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VR电影奇观性与纪实性探析

2018-04-01 18:01周青陈淑姣马驰
视听 2018年9期
关键词:女兵

□ 周青 陈淑姣 马驰

一、VR电影时代已经到来

电影几次重要的进步都伴随着技术的革新: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手工制作模型的电影特技发展到用电脑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特效,从3D电影产生直至虚拟现实技术成熟,VR电影走入大众视野。孙立军在《数字互动时代的第三代电影研究与开发》中提到电影可以被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黑白无声电影开创了电影工业的基础;第二阶段是彩色有声电影完善了电影视听艺术,推动了电影纪实美学等创作理论发展;而第三阶段是电影将解放观众的思想。观众从定点观看电影转变成参与电影的创作,观影行为即将变成一种交互行为。这种“解放”就是来源于VR等技术的支持。VR就是英语词汇Virtual Reality的缩写,意为“虚拟现实”,是用电脑技术模拟生成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向使用者提供视觉等感官上模拟真实世界的感受,可以即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该技术整合了电脑仿真、人工智能、感应、显示和网络并列处理等技术的发展成果,是一种高科技模拟系统。VR技术应用在电影中无疑是重大的历史性技术变革,它所带来的三维空间、实时互动及生理沉浸这三个方面意味着电影无论是在创作角度还是观赏角度等多方面的定义都将要被重新改写。各大电影节开始有了专为展映VR电影的特别放映单元,如威尼斯电影节VR单元,2018年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增设的虚拟现实单元,该单元设置了VR电影、立式VR和装置VR三个部分,放映的作品向国内观众展现了形式与内容都比较前沿与丰富的VR电影。

二、至广大尽精微的视觉奇观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用“活动电影放映机”首次公映了他们的影片,这一事件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而不久以后另外一位对电影有重要影响的先驱乔治·梅里爱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创作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创作倾向,卢米埃尔兄弟认为电影是利用科学再现真实的生活;而梅里爱认为“电影即舞台”,是用来表现艺术、改变生活的。卢米埃尔兄弟的作品是模拟现实的再现主义;而梅里爱是倾向改变现实,可以被视为是表现主义,他的作品是给最初的电影加入奇观性的开山之作。偶然的机会使梅里爱发现了“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他把研究舞台特技的经验用于转化为电影特技。他的作品通过特技手段给观众呈现出影像奇观,也是最早的科幻片先驱。视觉奇观的呈现是想象力的放大,炫目的视听价值是其他形式的艺术不可替代的。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拍摄于1902年,他担任该片的导演和编剧,这部黑白无声科幻电影被视为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被视为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当代首次公映的三维立体电影(Three-Dimensional Stereoscopic Film)《阿凡达》,拍摄于2009年,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美国史诗科幻影片。影片首次全面成熟地运用3D立体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目前为止蝉联18年历史上最卖座影片。电影的奇观已经一次次炫目地在观众眼前绽放。奇观的呈现是最为电影化的方式,也是最为独特的电影价值。VR技术对电影奇观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让这种奇观体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打破了传统影片场景的单一画面模式,取而代之的是360度的全景场景,不但可以展现浩瀚的宇宙,也可以模拟一个细胞内的环境。

北京电影节展映影片《奇妙的你(Wonderful You)》的创作者通过旁白,以虚拟现实技术回归到每个人生命的起点:子宫。通过影片,观众可以感受到婴儿在发育期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的生长过程。在子宫内,观者看到受精卵分裂的过程,随着细胞分裂的增长,逐渐形成婴儿的轮廓,看见婴儿逐渐长出手掌、手指、指甲、指纹等,这些成长变化都被表现得如此清晰,观众的视觉几乎无法逃离影片想要展示的细节。这部影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起来的视觉奇观,让观众既是观影者,同时也是参与者,穿行在人类的血管、神经中,观众如同身体中的一个细胞,融入在像宇宙一样浩瀚的人体世界。模拟感官变化的粒子效果像烟花一样渐渐在360度的空间中由星星点点的微光爆发环绕在观众周围,观众跟随着这个生命的成长享受着惊奇与欣喜。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是如此美好,如此伟大,对于生命崇高性通过这样非凡的视觉奇观被建立起来。数字化与VR手段营造了这部影片,对于母体内婴儿成长的浸入式体验建立在这些技术手段上,这也许只是对VR这种技术的小试牛刀,然而已经让我们对未来VR的发展肃然起敬。

三、身临其境的纪实体验

写实性是电影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电影诞生之初被称为活动的影像。自卢米埃尔的影片开始,电影就具备揭示真相的特性。安德烈·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提出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基础,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人类对于再现真实世界保持永恒性有深刻的渴求,如利用雕塑、绘画等手段再现生活,又利用木乃伊去永久保存自己的尸体。基于这种心理,电影的产生成为自然的一种补充,使得真实得以再现而又免于腐朽,因此电影的写实性在不间断地被完善与发展。VR电影在纪实体验方面可以说对传统电影是革命性的超越,电影与观众之间的界限消失,电影画面的画框不复存在,间离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身临其境。

《太阳女兵(The Sun Ladies VR)》(2017)是一部真人实拍与动画结合的VR纪录片。影片讲述的是雅滋迪女兵们对侵入这一地区的ISIS士兵进行抵抗的故事。ISIS组织残暴地杀死男性,把女人和女孩当作性奴隶,面对这些残忍的暴行,影片主人公放弃作为歌手的身份成为一名太阳女兵,与其他勇敢的女性一起战斗。即使部分镜头画面融入了动画,这部影片的真实性与残酷性依然通过VR技术传达给观者。观众被带入到女兵的训练场地,观众以一名女兵的视角看到周围的一切环境;观众被带近她们的餐桌旁,等比例的空间与食物让观众如同坐在女兵身边,自己也可以拿起面包与她们一起用餐。VR技术营造的这种身临其境的浸入式视觉体验,让观者对陌生的女兵开始熟悉起来,好像这些女兵就是自己的朋友,又或者说观众就是她们中的一员。影片以动画的形式表现了战斗的画面,这些动画加入得恰到好处,用一种超现实的手法表现现实中的残酷,并且非常有效地回避了残酷的战斗场面。同时也时刻提醒着观众,这些像朋友一样的女兵随时要面对最残酷的命运,战斗一旦开始她们的结局可能会让人扼腕叹息。而她们的无畏与坚强感染了观众,这样动人又残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影片所表达的真实与沉重在每一个观众心中徘徊不去。

影片《独囚之后(After Solitary)》利用最新的摄影测量和三维扫描技术使观众把自我投入到一个特别的空间——单人牢房。一位被囚禁20余年的前罪犯痛苦诉说单独囚禁折磨着他的身心,让他不断地精神崩溃以至于自残。VR技术所营造的充满真实感的牢狱环境让人产生恐惧:狭小而随时被监控的空间,冰冷的金属门,污秽的地板……结束了多年监禁生活后,即使回到了家中,主人公依然无法离开自己的房间,仍然保留着被囚禁的生活。这种困扰会被“体验过监狱生活的观众”所理解,对主人公的处境更加感同身受。

四、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电影同时具有纪实本性与奇观本性,纪实与想象奇观虽然表面看是对立的,但是,对电影而言,纪实是以现实世界为依据;而奇观是建立在这一依据上想象力的释放。这两者的联系决定了电影奇观性的魅力,从而打造出“想象中的实物”,这是极具吸引力的艺术。《晚餐聚会(Dinner Party)》导演是Angel Manuel Soto,这是一部真人的VR悬疑片。1961年,美国一对夫妇在回家途中,双双陷入一段时间无意识状态。恢复意识后,他们完全无法回忆起发生过什么,之后在精神专家的催眠下才想起自己竟然是被UFO劫持了,《晚餐聚会》便是改编自这个真实事件。当影片视点聚焦于主人公家客厅的时候,我们觉得一切如此真实亲近,VR高度还原了真实的环境,客人们悠闲地在老朋友的房间里踱步、聊天。当我们跟随主人公的视角经历了被外星人绑架后,被绑架后的影片画面整个空间都是数字技术所虚构出来的,但是观众依然会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巨大的白色光波充斥了这个视觉空间,当观众的视觉逐渐在强烈的光线中恢复后,已经置身于扭曲的空间中,光波粒子或者未知元素充斥着空间。像主人公所感受到的一样,观众紧张地观察着这个空间,每个戴着VR头盔的观众在座椅里扭动着身体,向不同的方向旋转着自己的座椅。对于这个仿真的立体空间,每一个人观看的角度不尽相同,感受更是大相径庭。再次回到主人公的客厅中,惊悚与不安久久不能退去,观众被放置在与主人公异常近的距离,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眼睛中的不安和惶恐,这种感染力是巨大的,就像房间里得知真相纷纷离开的客人一样,观众也有一种想逃离主人公家的冲动。这种全浸入式体验,让观众难以分清梦魇与现实,其观影体验有了更深刻与多重的维度。

五、结语

VR技术改变了电影制作与观影方式,360度全沉浸式体验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维度,导演可以更自如地操控观众的视觉,也可以给予观众高度的自主性参与影片的创作。VR电影的叙事方式与电影对于观看者的意义会再次被改写,电影的美学也会随之变化,而奇观性与纪实性在VR电影这块新的沃土中被彰显,并且相互交融共生。

猜你喜欢
女兵
特战女兵
乘风破浪的中国女兵
这!就是女兵
铿锵女兵上战舰
文武双全是女兵
晋东女兵工的一枝独秀李便花
执法女兵走在第一线
迷彩女兵
女兵走在大街上
各国阅兵式上的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