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1120)
作为高等动物的我们,作为一个一个的社会成员,有智商,有情商,有思想,有语言,同时还会伴随个人情绪,在情绪产生的同时会有相应的语言产生。而我们这里谈的个人情绪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个人情绪有好几种,高兴的时候就会表达出一些高兴的语言,不开心伤心的状态会表达出伤感的语言,愤怒的时候就会伴随一些愤怒的语言或者一些脏话,即没有不开心也没有伤感情绪的时候,表达出来的语言就会很普通很平淡,可能会不带任何情感因素。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个人在开心或者伤感或者愤怒的状态下,会具体伴随怎样的语言出现,同时这个还会跟年龄、个人修养以及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很重要的影响。
一位上幼儿园的孩子高兴的时候,口头表达出来的语言肯定是一些开心的话语,比如说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高兴地跳起来,脸上会露出高兴的笑容,嘴上还会说“我最喜欢小木偶啦!”,如果她的玩具突然被另外一个小孩子抢走,她会马上哭泣,或者突然倒到地上去,双脚蹬地,嘴里会哭着说“那是我的小木偶。” “那是我的小木偶。”,手里还会一边揉着眼睛,表现出很无助,同时也是在发出求助的伤心的表情。如果家庭教育很粗暴的话,小孩子可能还会冒出一些简单的脏话,比如说“滚!”,有些甚至会去攻击对方,比如用手推人家身体一把,或者抓住对方的头发不放手,或者咬对方的某个肢体部位一口,像这样的孩子,她们大多数不会哭,他们会觉得自己“胜利”了,所以不会哭的。也有像这样的小孩子,她的小木偶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去了”,她会若无其事,面无表情,好像被拿走的玩具不是自己的一样。甚至有些孩子不但不伤心,反而很开心地说:“你拿去玩儿吧”,脸上还带有笑容,她觉得自己的玩具能跟小伙伴一起分享是很快乐的事情,同时这个小伙伴也会像她学习,把自己的玩具给她分享,小手拉着小手一起走着,笑着,顿时一片和谐的景象印在我们眼帘。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越小的孩子越喜欢模仿他人,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表情,甚至包括内心的思想也会被亲近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就像一颗小树一样,要想他能长成一颗笔挺的大树,首先得从小树抓起,小树是最好树形的,一个小孩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不难得出家庭教育对我们每个孩子来说是不可替换并且占据着第一的位置,学校教育其次。幼儿时期的小孩子表达内心的情绪更多的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口头表达能力还非常弱。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怎么会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绪,高兴或者开心的时候就会毫无顾忌地张开嘴大笑,伤心或者没有满足自己心意的时候就会马上哭起来,天真无邪,在他们脑海里没有太多规矩的束缚,他们的思想就像一只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这时候的语言表达主要是一些简短的句子,比如“哈哈,我吃到了一个大苹果。”、“杨老师表扬我啦!”、“我得了一颗红星”、“那个叔叔是坏人。”、“我不喜欢吃这个菜。”“我不喜欢你。”等等之类的语言。
到了小学阶段,小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慢慢被培养。但是每个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会不一致,这个跟孩子自身学习的能力,自身性格特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有的会表达出很完美的一段话,有的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对方,对方能够听懂,有的可能表达一句话会断断续续的,让听者听得云里雾里。这个阶段的孩子高兴的时候会情不自禁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内心喜悦的情绪,比如一个孩子考试考得不错,得到了老师的表扬,马上脸上会露出开心的笑容,回到家会给父母分享她的快乐,有的还会说:“妈妈,你看我这次厉害吧,要不要给我一个奖励呀?”妈妈会说:“女儿,这次考得好,妈妈为你高兴,但是不能骄傲,争取下次也一样喔。妈妈给你一个小奖励吧,那就是陪你去吃肯德基,怎么样?”“好啊,我期待很久啦。”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其乐融融 。当他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有的会通过面部表情表达出内心的不开心,不说任何一句话,有的会说出一些生气的话,比如,“你摔坏了我的杯子,你赔我的杯子,这个杯子是我最喜欢的,你怎么能这样呢?”一个女孩子义正言辞, 一脸生气地对着一个调皮的男孩子说道。这个男孩子看起来也很无辜很无奈的样子,说道:“我又不是故意的,谁让你放在桌边啦。”女孩子也好气愤的样子:“那你的意思是不想认账,不想赔了吗?我放在我桌上,又没放你桌上,你为啥不赔,真是烦死了。”男孩子是个滑头,就是不认账。女孩子最后只有放弃了。但是有的孩子在这样的情景下,可能会冒出一些难听的脏话或者不讲道理的情形,比如:“笨蛋。”“瓜娃子。”“我就不赔,怎么着?”等等,像这样的孩子跟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里的父母或者周围的人应该比较喜欢讲脏话,有的可能跟小孩子之间对话也经常用脏话交流,久而久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了。
到了中学阶段,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这里我们只讨论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间,他们自己的想法和个人观点慢慢凸显。他们知道一些规矩一些礼节一些人情世故,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绪,比如高兴的时候或者伤心的时候会根据不同地点不同场景不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情绪,如果是在自己家里,可能高兴得忘乎所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妈妈,你今天做的菜太好吃啦,我准备吃两碗米饭。”“哈哈,知道我儿子想吃这个很久啦,那你多吃点,妈妈也很开心。”。但是正在上课的教室突然很开心,不得不强忍住想笑的小嘴巴,偷偷地在自己心里大笑着。当遇到自己的老师的时候,会一本正经地问着老师,脸上露出忐忑的表情,“李老师,我这次数学考试考了多少分啦?”“小明同学,你这次还不错,比上次多了15分,继续加油喔!”“好的,谢谢李老师!”当谈话一结束,转过身去,一脸灿烂的笑容,手上还有一个成功的手势语“欧也!”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遇到自己不开心的事情一般不会给别人讲,闷在自己心里,有时候这些孩子被老师批评被父母批评的时候,他们也是生着闷气,自己嘴里在叽咕叽咕的,不知道在说什么,脸部表情很僵化,眼神很犀利,心里很受伤,一直强忍住的泪水最后流了出来,并伴随着气愤的动作,但始终没有听见比较清晰的文字语言表达。类似像这类型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或者老师是不是应该反省和思考我们自身对孩子的教育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不是应该多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多听取孩子的意见,而不是我们家长一股脑儿发泄我们的情绪,而没有给孩子机会表达他们心理的真实想法和遇到的困难。我们作为家长是否控制欲太强烈,我们处理孩子的学习问题或者其他问题时是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过,我们是否把自己的想法、期望、目标和能力强加于自己的孩子呢。
总之,学会用正常适当的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或者肢体语言与他人保持沟通和交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需要从幼儿时期到中学阶段慢慢地锻炼和养成,这个过程很漫长,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这段成长的过程与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环境都有很重要的关系。一种和谐而又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有利于自身的学习,更有利于自身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