专师范部学习两年,22岁才考人杭州艺专。也就是说,李可染在学习素描之前,经过了多年以临摹方式为主的习画过程40年代后,他又专攻写意水墨画,先后临仿过石涛、八大,又从师于齐白石和黄宾虹。李可染旨在改造中国画的山水写生,是在1954年(47岁)才开始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对传统,曾“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当他以写生改造中国画的时候,也坚持了笔墨方法和尽可能的创造性。他的成功,证明中国画适当学习素描是有益的,更证明以临摹为主要手段的传统中国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可惜由于时代环境和个人认识原因,李可染的教学,突出地强调了写生,而轻视了以临摹方式学习传统。他的学生常常困于写生状态以及传统功底方面的不足,与此有直接关系。
临摹(包括临、抚、仿等)不是魔鬼,而是把握传统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必不可少的途径。中国画专业的教学,至少在本科几年中,应把临摹放在第一位。当然,临摹什么、如何临摹以及临摹与写生的关系等具体问题,还需要恰当的安排。对此,前人和今人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和借鉴。
在批评把临摹当做目的的同时也把临摹手段抛弃,或者把临摹与创造完全对立起来,是20世纪激进主义思潮作祟的结果。今天,是对它进行冷静的学术清理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郎绍君.郎绍君美术时评[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12)。
[2]王伯敏.黄宾虹的用墨与用水[M].浙江:西泠丛刊,1981(04)。
[3]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J].江苏:江苏画刊,1986.
[4]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