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发
《山海经》曰:“闽在海中,西北有山。”山海交接,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分界线。独特的地理与历史,使福建成为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边缘,海洋文明的中心,也成就了“海上丝绸之路”自此在世界版图延伸。福建的“海丝”民间文学,与宋代大船、清真古寺、丝丝南音一样,都是福建人民与世界交流融合的见证。
如果说史记谱碟是海丝历史的主线,那么,民间文学就是海丝历史的副线。漂洋过海、传唱于心的故事与歌谣,见证着历史的沧海桑田。福建劳动人民在创造“海丝”、延续“海丝”的过程中,流传着数不胜数的飘洋过海、艰难创业、背井离乡的动人故事、传说、歌谣、俗语……这些闪烁着“海丝”光彩的民间文学,传承着开放包容、和平往来、合作共赢的“海丝”精神。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让历史、现实与未来再次激情碰撞。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福建的“海丝”民间文学所涵养的各种精神追求,正是八闽人民追求与世界衔接,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折射。
福建“海丝”民间文学,不仅反映了“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实现贸易上的互通有无,还反映了福建人民甚至沿线人民联手反击霸权的大义追求。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传着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传说故事,甚至连山上的树、海里的鱼、一块礁石、一个贝壳,都有一段与他有关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然是他联合台湾人民驱赶海上霸主“荷兰鬼”和“通洋裕国”的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历经岁月风雨,几百年过去了依然代代流传。
民间还流传着近代以来众多身在异域的闽籍华侨,以赤诚之心寻找苦难中国曙光的故事。故事绘声绘色地描述这些身处逆境,临危不惧,为了民族大义进行不屈的抗争。如《“万金油大王”胡文虎》,讲述胡文虎研制万金油,惠及百姓,以及建造“华人池”,反击帝国主义者挂出“华人与狗不准进”牌子的故事。另一则《“中国虎”的故事》,讲述胡文虎拒绝把研制的“清快水”卖给欧洲一个目中无人的大臣,维护了国人尊严的故事。
近代以来,闽地广大华侨与客居地人民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积极协助东南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统治。如《菲岛雄风》,讲述1896年6月,在菲律宾人民独立起义斗争中,侯夏鲍率领三千“三合会”华侨会友援助义军,与西班牙殖民军浴血奋战。菲律宾独立后,侯夏鲍被尊为开国功臣。《林阿凤与“顺”字号华裔》,说的是晋江人林阿凤结伙在东南海面上打劫官船,接济穷人,因而遭到官兵的围剿。失败后,林阿凤率十四艘大船来到菲律宾,同当地人一起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成为菲律宾的民族英雄。
现今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有一千二百多万人,其中百分之八十集中在东南亚。东盟国家二千多万华侨华人中,有近一千万人祖籍福建。这些“过番”华人与当地百姓一起,在劳动与生活中结下了深厚情谊,甚至结婚联姻。华人们参与开发南洋,把优秀的思想道德和传统文化带到东南亚各地,对当地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把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友谊推向新阶段。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流传着中国与异域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三宝公”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三宝垄洞》讲述郑和下西洋时,船队抵达爪哇岛,副将王景泓等士兵病倒了,只好留在一个大山洞。他们在荒岛上开荒垦殖,并教当地狩猎部落种植稻子、蔬菜,纺纱织布。这里的民众都很怀念“三保大人”,就把把这个地方称作“三宝垄”,把这个洞称作“三宝垄洞”。三宝垄洞至今供奉着郑和塑像,每年农历六月卅日相传为郑和抵达此地的纪念日,当地民众成群结队前往敬香朝拜。
闽南的“补伯不爱闹热”歇后语,指那些不爱在热闹地方抛头露面的人。相传晋江人龚补在南洋谋生,向南洋苏禄国王讲述中国的先进文化,苏禄国王慕名前来中国朝觐,龚补却不随同晋京。与此异曲同工的是《王彬建塔》的故事:华侨王彬在菲律宾“化人”(西班牙人)内部骚乱时救了总督的侄儿,但他不愿受赏,只想在当年郑和建的洲仔小塔处建起高塔当航标,以方便外海航船辨别方向。总督非常感动,不但支持建塔,还划出整整一条街让王彬管辖。这些故事与俗语,侧面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对沿岸国家的促进与影响,与我国人民在相关国家播传文明、仁心仗义的历史事迹相互辉映。
民生的追求是民族追海的基石。自明代中叶以来,福建沿海居民大批向台湾航海和移民。清代一再“海禁”“迁界”,使沿海一带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港口的繁华烟消云散。官商渐渐衰弱,转为零散的私商贸易。滨海地区本就地瘠人稠,加上兵匪频繁和灾荒、瘟疫,那些不堪忍受土豪和渔霸的压迫剥削的乡民便大数量、多批次地背井离乡“过番”淘金。他们踏着浮动在水面上的“丝路”过台湾、下南洋,使福建沿海形成著名的侨乡。
《荒岛传奇》说的是泉州商人王晋全出海经商,遭遇台风,流落荒岛,被一个也是遭遇台风而幸存的姑娘玛丽格相救,后来结为夫妻,几年后,他们搭上正好路过此地的兄弟帆船,返回故乡。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故事。《黄乃裳的故事》讲述黄乃裳带领乡亲到马来西亚诗巫沙捞越拓荒垦殖,开辟“新福州”的故事。《“子在陈”》则是讲述晋江名侨黄秀娘在菲律宾创业发迹的故事。
“诗言志,歌咏言”。一曲曲流传在侨乡的歌谣,忠实记录了华侨出洋的背景和遭遇、侨居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侨民艰苦奋斗的历程,因而被誉为我国华侨史、国际交流史的活化石。在闽南、港、澳、台及东南亚一带广为流传《过番歌》,是一首长达七百六十多句的七言民歌,分为禀过父母、告别贤妻、别家出门、渡海漂洋、到达实叻、往别州府、返回唐山七个段落,完整表现了华人离乡背井到南洋打拼,最后又返回故乡的全过程。《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对其作过介绍,新加坡口述历史馆、厦门华侨博物馆、华侨大学华侨历史研究所也把它收入馆藏。长达五百七十六行寿宁山歌调《下西番》的情节,与此相类。闽清的《出洋歌》二百二十八行,细腻咏唱了离家出洋,家人送行,历尽风波,进福州、经厦门、过汕头、到诗巫,又遭受“红毛”(西方殖民者)欺压剥削,受尽苦楚,最终有家难归的人生际遇,催人泪下。还有《阿公离家几十春》《二十思量过番苦》《老侨工真艰苦》等歌谣,都表现了华侨华工在异国他乡奋力拼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遭受着无尽的苦楚。
广大侨胞漂泊海外,对家乡和祖国有着更为深沉的思念和更为真挚的眷恋。在福建流传着不胜枚举的华侨反哺的故事和歌谣,形象地反映了侨乡特有的精神风貌。这些侨领造福祖地的故事和歌谣虽然简短,却荡气回肠,启人深思。
“哦,我心爱的人儿,原茉莉花的清香驱散你的忧伤,愿圣洁的茉莉花带给你平安吉祥。”这首民间情歌,背后隐藏着一则美丽的传说,说的是菲律宾国花茉莉花,是怎样远渡重洋来到闽南,为闽南人们带来芬芳和祝福。《先薯亭》和《“番薯”泛海记》两则故事都是与“番薯”有关。前者说是陈振龙带回故乡长乐的,后者说是吴仙从菲律宾带回闽南的。番薯这种耐旱而高产的作物让无数穷苦乡亲度过饥荒,下南洋先民造福桑梓的善举,让百姓至今感念不已。
《思乡楼》讲的是,一位自小漂泊海外的孤儿老来身患绝症,他把毕生用血汗换来的十万元,全部捐给家乡兴建校舍。厦门歌谣《歌颂陈嘉庚》虽然精短,但质朴而深情地歌颂“爱国华侨陈嘉庚,热爱教育有名声”。这一类故事歌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福建传诵着。华侨爱国爱乡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传统,必将和故事和歌谣一起,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海丝之路不全是阳光明媚,鲜花似锦,常有风雨波涛,家散人亡。“出洋”的先民在海外经尽艰辛,常常十年八年才回来一次,有的甚至一去不返,客死他乡。家人与他们两地思念,渴盼团圆。
《姑嫂塔》《“磨心塔”》说的都是穷人为躲避恶霸的逼债,“过番”谋生,亲人望眼欲穿的故事。他们留在国内的“洋客妇”承受着巨大精神痛苦。“洋客妇”是新中国成立前,福清一带男人到南洋谋生后,留守家乡妻子的“别称”。《洋客妇》这首歌谣,痛苦诉说了这些留守老家的年轻妇女的悲惨命运。《父母主意嫁番客》《番客婶;偷偷号》《要记家乡妻儿情》等歌谣,所咏唱的也是“怨别离盼团圆”的主题。《十五月娘圆又光》《纸笔提来话头长》《我君去番邦》《想郎》《误我青春少年时》《问君番邦几时返》《阿哥过番无音信》……所表现的,也都是在家妻子所受的孤凄和对多年不归的“番客”的长长思念。
当然,在海外的华人对家乡和亲人一样是铭心刻骨地牵挂和思想,如《想起家乡好果子》《保佑阿母百二岁》等,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因为“两地思念,渴盼团圆”是双方共同的思想,所以这类歌谣不少是男女对唱,如《欢喜船入港》《夫妻别》《阿哥过番几时回》《送别歌》……
作为“海丝”起点地区,福建还流传着许多爱情传说故事。最为特色的,就是闽地老百姓以沿海特色建筑石塔、楼阁为寄托,或者以当地青山、绿树等风物为媒介,歌颂两地分离却海枯石烂的爱情。这一类故事在侨乡和南洋侨居地都广泛流传,在突显坚贞的爱情追求的同时,述说着浓郁的乡思乡愁。
《听潮楼》的故事讲述:海华与珊英的爱情受到渔霸的破坏,海华出走南洋避难,珊英跳海表贞心。五年后,海华归来,在珊英跳海处建起一座听潮楼。这座听潮楼,不仅是对一段爱情的纪念,也垒起了封建渔霸压迫穷苦人民的印记。《寡妇塔》讲的是福清林姓十八家男人合置大船过七洲洋,不料归来那天不慎触礁,船碎人亡。十八家妯娌在万分悲痛之余,捐出所有积蓄,在鳌峰山顶上建起一座塔,导引其他船只顺利归航。《石湖塔的传说》说的是阿喜、阿珠成婚后恩爱甜蜜,后来发生灾荒,阿喜到吕宋谋生。他艰苦拼搏十年归来时,阿珠却已谢世,阿喜便在晋江石湖山上建塔纪念心爱的妻子。
《望夫山》讲述南洋加里曼丹一个酋长的女儿和唐山后生结为夫妻,生儿育女。后生难耐对家乡的思念,多年后乘船回乡,不料中途遭遇台风,下落不明。那番女天天到山顶上张望,盼望丈夫早日归来,但眼睛望花了,头发也变白了,最后死在山顶。《相思树的传说》谈及一个凄美的故事:财主牛魔王使计要霸占花妹,她的恋人唐哥烧了牛魔王的房子,出洋逃难。花妹逃到山洞里藏身。唐哥组建工程队,在东南亚一带建起了一条又一条“唐人街”。多年后,唐哥回到家乡,花妹却已经病逝,唐哥忧郁而死。乡亲们把他的坟墓建在花妹的墓旁。第二年,两座坟墓之间长起了一棵连理树,人们称之为相思树。这种相思树在闽南海边、山坡寻常可见,在海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浓郁的“海丝”风情。
福建“海丝”民间文学是先辈们“面海出洋”遗留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海丝文化的大力弘扬,海丝文化品牌愈来愈深入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心中。不胜枚举的传说、故事、歌谣、俗语,为新世纪“海丝”文化交流提供文化基石,福建民间文学也将伴随着海丝之梦传递得更加久远。如今,一座座南洋楼、骑楼在岁月中渐渐老去,番子油、番车在岁月的冲刷之下慢慢成为过往,这些蕴含着“海丝”特质精神追求的民间文学的持续传唱,必将有助于福建开放、包容、拼搏、进取的人文品格的弘扬光大,必将为构建21世纪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提供特色元素和精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