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波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会随之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也就是说,“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在过去很长时间,传统的电视媒介往往是通过电视机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可以说电视机是传统电视媒介行业的唯一平台。人民群众想要了解到身边发生的事情、国内国外的现状、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以及精神生活的丰富等,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视机来获取的。然而,对于区县级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其播放的限制导致了其在整个收视人群上相对固定化,区域的限制使得其只能在本地区进行新闻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在空间、时间上进一步限制了区县级电视台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很多地方的区县级电视台原有的收视率进一步降低,经营效益相对较差,也片面地折射出当前区县级电视台过度依赖收视率的困境。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进一步分流了传统区县级电视台的收视率,挤压了传统区县级电视台的生存空间。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途径、模式、平台等属性上拥有传统新闻媒体所缺乏的内容,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转变了过去获取新闻信息、丰富精神生活、拓展视野的途径。比如,震惊中外的天津危险品爆炸事件,其最初就是通过现场的群众经由微博发布出来的,快速的信息传播渠道对传统新闻媒介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也是传统媒介形式需要在新时期去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很多区县级的电视新闻内容,往往相对单一,在新闻的采编、制作、传播等途径上多年未曾改变,久而久之让很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的视觉体验,导致很多区县级电视台收视率问题突出。此外,很多区县级电视台,在广告的排放和合作过程中,对于广告的合作者、合作产品等相对“混乱”,进一步降低了观众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认可。很多区县级电视台为了自身的发展,过度地安排广告内容,甚至一些虚假产品广告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电视新闻内容中,这种对于广告质量和内容把控不严的情况,在区县级电视台中比较常见,这也是制约当前传统新闻媒介实现长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的形式越来越成为传统媒介人所关注和重视的内容,可以说未来新闻媒介的发展离不开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融合,也就是媒介融合下的融媒体发展模式。所以,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区县级电视新闻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区县级电视台的发展推动力,进一步加强相关业务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电视新闻从业者基本的新媒体观和素养,为融媒体在区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新闻媒介在新闻的播报、传播等过程中,往往以严肃和严谨著称,其本着对新闻内容负责任的态度,往往亲和度不足,降低了观众收视的体验度。然而,新媒体的发展,正是基于能够满足观众亲和力的要求,说出观众自己想说的语言形式,无论是在新闻主持人的副语言还是新闻内容的制作上,都能够进一步把观众的“口味”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传统媒介形式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新闻传播方式,比如在某年春晚过程中,央视主持人一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风里雨里,我们在这里”,一举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其突破传统新闻播报的模式和“规矩”,打破思维定式,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为亲切,同时也表现了新闻主播的工作特殊性与艰辛。这对于区县级电视新闻媒介是值得借鉴和发展的地方。
新闻的获取方式,是很多观众对于新闻媒介本身的要求。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新闻内容的获取更加多元化,人民群众在新闻内容的获取渠道、平台、路径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区县级新闻电视台,也应该积极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范,打通线上、线下的紧密联系。比如,区县级电视台可以利用互联网科技,打造属于自身品牌的APP,即时地把一些新闻内容通过APP传递给观众,并且在APP中增强观众自主订阅的权利,让观众自主地去选择自身喜爱的新闻内容。此外,区县级电视台还可以通过APP进行相关年度新闻的评选,让观众评选出自己喜爱的新闻内容,进一步拉近观众与电视台的情感距离,让观众对于新闻内容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区县级电视台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优势,有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传统沟通联系的模式、渠道,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区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发布、传播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和便利,增加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让观众参与到新闻节目过程中,激发观众关注和收视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民生节目中,主持人可以在直播过程中,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即时的通讯渠道,分享观众对于一些民生新闻的意见和思考,当主持人读出某位观众的分享时,这对于观众本身就是一个互动与尊重的过程,能更加有效地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总之,当前县区级新闻电视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媒介融合的创新与发展。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候,媒介融合正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作为新时期县区级新闻广电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的优势和便利,转变自身的工作思维和模式,进一步利用信息科技的优势为当前县区级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服务,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为县区级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1.薛铁元.新闻立台 精兵强势——县区级电视台发展的必由之路[J].记者摇篮,2008(09):12.
2.王强.广电网络面临“三网融合”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2(06):263.
3.付晓光,陈妍凌.“电视新闻”如何用好社交媒体——以“央视新闻”微博的融合实践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3(06):53-55.
4.谭天,李兴丽,赵静雯.电视新闻栏目官方微博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0):108-113.
5.汪震宇,张小强.论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及其应对 [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03):119-122.
6.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7):22-24.
7.王卫明,王楠.探析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以45个节目为分析样本[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0):153-155.
8.李文明,吕福玉.“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6-148.